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由做大到做強,中國企業要再加油

2019-07-25     追溯中國

 中國企業應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在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上下大力氣和苦功夫,以關鍵核心技術引領企業長期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增強影響力和話語權,實現由「做大做多」到「做優做強」。

來源網絡

7月22日,美國知名商業雜誌《財富》雜誌發布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中國公司上榜數量連續16年增長,從去年的120家增至今年的129家,首次超過美國。但中國企業在盈利能力、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仍不容樂觀,面臨不小的挑戰,與經濟強國之間存在差距。

《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被視為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發展水平的權威榜單,是反映世界知名企業實力、規模和國際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從1995年第一份榜單問世至今,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迅速增加和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企業也大步邁上世界經濟舞台的中心,尤其自2008年以來,中國企業在排行榜中的數量增速逐漸加快。

在今年的榜單中,中國企業整體表現亮眼。榜單前五名中,中國企業占據三席;排名躍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六家來自中國大陸;新上榜的公司中有13家中國公司……這些數據顯示了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強大生機和韌性。

同樣呈現中國經濟良好態勢的更權威數據,來自上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經濟半年報,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4509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增速全球名列前茅。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到問題的另一面。從盈利指標上來看,中國企業整體盈利能力較低、盈利能力尚未達到世界500強企業的平均水平,又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中,世界500強企業的平均利潤為43億美元,而中國上榜企業平均利潤是35億美元。此外,位列利潤榜前10位的四家中國公司仍然是「工建農中」四大銀行,中國銀行業公司所賺取的利潤占全部中國公司利潤的47.5%,中國和美國在銀行業之外的大公司利潤水平差距明星。

從上榜企業所處的行業種類來看,除了阿里、騰訊、華為等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科技企業外,其他企業大多集中在包括金屬製品、工程建築在內的傳統行業。另外,所有上榜的房地產行業企業均來自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不少大企業傾向於優先做大企業規模,企業戰略重組成為企業規模擴大的重要原因,這些企業有些在完成戰略重組後進入世界500強,有些則在重組後提升了排行榜中的位次,這也直接促使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中的數量的迅速提升和規模的不斷擴大。

從世界範圍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世界經濟格局正處於深度調整之中,全球經濟增長有所放緩,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

面對經濟運行的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作為中國經濟領頭雁的大型企業理應著眼長遠,勇擔大任,保持戰略定力,再添一把勁,再加一把油,推動企業競爭力和經濟發展質量實現新的突破,為中國經濟騰飛助力,在世界經濟舞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眼下,5G商用元年已然開啟、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落地生根,與新動能相關的智能製造、「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等蓬勃發展、加速融合,這些都為中國企業實現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中國企業應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在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上下大力氣和苦功夫,以關鍵核心技術引領企業長期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增強影響力和話語權,實現由「做大做多」到「做優做強」。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社評】由做大到做強,中國企業要再加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viiKGwBmyVoG_1Z0KM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