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制內,四個鄉鎮站所已成為歷史,精兵簡政效應體現了

2023-01-11     卿晨說教育

原標題:在體制內,四個鄉鎮站所已成為歷史,精兵簡政效應體現了

機構整合,不僅縣以上機構在進行調整和優化。在縣以下機構,也在進行調整和優化。在機構整合和優化的過程中,一部分鄉鎮,以下這四個機構都已經成為歷史,精兵簡政的效應,真正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現在,就讓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

計生站

對於經歷過計劃生育的群體而言,對於計生站這個機構,很多人都記憶猶新。過去,在鄉鎮,如果是因為超生被發現,可能需要被帶去引產。而在基層,引產的地方,往往就是選擇在計生站。但是,隨著人口計生政策的全面轉向,計生局這個正科級的公務員機關,在鄉鎮都不復存在了。在鄉鎮,計生辦也撤銷了。作為事業單位的計生站,也就不復存在,完成了歷史使命,真正退出了舞台。

農技站

過去,很多鄉鎮都有農技站這個機構。但是,機構的人不多,而且,受限於鄉鎮農技人員的技術匱乏,真正在幫助農民增產增收方面,所起的作用也不大。甚至,一部分地方,農技站只有一到兩個人,更有甚者成為「一人站所」,連保運轉的經費都沒有。因此,在機構整合的過程中,作為鄉鎮農技站,通常併入了農業服務中心或農林水服務中心。通過合併,力量增強了,經費保障了,工作也更好開展了。

畜牧站

畜牧站的情形,和農技站的情形,其實是差不多的。過去的鄉鎮七站八所中,涉農站所很多。比如,有農技站、畜牧站、獸醫站、農機站、水管所,等等。多個涉農站所的存在,造成了機構的臃腫。但是,由於剛才我們說過,很多機構都是「一人站所」,經費不足、編制不足、人員不足、素質不夠,工作開展其實並不正常。因此,通過機構整合,畜牧站往往和農技站一個歸宿,都合併進入了農業服務中心或農林水服務中心。

廣播站

對於廣播站,可能七零後或八零後還比較印象深刻,但是,零零後之後的群體,往往對此就完全沒有印象了。過去,鄉鎮曾經是有廣播站的,鄉鎮老百姓了解國家大事、欣賞文藝節目,往往都通過村頭的大喇叭,因此,廣播站曾經功不可沒。但是,機構調整後,鄉鎮廣播站通常已經撤銷,職能一般併入文化服務中心。可以說,廣播站這個曾經具備文化意義的機構,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

對此,你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debb220304ae96a628e8d28e4e0e6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