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3.15動力日 貨真價實or東施效顰?

2021-03-11     超級宇論

來源:新浪汽車原創

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如同為商家設立的一面「照妖鏡」,每逢315到來之際,用「幾家歡喜幾家愁」來形容再恰當不過。對於大眾而言,我猜它應該是歡喜的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bert Diess)通過推特宣布,大眾將舉行一場稱為「大眾汽車動力日」(Volkswagen Power Day)的特別活動,另附有一段活動預告視頻,其中展示了一些代碼、單詞以及一顆電池。而這場全新活動的時間,恰好定在了3月15日。

通過名稱與預告視頻分析,大眾此次活動旨在宣傳其近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特別是電池技術方面的最新成果,而視頻結尾又專門提到了「This is not a car presentation」(這不是一場汽車發布會),其形式大抵會與去年9月的特斯拉電池日相似。

回想特斯拉電池日,露天停車場、清一色的特斯拉,還有一塊大螢幕。至於螢幕中的內容,我想大家至今能記得的應該只有一個詞組——降低成本。身為CEO,馬斯克自然不會像研發人員那樣將技術堆砌在粉絲和消費者眼前,整場活動他所講的每一項成果和舉措,都是為了闡明一件事,那就是特斯拉會努力做到「多快好省」。

舉辦動力日,親自在推特上宣傳,迪斯本人絕不敢說這些操作沒有受到馬斯克的影響。馬斯克2019年9曾發推文說,迪斯「在實現電動化方面比任何大型汽車製造商都做得更多」。在去年9月馬斯克前往柏林參觀建造中的超級工廠時,馬斯克還專程拜會迪斯,試駕了大眾ID.3(參數|圖片),兩人還留下了合拍以證友誼。

到了今年,這種甜蜜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先是迪斯首條推文寫道:「你好推特!我來這裡就是為了和大眾集團一起產生影響,尤其是在政治問題上。當然,也是為了搶奪你的部分市場份額埃隆馬斯克——畢竟,我們的ID.3和e-tron已經拿下歐洲第一批市場。期待富有成效的討論!」當時迪斯這一言論被認為是空放狠話,只為獲得三分鐘熱度而已。

可真實情況是,從那以後,迪斯在社交媒體上所發的每一條消息都帶「電」,激進地闡述著電動化轉型的必要性,不斷「碰瓷」馬斯克。

而在不久前的3月6日,迪斯所有的言論都不再是一紙空談了——大眾發布了全新品牌戰略。戰略直接以Accelerate(加速)命名可謂人狠話不多,「電動化」、「軟體定義產品」、「新的商業模式」和「自動駕駛」這四個轉型要素更是通俗易懂。此外,為實現加速戰略中提升銷量、占領市場等多個目標,大眾還表示每年將推出至少一款全新純電動車型。

全新品牌戰略剛剛發布,預告中還表示不聊車,於是問題來了,大眾此次動力日還有哪些能聊的東西?

迄今為止,大眾只是專注於與電池製造商簽訂長期電池供應合同,包括三星SDI、LG Chem、SK Innovation和寧德時代,短期內並不會拿出由大眾獨立生產的電池產品。儘管大眾正在在越來越多地參與到電池單元的開發和生產中,並與NorthVolt和QuantumScape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但想要「單飛」尚需一些時日。除非大眾將買來的或者PPT中的電池拿來展示,否則此次若想硬聊電池技術將會非常困難。

還有另外一種猜測。大眾汽車集團零部件公司位於薩爾茨吉特的首個汽車動力電池回收試點工廠已在2月末正式啟用,該工廠的目標是打造閉環回收管理體系,對有價值的鎳、鈷、錳等原材料進行回收,其長遠目標是回收90%以上的原材料。據計算,若使用再生材料製作電池陰極,且生產過程中也使用綠色電力,那麼每個62kWh電池組可減少約1.3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將動力進行回收的主題,似乎與動力日的活動名稱本身更加吻合。

總而言之,大眾突然給了我們一個動力日,還是非常令人驚喜的。315當天到底是貨真價實為我們呈上新技術,還是東施效顰單純照抄特斯拉的形式?我們暫且期待一波吧。

話說回來,在迪斯與馬斯克的相愛相殺中,我們是否能夠感悟到什麼?迪斯願意接受年輕人的社交方式,願意與小自己十餘歲的競爭對手聊天、自拍,更關鍵的是他仍有勇氣帶領企業前往全新的領域,甚至提出自己到古稀之年才能獲得結果的品牌戰略。這樣的心態、胸懷和魄力,值得每一位年輕人去學習。

手握25萬您願意選擇頂配大眾ID.4 X(參數|圖片)還是低配特斯拉Model3(參數|圖片)(配置|詢價)呢?是幫老當益壯的迪斯早日達成目標,還是助長馬斯克那「鋼鐵俠」般的氣焰呢?歡迎留言討論。(施晨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u3VIXgB9wjdwRpvm9M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