為什麼歷史上很多人都認為西漢的滅亡,王政君難辭其咎?四個字回應:胡說八道

2022-08-10     尋根拜祖

原標題:為什麼歷史上很多人都認為西漢的滅亡,王政君難辭其咎?四個字回應:胡說八道

歷史這東西,有時候我很想砸爛它,因為它很不公平,比如它對王政君就太過於惡毒了。歷史雖是個愛打扮的小姑娘,但它可以粉飾卻很難篡改,比如王政君,她的原貌就放在那裡,就看你有沒有「剝落脂粉」的功力。

這就是歷史的魅力。

王政君的出生很神奇,史書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人預言,她家這個地方645年後會出現一位「聖女」。王政君剛出生就有人舊事重提,宣稱這位聖女就是王政君。

果然,645年後的公元元年,漢哀帝駕崩,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之身垂簾聽政,聖女預言成真了。

不過,王政君在當「聖女」之前卻差點成了「剩女」。

原來,聖女的命太硬,早年她連續聘了幾位未婚夫,結果都等不到進洞房,男方全都被閻王爺收走了,其中一位還是大名鼎鼎的東平王(漢元帝的弟弟)。

連王爺的命都鎮不住她,這種女人誰敢娶?於是王政君一直熬到18周歲都沒能嫁出去。

眼看女兒就要砸手裡了,她老爸王禁愁死了,找了個算命的給她卜了一卦。結果瞎先生道破天機:此女大貴,哪是一般人能消費得起的?

王禁一聽大喜,看起來俺閨女真的是「聖女命」啊,於是將她送入宮中為「家人子」。

「家人子」就是備選的秀女,有可能被皇帝相中,大多數會淪為宮女,王政君差點成了後者。

又一件神奇的事發生了,無心選秀的漢元帝隨便在一排女人中指了一下,無意中指上了王政君。就這樣,「聖女」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神奇繼續,當時漢元帝寵幸了十幾個妻妾,七八年沒生一個兒子,王政君卻一槍中的,給漢元帝生下長子劉驁。

母以子為貴,占了先機的王政君被立為皇后,劉驁當上了太子。

不過後來漢元帝後悔了,他一點不喜歡王政君,而是寵愛宮女出身的傅昭儀。於是他絞盡腦汁,企圖廢了劉驁,改立傅昭儀的兒子劉康為太子。

傅昭儀是王政君一輩子的剋星,這個女人是個心機婊,狠毒、自私、無知、霸道。王政君母子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歲月,那時候漢元帝眼看著就要駕崩了,卻不讓皇后和太子接近,天天跟傅昭儀母子膩歪在一起。

後來,大臣史丹拚死闖宮,以出色的說話技巧警告漢元帝,如果他要是想易儲,包括他在內的大臣們將不奉詔。

奄奄一息的漢元帝被迫低頭,打消了易儲的決定,漢成帝劉驁才在最後一刻驚險登基。

其實那都是漢元帝和傅昭儀利令智昏,此時王家的勢力已經非同尋常,王政君的哥哥王鳳就掌管著衛尉,假如漢元帝易儲,他的聖旨都出不了皇宮。

讓人感動的是,漢成帝即位後,王政君對傅昭儀母子採取了以德報怨的態度。她絲毫沒有追究傅昭儀的惡行,還給予了他們母子最高的待遇。漢成帝還把劉康留在京城生活了很長時間,甚至一度打算立他做皇儲。

因為漢成帝無子,所以劉康死後,漢成帝最終還是決定立劉康的兒子劉欣為太子。

等到劉欣即位後,老妖婆傅昭儀仗著孫子是皇帝,竟然不顧王政君的恩情,反過來對王政君進行各種迫害。

首先,王家人全部被逐出朝廷、趕出京城。當時王莽已經是大司馬大將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是王政君為了不與傅昭儀產生衝突,勒令王莽主動辭職,王家人全部退出朝堂。

