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實力突破海外技術封鎖,華米OV供應商紫建電子登陸A股

2022-07-28     梧桐樹下V

原標題:憑實力突破海外技術封鎖,華米OV供應商紫建電子登陸A股

自2016年蘋果推出AirPods後,TWS(True Wireless Stereo)藍牙耳機市場迅速崛起,大量廠商涉足其中。但由於部分上游產業技術壁壘高,新來者不僅難以在短時間內突破,還有可能遭遇巨頭阻擊。就拿TWS藍牙耳機專用的鋰離子電池來說,德國老牌蓄電池生產商瓦爾塔作為先行者,率先建立起了專利護城河,不僅拿到AirPods系列電池的獨供權,也對同領域的其他電池廠商造成了威脅。

不過,也不是所有鋰離子電池企業都被瓦爾塔卡住了脖子,國內也有企業成功突破其專利封鎖。即將上市的重慶市紫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紫建電子)正是其中之一,公司憑藉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打破壟斷,獲得下游多家頭部客戶的青睞,與瓦爾塔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

走「專而精」差異化路線,技術實力厚積薄發

紫建電子成立於2011年,主要從事消費類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目前擁有方形電池、扣式電池、圓柱電池、針型電池等多個產品系列,產品應用範圍包括藍牙耳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音箱、可攜式醫療器械、車載記錄儀等各類小型消費類電子產品。

按照不同的場景劃分,鋰電池可分為三個應用市場,分別為動力鋰電池市場、消費電子類鋰電池市場以及儲能市場。其中消費類鋰電池最貼近人們生活,被稱作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心臟。

也正是因此,消費類鋰電池電量相對較小,尤其是以藍牙耳機、AR/VR、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智能音箱、智能醫療為代表的新興電子產品,其電池電量較傳統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相比更小,通常在1,000mAh以下。紫建電子成立後,選擇繞過手機電池、平板電腦電池等紅海市場,選擇聚焦於1,000mAh以下的小型消費類鋰離子電池產品的細分市場,並且做到專注、專精、專業,迅速在該領域站穩了腳跟。

值得關注的是,電池容量小並不意味著技術含量低,正相反,由於下游智能化產品不斷向輕薄化、無線化發展,需要為單位體積的電池賦予更多的能量,提升能量密度。客戶在容量、能量密度、產品一致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更苛刻,能夠容忍的誤差更小,需要廠商從研發、設計到生產環節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

以入耳式TWS耳機為例,一副耳機包括充電盒和兩個耳塞共三個鋰離子電池,對電池在小型化、輕薄化、更高能量密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具有小型化、輕薄化特點的扣式電池是最佳選擇。

但扣式可充電鋰離子電池製作工藝複雜,技術壁壘高,起步較早的德國瓦爾塔自研出卷繞工藝硬殼扣式電池,並依託該工藝形成了全球專利壁壘。2020年,瓦爾塔一紙訴狀將Amazon、BestBuy、Costco告上法庭,控告他們銷售存在專利侵權的產品。這一招釜底抽薪立竿見影,下遊客戶為了規避侵權而導致的禁售風險,不敢再選擇沒有獨立專利保護的鋰離子電池供應商,行業內多家企業受到影響。

不過,紫建電子不在其影響範圍內,公司早在2016年就通過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疊片工藝硬殼扣式電池,在技術路徑上與德國瓦爾塔公司的卷繞工藝硬殼扣式電池具有顯著差異。該產品於2016年2月26日申請發明專利,於2018年6月12日取得發明專利授權。這一技術打破了德國瓦爾塔公司在硬殼扣式電池領域的專利封鎖,並且具有內阻低、倍率性能好、形狀適應性強等優勢。

同時,紫建電子也在不斷深耕於方形電池、圓柱電池、針形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在不同類型電池安全技術、不同工序製備難題、不同生產裝置設計上予以攻堅,創新性地形成多項專利及非專利技術成果。截至2021年末,公司擁有119項專利技術(其中發明專利11項),能夠較好地滿足下遊客戶多樣化、高標準的需求。

「一專」帶動「多能」,優質客戶加強護城河縱深

紫建電子依託疊片工藝硬殼扣式電池技術,和消費類鋰電池(而不限於扣式電池)領域的諸多技術指標方面形成的技術沉澱和專利體系,形成了「一專多能」的技術路線。

在被瓦爾塔敲山震虎後,具有自主專利權且更具優勢的疊片工藝扣式電池廣受國內外知名企業的歡迎,紫建電子也得以獲得大量優質客戶,而一旦進入這些優質客戶的供應鏈體系,公司技術層面的「多能」優勢也體現出來。公司能夠為客戶提供各種類型的電池(包括方形電池、圓柱電池、扣式電池、針型電池),並且將公司在鋰電池能量密度、充電倍率、超薄特性、高安全性、耐高溫特性等方面的技術積累進行應用。所以,疊片工藝硬殼扣式電池既是紫建電子主打產品之一,又是公司進行商業競爭的突破口和抓手。

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進入華為、小米、OPPO、vivo、哈曼(JBL、AKG等)、B&O、森海塞爾、Jabra、繽特力、索尼、LG、松下、先鋒、鐵三角、Marshall、3M、Anker、谷歌、Jlab、漫步者、JVC、一加和1more等國際一流及知名品牌的供應鏈,樹立了「VDL(紫建電子)」良好的品牌形象。

