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腫瘤患者能去醫院做化療嗎?治療可以推遲嗎?答案來了

2020-02-20     腫瘤專科醫生

疫情之下,很多人陷入了擔心感染新冠病毒的焦慮與恐慌中,有時只是稍咳嗽一聲就馬上擔心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有時感覺額頭似乎燙燙的,用手一摸,還真的感覺有點燙燙的,家裡備有體溫計的,趕緊拿出體溫計一量,卻並沒有真的發燒,於是心裡稍稍放心了一點,但還是陷入了強迫性的反覆測量體溫的焦慮中,而家裡沒有備體溫計的人就更是擔心得要命,糾結著到底要不要去醫院......這些都是對疫情的過度緊張,焦慮,恐慌的表現。

想一想,一般人尚且如此,對於腫瘤病人來說,那這種擔心就更進一層了。

癌症病人除了和普通人一樣會擔心感染新冠病毒,他們的焦慮和恐慌更是進一步,比如,化療時間到了,能按期去醫院做化療嗎?化療可以推遲嗎?如果一直這樣拖著,會不會耽誤病情?還有的人擔心,我到了複查的時間,要不要去複查啊?。。。諸如此類,可以說是很多腫瘤病人和家屬關心的問題。

就大家關心的問題,來和大家聊一聊,希望能為關心這些問題的人提供一些幫助,減輕大家的焦慮。

首先來說一下腫瘤患者在疫情期間如何做好防護的問題,這方面我想已經有很多的科普,大家也應該很熟悉了,不過呢,儘管新型冠狀病毒,人群普遍都易感,但總體上腫瘤患者由於免疫力相對較為低下,更應該要特別注意防護,比如,居家休息,儘量單獨房間,室內定期開窗通風,更新室內空氣;勤洗手,要規範的用肥皂和流動清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洗手要規範;避免或減少外出,如果必須出門,要正確佩戴口罩;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感冒等等,這些普通人都應該要做到,腫瘤患者當然就更要嚴格做到,千萬不能抱有僥倖心理。

其次,疫情期間,腫瘤患者更要注意營養和休息。

部分腫瘤患者由於各種原因,比如疾病本身,或者治療導致的原因,往往食慾欠佳,攝入不足而帶來營養不良的問題,而營養不良勢必會導致免疫力相對低下,病毒就更有機會入侵,而腫瘤患者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從醫學上分析,併發症可能會更多、病情可能會更嚴重。因此,充足的營養,均衡規律的飲食習慣,對腫瘤病人來說很重要。注意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但也要注意不要睡眠過久,不要長期臥床或久坐,居家也要想辦法創造條件恰當活動。

最後,保持良好心態也很重要。調節好情緒,不要焦慮緊張,不建議太過於關注疫情信息,不要身體稍有不適,就疑神疑鬼。如果你一直居家,你和家人都並沒有外出旅行史或疫區居住史,也沒有參與過聚集活動,平時也做好了勤洗手,外出戴好口罩這些,基本上,你感染新冠肺炎的幾率是很低的,也用不著自己嚇自己,胡思亂想,把自己弄得很緊張很焦慮。

除了做好以上這些方面,我想腫瘤患者更為關注的問題是,出於檢查和治療需要,現在這個時期還能不能上醫院,治療能不能延期進行?

疫期非常時期,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仍然是儘量避免去醫院,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要儘量不去醫院,但問題是,有的情況不去醫院行嗎?所以,問題來了,什麼情況下該去醫院,什麼情況可以延期,可以暫時不去醫院?如果不得不去醫院,該怎麼做?

先來說第一個問題:化療到期了,可以推遲做化療嗎?