接著,傅昭儀破壞禮法,企圖壓王政君一頭。按照古代禮法,漢哀帝已經被過繼給了漢成帝,王政君就是他的親奶奶,而傅昭儀只是藩王的母親。

王政君仁慈,特批傅昭儀進京。結果「農夫與蛇的故事」上演,傅昭儀進京後就逼迫漢哀帝反咬王政君。在祖孫倆的聯合運作下,劉康被加上了「皇帽子」,傅昭儀也被冊封為「皇太太后」,傅氏子弟全面掌控朝政。

更來氣的是,傅昭儀居然當眾稱呼王政君為「老嫗」(老太婆)。

漢哀帝在位的六年時間,王政君可謂受盡了世態炎涼,她過著半軟禁的生活。但年近七旬的她卻表現出了超然的生活態度——不爭不搶,唾面自乾,如同得道的高僧大德。

大概是連上天都看不下去了,終於收了這對祖孫,漢哀帝駕崩時才24歲,沒留下一兒半女。

當時滿朝恐慌,漢哀帝不光無後,還把大權給了一個叫董賢的男寵,並承諾把皇位傳給他。

大臣們誰也不敢做主,只好請求王政君出來主持大局。

王政君這輩子從來不干預政治,這會兒被迫走到前台,她能怎麼辦?於是老太太一邊收繳董賢的大印,一邊令大臣們推舉一人代替董賢執掌朝政。

結果大臣們眾口一詞:王莽。

就這樣,王莽又回到帝國的統治中心,從此走上了權力的頂峰,最終在舉國擁戴下完成了代漢。

當王莽稱「假皇帝」的時候,王政君才預感到大事不妙,她雖有心阻止,但卻回天無力。王政君最後唯一的抗爭,就是將象徵皇權的玉璽生氣地摔到王莽的面前。

王政君的晚年有點悲涼,儘管王莽對她這個姑姑竭盡討好之能事,也給予了她最高的尊崇,但大漢帝國畢竟亡在她手裡。就這樣,她在對王莽的無盡詛咒中離世,終年84歲。

表面上看,是王政君一手摧毀了大漢帝國,著名的思想家王夫子甚至大罵王政君是「老妖」。

不過我認為,這些評價很不公平,西漢帝國的滅亡跟王政君沒有一毛錢關係,相反她是一個值得後人尊敬的偉大女人。

  • 一,王政君原本就不是政治家,也從來沒有政治野心,她無需對帝國的滅亡負責。

縱觀王政君的一生,除了漢平帝即位後她有短暫的垂簾聽政外,她從來沒有涉足政治,也從來沒有干預政治的圖謀,儘管她有這個條件。

漢哀帝即位後,如果不是她主動退讓,以王家的勢力,完全具備架空漢哀帝的實力。事實上,漢哀帝清洗王家的時候,連傅家人都看不下,朝中有很多人公開指責漢哀帝太過薄涼,對不起漢成帝。

所以無論憑實力,還是憑德道制高點,王政君都可以壓制住漢哀帝。她卻令王莽辭職,令王家人全力配合,主動退出。

漢哀帝卻把國家搞得一塌糊塗,這是王政君的責任嗎?

漢哀帝死後,王政君被迫主政,她沒有貪戀權力,而是讓大臣們推選執政大臣,之後她就握在橡皮圖章退養,從來沒有干預過朝政。

你能把國家敗亡的責任,推給這樣一位女人嗎?

  • 二,王政君的個人品行無可挑剔,她的善良、謙讓、謙虛值得我們尊敬。

事實上,我每每讀到王政君的事跡,除了感動就是敬佩。這個女人的胸懷博大到讓那些爭權奪利的大人物、蠅營狗苟的小人物,甚至為一毫一厘爭得面紅耳赤的普通老百姓都汗顏。

她這輩子真的很像一位修行的高僧,傅昭儀給她帶來太多的痛苦,她一次又一次選擇了原諒。

有人說,老太太為她的弟弟們沒少爭利益,要不然哪來「一日五侯」的咋舌之舉?沒錯,王政君確實也替娘家人爭過利益,但那是她應得的。

給舅舅封侯是西漢的傳統,不是王政君發明的,不能因為王政君的弟弟太多就認為她自私,相反,她已經很節制了。

首先,她的八個兄弟分了三批才全部封侯。第一批兩人,是她的同母兄弟;第二批五人,是她的異母兄弟;第三批一人,是已經故去的弟弟(即王莽的父親),歷時7年。

其次,她還有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叫苟賓,王政君曾經試圖也給他封侯,卻遭到了漢成帝的拒絕。王政君不服:當年漢武帝不也給母親的同母異父弟弟田蚡封侯了嗎?漢武帝可以封田蚡,你怎麼就不能封苟賓?

