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小羅老師突然查無此人
最近我一直在推《博德之門3》的新周目,用的是官方指定的有特殊劇情的自創角色「邪念」。雖然這個角色的名字叫邪念,一聽就不是什麼善類,開場確實有很多殺殺殺的劇情和選項,但玩家還是能夠通過自己的選擇走出善惡兩條線來:要麼衝破天性,反抗邪惡,成為英雄;要麼擁抱本能,成為邪惡陣營的主宰。
其實我一開始是打算這周目試試「惡墮」路線的。這使得RPG的「RP」部分變得有些困難,畢竟我本人並不能靠殘殺NPC這件事本身獲取快樂,那就只能從其他地方找補,比如特彆強的裝備啦,特別爽的能力啦,或者特別曲折精彩的專屬劇情啦……
推進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扮演一個邪惡的傢伙並不能帶來什麼實質上的好處。雖然邪念這個角色的確有一些還不錯的專屬劇情,但專屬獎勵實在是有些拉胯:開場給的擊殺隱身的披風還算過得去,後面的殺戮者形態就完全是丑還沒用。反正都要變醜,半吸靈怪的技能可比殺戮者形態實用多了……
好看和強總得占一個,你不能兩邊都不占……
更不要提因為小隊里的大善人很多,惡墮路線會損失好幾個隊友以及相當多的支線NPC,那些支線的獎勵也就隨他們而去了。這些獎勵加起來可比一件披風和一個形態更重要,關乎好幾個Build呢。除此之外,惡墮路線能招募的新隊友也只有明薩拉一人,比起潛在損失掉的隊友,也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在遊戲惡線和善線的戰鬥難度並沒有顯著區別的前提下,獎勵的對比就顯得更加令人傷心。
總之,在嘗試扮演冷酷殺手一段時間之後,我實在想不出理由繼續這趟邪惡的旅程……除非是混邪樂子人,否則誰願意成天扮演撈不到好處還人人喊打的主角啊!何況我在上個周目已經讀檔看過邪惡結局了,其實跟玩家一路上乾了些什麼沒有直接關係,全程走善線也可以在最後臨門一腳把自己踹進邪惡結局,這就使得惡墮路線顯得更加缺乏意義……
於是,為了讓自己玩得更開心,我還是讀檔回去扮演善墮邪念了,這條線從劇情上講還挺精彩的,損失的獎勵也更少。只不過,除了個別劇情,它在流程上和其他善良的自創主角沒有太大區別。
邪念主要靠穿插在主線中的專屬劇情贏回票價,但對真的走惡線幫助有限
其實早在幾個星期之前,同事在和我聊天的時候就指出了這個問題:很多遊戲——包括《博德之門3》在內——「惡線」內容嚴重不足。當我自己體驗之後,感覺問題還挺大的。仔細追究起來,只能用「哪怕是高自由度的遊戲,也會自帶價值觀」來解釋——總體來說,開發團隊還是鼓勵玩家做好人。
要說讓玩家扮演「壞人」,還把劇情寫得特別精彩,「三男一狗」可能提供了最好的答案。不過,它本身是把幾個「壞人」的故事寫出了花,寫出了所謂「邪惡中的人性」,和讓玩家自由選擇善線惡線、並獲得同等樂趣的形式還是有一定差別。
至於在善惡機制方面平衡得比較好的遊戲,第一個進入我腦海的還是「恥辱」系列。製作組當然鼓勵玩家做好人,玩家殺人越多,遊戲混亂度越高,難度也隨之升高,還會影響結局。但這恰好為樂於挑戰自我的玩家營造了一個很好的遊樂場。很多主動提升混亂度的玩家都是擅長開發各種花活兒的類型,配合超高自由度的關卡設計,能打出極具觀賞性的操作。雖然在「恥辱」系列中惡墮也沒有裝備、等級之類實打實上的好處,但確實能帶來一些獨屬於「惡線」的滿足感。
看來,讓玩家稱心如意地做一個「惡人」,甚至更進一步給惡線賦予意義、寫得精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望之後的遊戲能給玩家更多真正的善惡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