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學很玄,黃曉明的時尚經我們也真的不懂

2019-08-21   時尚怪談小F

黃曉明應該早就設想過,在《中餐廳3》播出後他的人氣會迎來一波新的頂峰。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這再次翻紅的方式全然偏離了預期軌道。

一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成了今夏最令人生氣的真人秀台詞。

他在這檔綜藝里展現的「中年王子病」行徑已經被扒得稀爛,相信大家也略有些看膩,那今天F要來聊點不一樣的。

談一談「明學」的衍生篇——以時尚領域為例,黃曉明是如何做到一輩子有話題度的。

首先,很多近年才加入飯圈的女孩可能不知道,你曉明哥哥可是最早在頂級奢侈品牌廣告里刷臉,並去國際時裝周鍍金的男明星。

08年就給Gucci拍攝了北奧限定系列廣告。

不過和李冰冰12年那組鋪天蓋地的硬廣相比,

這組「天朝特供」的廣告影響力差很多,但教主勝在早。

2012年又受Dior Homme邀請去巴黎看秀。要知道當時中國整個奢侈品環境和現在是截然不同的。大牌的姿態很高,和藝人的合作沒有那麼頻繁,明星涉足時尚領域的意識也沒有那麼強。

尤其大多數男演員只有演好戲這一點訴求,都覺得時尚領域是女明星的戰場,不太掛心。

然而黃曉明的團隊很有先見之明,早早與奢侈品牌建立聯繫,教主也開始經營自己時尚男星的形象。

12年能和「老佛爺」Karl合上影,通稿可以吹三年。

可別覺得黝黑的教主土氣,按當時的審美來說,他這一身看秀的look風評不算差。

相比他宣傳《還珠3》訪台的look,已是登天之作。


在這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教主也一直默默把持著大陸男星時尚資源最好的寶座。

演技受爭議,代表作很模糊?絲毫不妨礙話題度十足的黃曉明穿各種大牌,因為曝光度一直是奢侈品牌借明星衣服的考量指標,這一點教主年輕時名列前茅。

拿時下流行的詞彙來說,黃曉明就是彼時的流量小生。他身邊的人永遠對他讚譽有加,而真正外界對於他的評價總是貶多於褒。

像13年他在《中國夢之聲》做評委時大畫煙燻妝,稱讚自己最man,讓人直呼受不了。

熱衷強調自己的雄性荷爾蒙,也是黃曉明身上的一點迷思。而絕大多數時候的這種強調,更像懟到觀眾臉上不得不看的顯擺,令人不適。

無論背心還是褲子都要穿得很緊,勒得很大一包。

相信很多人看到表情都是如下圖所示...

還有下面這組雙立人的「帥到想要自刎」廣告,每個pose都不像一個智商正常的成年男性會擺的...

明學很玄,黃曉明的時尚經我們也真的不懂

整個手臂都繃得很緊,每一塊肌肉都在努力營業。

不時用鍋底照看自己的盛世美顏。

燒菜仿佛DJ打碟。

加上黃曉明的諸多商業廣告均由陳漫掌鏡拍攝,在漫式濾鏡下的教主更顯油膩。每一張宣傳硬照都能投稿「分享今日迷惑」,難怪有人說雙立人這是想與黃曉明同歸於盡。

好在早期新媒體行業還沒抬頭,輿論環境也不開放,明星代言的物料傳播有限。如果放到今天,這組圖怕是要被嘲上三天三夜。(參見張藝興的CK廣告)

所以初嘗甜頭的黃曉明團隊在宣發、包裝路線上越加大膽,用一個詞概括就是:造神。

恨不得把教主捧到天上去,還讓時尚編輯把看秀文章的標題改為「黃曉明轟動巴黎時尚圈」。

也確有其事,F搜了幾個專門幫明星發通稿的大網站,都有發這篇稿子。

所謂轟動巴黎時裝周的看秀美照就是下面這組,F就笑笑不予置評。

有網絡作證,陳年舊料都成了網友的笑柄。所以還請藝人團隊的宣傳人員為每一篇投放稿件把好關,寧願照實寫,也別夸太過,容易引起尷尬。

值得一提的是,教主與baby的婚姻成了兩人事業的分水嶺。baby婚後資源飆升,教主婚後整個顯得力不從心,沒有了年輕時的話題和流量,影視作品的口碑也起不來。

這幾年他意識到自己的咖位漸漸不如從前,又學著年輕人的方式給自己拉曝光。

比如效仿年輕流量拍機場街拍,連背景里的車輪胎都拉成了橢圓形。

之前Gucci刺繡風大火的時候他又拍了一組故宮背景的街拍,土得令人詞窮。

還想乘上前兩年oversize的浪潮,拍街拍重回時尚人設,結果翻了車,沒能成為宋茜第二。


再度吃回老本,賣弄肌肉,走行走的荷爾蒙路線,結果被年輕的追星女孩嫌棄噁心。

F覺得黃曉明團隊近幾年給他的定位一直背離了市場。如果說小鮮肉出街拍是給粉絲放福利,那黃曉明出街拍是為了什麼?

他的受眾群早已不是年輕人,「師奶們」更是不吃這一套。他還硬追年輕人的風潮,就有點不合時宜。

有句講句,師奶對於這種努力走小鮮肉的路線的肌肉男完全提不起興趣,除了肌肉外殼,他的內核還是自戀的小男生。

還是品味不太好的小男生...

教主走了一陣子街拍風后可能自己也發覺不太適合這個路數,終於按下了剎車鍵,放過街拍界了。

但是他又學習新的娛樂圈路數,嘗試放下架子,變得更親民一些,開始走諧星路線洗白自己。

比如模仿大媽,在小品里調侃自己過去的老梗,這是從前的黃曉明絕對不會做的。

襪子裡塞鞋墊,是年輕時的黃曉明最介意的流言蜚語。


這樣的搞笑有給教主拉一些好感嗎?是有的,可惜這次《中餐廳3》,讓他昔日霸道總裁的夢魘形象再次回到觀眾眼前。

觀眾發現他再怎麼轉型,都是那個把邪魅狂狷刻在骨子裡的自戀boy。

而黃曉明身上這份怎麼也去不掉的「用力感」,其實算是歷史遺留問題,是他從上個封閉的媒體時代留下來的老派明星習慣。

那個時代明星只要與大媒體打好交道,輸出的形象是可以把控的,媒體說什麼就是什麼,本質上和觀眾沒有互動。

而這個時代記錄明星的角度是很多維的,除了電視報刊、線下活動、網絡綜藝、軟體直播,還有站姐跟拍、新媒體評述等等。渠道多了,民眾就能更多元地、自主評判明星的真實屬性,這也是為什麼這個時代,公司給藝人造人設往往容易「車禍」。


你看,黃曉明這些年又是街拍又是搞笑,都沒能幫他拉回人氣。當他一不小心做回霸道總裁的自己,「流量」就立馬回來了,這是多麼諷刺又真實的寫照。



添加vx號"shishanggt",提前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