漢成帝說:漢武帝這麼做本來就不合法。王政君一聽「不合法」,只好就認了,沒有為難兒子。

漢成帝有個嬪妃叫班婕妤(班固的祖姑),當時遭到趙飛燕姐妹的迫害。王政君無力干涉兒子的私生活,但卻將班婕妤接到自己身邊,替她充當了保護傘。

翻看史書,王政君一生沒有任何污點,她一生簡樸,為人和善,這樣的女人不值得我們尊敬嗎?

  • 三,漢帝國的滅亡是歷史的潮流,王莽代漢絕非王政君的責任,甚至跟王莽無關。

如果有人非要把王莽篡漢的責任推到王政君身上,只能說這是歷史的無知!

首先,外戚政治是西漢的政治模式,怪不得王政君。

確實,如果不是因為王政君,王莽不可能掌握帝國最高權力,也就不可能篡漢,但這怪得了王政君嗎?

其次,王氏家族輪流執掌最高權利,責任在漢成帝。

漢成帝是個懶政的皇帝,他自幼就形成了對舅舅們的依賴。從骨子裡講,漢成帝對大臣們並不信任,他雖然與舅舅們也有矛盾,但總的來說,他就像個沒斷奶的孩子,始終離不開舅舅們。

其三,王莽上位有身份原因,更是士族階級力推的結果。

外戚身份對王莽來說是一塊敲門磚,不是全部。事實上,王莽這個人確實太牛叉,他有能力、有德行、有理想,所以他身邊聚集了一大批追隨者。

在王莽被貶出京城的六年里,全國眾多的讀書人跑到他的封國,不離不棄。所以漢哀帝駕崩後,以孔光為首的朝廷老牌政治家們都一致推選王莽出山主政。

王莽代漢,是全國的士族階級、漢家的宗室子弟、普通老百姓一致推崇的結果。所以我一直認為,王莽是唯一一個被選舉的皇帝,說他篡漢不準確。

這些跟王政君有關係嗎?事實上王政君是不贊成王莽代漢的,姑侄倆為此幾乎勢不兩立。

其四,西漢滅亡,士族階級的淪喪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西漢末年,作為中流砥柱的士族集團未老先衰,他們集體進入學術怪圈,集體腐化墮落。

我舉個例子,我們熟悉的鑿壁偷光的主角匡衡,這人信讖緯學術,迷信得很,常常用一些雲山霧罩的思想指導政治實操。

比如黃河泛濫,他以及一批人都認為,水災是因為咱們德道滑坡了,不用治理黃河,只需要修德水患自然消除。結果導致黃河連續十幾年多次決口,搞得民不聊生。

當時有個民族英雄陳湯,以一己之力,千里奔襲幹掉了匈奴單于郅支。但他此舉並未得到朝廷的認可,屬於矯詔行事,因此產生爭議。考慮到陳湯的壯舉太偉大了,所以朝廷還是打折獎勵了陳湯。

這位匡衡先生,居然一直咬住陳湯不放,十幾年不停地彈劾他,最好終於把陳湯搞得流放了才安心。這位自詡道德高尚的偽君子,最後因為投靠宦官、非法侵占土地4萬畝而被廢為庶人。

這就是西漢末年士族集團的真實寫照,孔光這種推卸責任,不敢擔當的人都算是好人了。

所以,西漢的滅亡跟王政君毫無關係,它是士族集團分化歷史中的必然環節,把責任推卸給王政君,我只能說很無知、很無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223aa46301ace30973eb3a44ab8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