據Counterpoint數據,2021年TWS耳機的市場份額占有率排名前9的品牌中,紫建電子合作了7家(小米、JBL(為哈曼的子品牌)、Skullcandy(骷髏頭)、Jabra、BOAT、EDIFIER(漫步者)、QCY),可以說已經打入大部分主流耳機品牌的供應鏈。

豪華的客戶陣容帶來的是可觀的業績增長。2019年至2021年,紫建電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773.56萬元、62,832.38萬元和79,322.40萬元,歸母凈利潤為6,376.54萬元、11,776.27萬元和10,071.19萬元。

此外,以上頭部客戶對紫建電子還具有較強的粘性。小型鋰離子電池產品作為藍牙耳機、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等各應用終端的基本組成,與消費者之間存在零距離接觸,其安全性是下遊客戶的關注重點。因此,為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性,國際一流及知名品牌客戶對供應商有著嚴格複雜的認證程序,從審廠到產品認證等,往往需要耗費一兩年的時間。在確定供應商之後,只要不出現重大質量問題或安全事故,客戶一般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

這無形中進一步加深了紫建電子的護城河,公司有望藉此拿下全球更大的市場份額。數據亦表明,紫建電子的市場占有率在不斷提升。在TWS耳機領域,其2020年度占有率為10.74%,2021年度提高到11.18%,呈現出增長的態勢,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和潛力。

消費電子「無線化」成大趨勢,發展空間未來可期

近年來,隨著藍牙、WIFI等無線傳輸技術的疊代發展,其傳輸速率、功耗、穩定性等方面逐漸滿足了電聲產品的需求,也使得無線傳輸技術日趨成熟。以藍牙耳機、AR/VR、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能音箱、智能醫療等為代表的新興消費類電子產品,正逐漸成為提升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景氣度的有力支撐。

據捷孚凱(GfK)研究數據顯示,全球耳機和移動立體聲耳機在2018年銷售收入約為140億歐元,同比漲幅近40%。其中,藍牙耳機的銷售收入占比超過50%。由於越來越多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在設備上取消耳機插孔,並推出自有品牌的藍牙耳機,藍牙耳機和耳麥將在未來較長時間內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另據調查機構IDC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3.365億部,同比2018年大幅增長89%,隨著可穿戴設備新品的不斷推出以及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推出依附自身手機設備的可穿戴產品,可穿戴設備市場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而無線化的電子產品無論技術如何演進,均需使用內置電池,隨著大量無線化新型電子產品市場規模的擴大,消費類鋰離子電池行業也迎來了巨大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消費電子產品追求輕薄化、無線化,也促進了消費類鋰離子電池向小型化、輕薄化、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快速充電等方向發展。

當前鋰離子電池的電芯製作工藝以疊片式和卷繞式兩大類為主,而相較於後者,疊片工藝扣式電池的輕薄化優勢更加明顯。因為想要把電池做得更薄,疊片電池只需要少疊幾層(甚至可以生產正負極各一片的電池,把輕薄化做到極致),而卷繞工藝扣式電池的厚薄度與其極片的寬度是一致的,如果要把電池做到極薄,極片寬度必須極窄,卷繞難度加大,極片斷裂風險提升。

從以上角度來看,下游消費類電子產品的技術疊代方向正好契合了紫建電子產品的未來發展方向,公司未來發展有望持續獲益。

擴產擴研打破瓶頸,致力實現「三個縱深化」戰略目標

無線化消費電子產品蓬勃發展,正處於日新月異的高速成長期,整個市場中的產品及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快、間隔短,下游產品技術不斷突破,上游供應商也需要積極努力配合進行產品升級。

消費類鋰離子電池產品亦是如此,下游市場對鋰電池的需求不斷提升,鋰電池廠家只有加強研發投入力度,縮短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緊跟市場的主流技術指標,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紫建電子本身已具備技術、品牌、客戶等多項優勢,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綜合競爭力,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公司目前產能尚無法完全滿足客戶需求。據招股書披露,近年來,公司原有客戶歌爾股份、佳禾智能、漫步者等訂單不斷增加,同時公司也在不斷拓展新客戶,新客戶萬魔聲學、松下、索尼等訂單也不斷增加。

2019年至2021年,紫建電子取得的訂單金額分別為48,047.00萬元、83,037.39萬元和107,087.04萬元,未執行訂單金額分別為13,057.00萬元、33,262.01萬元和 61,026.65萬元,獲取訂單與未執行訂單都在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而增長。通過提升自身產能來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已成公司發展的當務之急。

本次登陸資本市場,紫建電子擬募集資金48,807.79萬元,主要用於消費類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紫建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消費類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建成後,公司將擁有年產8586萬隻消費類鋰離子電池的產能,能夠大大緩解目前的產能壓力。

此外,紫建電子也將進一步強化自身的研發實力,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建設,有利於公司踐行「應用一代、儲存一代、研發一代」的前瞻性技術研發路線,從招股書中我們看到紫建電子正在進行「4.4V 5C快充電池平台開發」、「4.4V高能量密度矽基體系開發」、「富鋰錳基材料平台開發」和「固態電池開發」等課題的研發,旨在從電池續航能力、快速充電、固態電池等方面進行技術突破。

按照公司規劃,未來三年,公司的發展重點將圍繞技術、生產、市場「三個縱深化」展開,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生產規模以及深化與客戶的合作關係,來實現收入和利潤的持續增長,全面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實力,致力於將公司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消費類鋰離子電池產業創新中心和生產基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15943715c727756227174b42d9ceb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