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財經 | 家政服務業缺口5000萬?經驗豐富者月入一萬五

2024-10-23     大眾網

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黃曉榮 實習生 蘇姜艷 濟南報道

10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我國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大體上是3000萬,而實際市場需求高達5000萬,尤其是高質量高水平家政服務人員極度短缺。

那麼,家政服務業的行業現狀如何?近日,海報新聞記者走訪濟南市家政服務市場,對話多位家政服務公司經營者、從業者及消費者。記者了解到,目前,保潔市場需求旺盛,保潔人員多以四十至五十歲的女性為主,時薪在30元左右;收納師以年輕人為主,時薪在50元左右。保潔人員的月收入在七千元至一萬元左右,收納師的月收入在一萬元以上,軟裝清潔師的月收入最高,在一萬五千元左右。

普通保潔時薪30元左右

經驗豐富的家政可月入一萬五

「不需要面試,接受兼職。」10月21日,濟南某家政服務公司經營者王先生(化名)告訴記者,他所經營的公司目前有一千餘位保潔人員,包括幾十位全職人員和其他兼職人員,「一般周末單子多,工作日單子相對少一點兒,活兒還是很多的,需求大。」

王先生介紹,目前,保潔人員分為普通保潔、收納師、軟裝清潔師等工種,普通保潔時薪30元左右,收納師時薪40元至50元左右,軟裝清潔師按件計費,一天可接四到五單,月入一萬五千元左右。「30歲至40歲的女性從業者居多,大多數客戶更傾向於選擇女性入戶,普通保潔的年齡會相對大一點,50歲左右的也有;收納師群體的年齡層普遍較低,在30歲至40歲之間。」王先生表示。

「有活你就干,沒活你就歇著,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拉倒。」王先生笑著說,家政行業的工作時間較為靈活,自主性強,入門門檻相對較低,「普通保潔需要你自備清潔工具、清潔設備,也要經過簡單的培訓才能上崗;收納師需要考取證件,或者跟著團隊進行專業學習後上崗;軟裝清潔師需要花幾千元自行購買設備,門檻大概就是這樣。」

那麼,保潔人員的工資如何計算呢?記者諮詢多位家政服務公司的經營者了解到,目前,一般家政服務公司會在美團、58同城、抖音、大眾點評等網絡平台登記公司信息,客戶下單後,家政服務公司會在公司群內進行派單,每單都有平台、公司、家政服務人員三方來分客戶支付的薪酬,「平台會分去不到10%,保潔員分到其中的50%到60%。」也就是客戶支付一百元,美團、抖音等平台會分掉不到10元的推廣費用,保潔員到手50元至60元,剩下部分歸家政公司經營者。

「以收納師為例,一般起步收入是50元一小時,但如果平台定價高,客戶支付的價格高,相應比例的收入也會有所浮動。」某家政服務公司的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保潔類家政服務人員的薪酬多是按單結算的,「幹完就結,即干即結,不壓錢。」王先生介紹,一般經驗豐富的普通保潔人員一單3至4個小時,一天能幹八個小時左右,月收入在1萬元左右,兼職人員的月收入在七八千元左右;收納師的月收入在一萬元以上,軟裝清潔師的月收入最高,在一萬五千元左右。

「還是推薦你們年輕人學習一下收納師和軟裝清潔,收入高。」王先生介紹,軟裝清潔是負責清洗沙發、窗簾、床墊等家居軟裝,「需要有車和一套七八千元的設備,按件計費,一天幹個三四單就能三四百塊錢到手。」

消費者:一次花費一百餘元請保潔,體驗感有好有壞

「我們家大概一到兩周會叫一次保潔,在平台隨機下單,一般有30元一小時和40元一小時的,我家一百多平方米,一般保潔干四個小時左右。」濟南市民李女士(化名)平時工作較忙,她選擇將打掃清潔的工作「外包」給保潔員,「一次的花費在120元至160元之間。」

李女士表示,她對大多數保潔人員還算滿意,但是長期使用下來,她發現家政阿姨的「品質」參差不齊,「我發現她們也沒有明確的職業標準或者從業資格證,有時候也會損壞家裡的家具、家電。」李女士介紹,這幾年,有保潔阿姨將她家的玻璃刮花,也有保潔阿姨將異物沖入了電動馬桶,導致馬桶堵塞、損壞,「我們基本上會留一個人在家,也不會一直盯著阿姨工作,有時候人走了,才發現好像家裡哪裡有損壞,再去跟平台扯皮,體驗感大打折扣。」

消費者王女士也有同樣的體驗:「我家剛裝修完,叫了一個開荒保潔,一男一女,一共花了700多元,男工人擦玻璃的時候就發現有擦出的劃痕,我覺得是他的清潔器不幹凈,但是他認為交房時玻璃就有損壞,最後也溝通無果,現在客廳的玻璃還有一道道弧形的劃痕。」

隨後,記者在網絡平台搜索家政保潔,出現了多個公司,但並沒有實際地址,用戶僅可以選擇在網上下單,3小時的普通保潔價格在100元至200元之間,有多個連結顯示年銷量在萬單以上。

家政服務業市場就業需求達5000萬

企查查:今年已註冊相關企業40萬家

10月8日,國新辦就「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 紮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在會上表示,中國老齡化程度逐年遞增,一定要充分釋放養老、家政、托育、物流等社會服務業領域的就業潛力。他談到,以家政行業為例,目前我國家政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大體上是3000萬,而實際的市場需求高達5000萬,尤其是高質量高水平的家政服務人員極度短缺。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0年,我國家政相關企業註冊量逐年增加,2020年共註冊75.1萬家家政相關企業,同比激增156.0%,達近十年註冊量及增速雙高峰,經過2021年和2022年的調整,2023年,我國家政相關企業註冊量同比回升33.4%至60.2萬家。截至10月17日,2024年已註冊40.9萬家家政相關企業。

行業專家認為,長期以來,家政企業多是中介制,從業人員流動率高、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以家政服務需求旺盛的北京為例,目前家政市場註冊公司近5900家,而員工制家政企業占比不到0.3%。這就導致家政企業良莠不齊,服務質量、收費標準不一,家政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比如缺乏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障,社會認可度較低;「人難招、人難管、人難留」一直以來是行業發展難題,亟需推動技能升級和提高服務品質。

目前,家政服務行業由原來的「小、散、亂」逐步向專業化、規模化、網絡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家政企業收入和從業人員薪資水平均有較大改善。多年來,我國家政服務業90%的企業是小微企業,年收入不超過100萬元。目前,已有8%的家政企業年收入在100萬元至1000萬元,約2%的企業年收入在1000萬元以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c4109bd41512b5cde0c52ea4d655d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