這個問題其實挺複雜的,並不能簡單地說能推遲或不能推遲。從腫瘤病情本身的角度,當然是儘量不要推遲,要按期進行治療,但現在疫情期間,我們得權衡利弊風險,綜合評估後再決定,而這個決定是要綜合具體病情,要主管醫生和病人商議後才能決定。

有的情況是完全可以將治療時間推後的,比如,早期腫瘤的術後輔助化療,有的情況本來就處在可考慮化療或不化療之間的情況,其化療的獲益其實是很有限的,綜合現在的疫情期間,權衡下來,不妨考慮選擇不化療。而且術後輔助化療的開始時間,儘管建議最好是在術後兩三周儘早開始,但其實也是有一個範圍的,一般來說,不超過術後兩個月,也是能夠接受的。又比如,淋巴瘤的化療,淋巴瘤是分型非常複雜的腫瘤,其治療不能按同一個模式,像惰性淋巴瘤的治療通常治療並沒有那麼緊迫,恰當延期化療對總的病情並不會有明顯影響。

還有的情況是患者在進行維持治療,不妨就繼續將維持治療進行下去,比如,結腸癌晚期正在口服卡培他濱維持治療,只要沒有太明顯的新發症狀,不管是不是到了時間進行療效評價,都不妨繼續口服卡培他濱維持治療,不必要太糾結這個時候要不要去醫院。

有的靜脈化療,疫情期間,也可以考慮恰當調整方案,比如,改為口服化療藥,一些口服化療藥,卡培他濱片,替吉奧膠囊,依託泊苷膠囊,替莫唑胺膠囊等等,在某些惡性腫瘤是可以考慮作為替代治療的,口服化療在家就可以進行。

對於複查的患者,則建議完全不必要這個時候去醫院,可以等疫情過後再說,延後一個月兩個月都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有的情況則必須要及時化療,不建議延期,否則可能帶來較為嚴重的後果,而這個後果相對疫情可能帶來的風險,可能更甚,這種時候當然要果斷地上醫院按期治療,但前提仍然是要提前和你的主管醫生溝通好。比如,某些侵襲性淋巴瘤,像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淋巴母細胞淋巴瘤,病情在一個月甚至一周兩周內就可能發生明顯的進展,這種情況下要及時積極治療,否則可能錯過治療時機,造成更嚴重的後果。有的人會說,我不是這種淋巴瘤,是其他癌症,那要不要及時上醫院治療呢?癌症這麼多種,我不可能一個一個來舉例說,所以你得和你的主管醫生溝通,可以通過電話,微信,都很方便進行溝通。另外,現在很多醫院也有開通線上諮詢。

第二個問題,如果確實必須得去醫院,該怎麼做?

關於這個問題,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儘量就近在當地醫院治療,可以減少長途奔波,一是避免外地就醫長期奔波的勞累,二是外地就醫生活中的不方便,在心理上也更容易會有焦慮和感到疲累。

2、如果必須去醫院,儘量乘坐私家車,儘量避免火車、公交、地鐵等交通工具。

3、陪同的家屬數量儘量少,一個就可以。陪同人員不能是有感冒、發燒等,不能近半月內有外出旅行史或疫區居住史等情況,避免可能的交叉感染。

4、非常重要的一點,去醫院之前,一定要提前通過網絡(多數醫院有公眾號服務號)或電話預約好時間,和主管醫生溝通好,不要冒然前往,住院涉及到床位安排的問題,如果沒有預約溝通好,很可能導致因為沒有床位而白白跑了一趟。即便只是看門診,也要預約好,一是現在醫院挂號基本上都是預約制,疫情期間更是如此,二是可以減少在醫院停留的時間,你按預約通知的時間前往,縮短在醫院等待的時間。

5、在去醫院的途中和在醫院期間,患者本人和陪同家屬,都要全程做好防護。在住院期間,要謝絕不必要的探望,也要減少與病房病友的接觸與交流。要遵守醫院的規章,聽從醫護人員的安排,如有發燒等不適,及時向醫生護士反應,切不可擔心所謂的惹麻煩擔心隔離而隱瞞症狀,這是非常危險的,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也是對陪伴你的家屬以及同病房的病友,以及醫護人員不負責任,而且這種做法很可能是觸犯法律的,其實,發燒等症狀並不一定就是新冠肺炎,醫生會根據情況判斷,信任醫生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uzdcnABgx9BqZZIsp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