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反美的實用主義!任正非:我從不反美!孟晚舟:會再去美國

2023-04-02     瑜說還休

原標題:華為不反美的實用主義!任正非:我從不反美!孟晚舟:會再去美國

2013年3月31日,在華為的財報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輪值董事長孟晚舟:「現在去美國出差是否影響?」

孟晚舟稱:隨著法官批准警方的撤訴申請,我的個人案件畫上句號。她還表示,華為進入全球170個市場,我們的每一位員工都會根據工作的需要以及工作計劃來安排正常出差。我和我的團隊都在工作中忠誠履職於我們的業務,服務於我們的客戶。

——孟晚舟這段話的言下之意,其實就是暗示:「我不排除、不拒絕再去美國」!

在被美國以莫須有之名「囚禁」於加拿大1028天後,終於重獲自由的「華為一姐」,面對「是否再去美國」的問題,她選擇的不是「否」,而是「可能、可以」。這說明,孟晚舟並不因自身遭遇而從此高喊「反美」口號,再次折射出作為一家企業的華為,其奉行的仍是「不反美」的經世致用之「實用主義哲學」!

擁有這一哲學理念的華為人,孟晚舟顯然並非第一人,也不是最大腕的華為人——其爹任正非,才是華為「不反美」思維的第一人!

就在不久前,華為創始人、「總舵主」的任正非在談到美國時,就公開表示,「年輕時,我很崇拜西方;現在,我也不反美!」

這是任正非在2月24日華為內部的一次專家座談會上的表示。

當時,華為的輪值董事長之一徐直軍憤怒地對任正非表示,「美國沒有明白,他們這一棒打下去,把一個最親美的人,變成了一個最反美的人」。

徐直軍這句「一個最親美國的人」之言,其實也印證了「任正非不反美」確實屬實,但任正非卻當即批駁了徐直軍下面那句「變成了一個最反美的人」之觀點。

任正非認為,他本人不但過去不反美,即使到了現在,美國對華為進行野蠻打壓的時候,他依然是不反美!

任正非說,「我們想成為最先進,就必須向一切先進的人學習。美國在科教上的軟實力,還是我們用幾十年時間達不到的。美國的政治家也是一輪一輪的,美國幾百年的創新土壤,不會因他們而退化。」

任正非、孟晚舟們在華為被打壓到如此地步後,為何仍然堅稱「不反美」呢?

顯然,一是因為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掌控著世界經濟的主要命脈,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更是世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其科學的創新能力,仍讓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望其項背——向科技先進大國學習與靠近,這是所有企業自然而然的選擇傾向。

二是作為一家市場化的企業,無論其是否肩負著更多使命,但其生存、發展的現實需要之下,選擇「實用主義哲學」,仍應該能夠理解。

況且,「實用主義哲學」的老祖宗不僅是美國人,事實上和本質上,「實用主義哲學」也是中國傳統哲學文化的一大主脈!

西方「實用主義哲學」的源頭髮端人物都在美國,只有200多年建國歷史的美國,最流行且得以應用的哲學就是「實用主義」了。

像「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之實用主義經典名言,就是出自於美國人的祖先——英國的一位前首相,這一哲學思維最終也被美國人應用到了極致。

實用主義哲學是在傳統的唯心感性哲學與唯物理性哲學中找到的一條「中間道路」,且正如其名,在俗世中得到了最為廣泛的應用。

而我們中國人的哲學,可以說扣問靈魂與精神的哲學多偏於末流,而「經世致用」才是中國主流哲學的根本方向與目的。

且不要說最主流的儒家哲學了,事實上「儒釋道」最終都給引向了「為俗世、為家國」服務的道路上來,所以,古往今來,說中國人最講究「實用」,其實一點也不比美國人為過!

我們雖有自己特徵的民族文化思想,但「拿來主義」歷史上一直盛行,這既代表著我們的文化有海納百川的特性,也同時說明了「為我所用」的哲學思想之特色。

像歷史上的印度佛教,最終也被我們「本土化、中國化」,並變成了以燒香磕頭捐錢方式,作為贖現世之罪的目的,就是中國人「宗教現實主義」、實用主義思維的體現。

還有外來政治思想成果亦能為我所用的最典型例子,並最終發展為以「中國化」為最大特徵,更是最好的一個說明;比如,像偉人那句「不管黑貓白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的名言,就是中國「實用主義哲學」的最形象、最鮮活之例證。

而華為之所以從上至下的高層都表達過「不反美」的立場與觀點,顯然不僅是因為美國科技先進、發達,仍值得我們不斷學習,這其實也與中國人、中國企業中天然的「實用主義」哲學思維有關。

像華為前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在最近如此表示,手機業務是被制裁影響最大的的業務,從當年的巔峰銷售量到如今的生存的掙扎,他還稱:「如果想要買到華為5G手機,就要等美國商務部的許可,這樣我們才能製造華為5G手機」。

這就是很現實的一個原因,那就是離開了美國,華為5G晶片匱乏,在現實面前,就得選擇實用主義的哲學——此時高喊空洞的「反美」口號,顯然是沒有任何用處,並不能解決華為的實際問題。

實用主義哲學中有兩大特點:一是功利主義;二是多元主義——所以,華為為了自身企業的「功利」性,選擇了思維的「多元性」,即像其高管們表達的不以反美為目標,而是選擇與美國人靠近以共存,其實就可以明白和得到理解了。

當然,任何實用主義哲學的成立,都首先要靠自己的強大,你如果一直弱小,就只能很現實地永遠當他人的「小弟」。

華為現在自主研發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但這仍不會讓華為狂妄到不顧實際,去靠口頭上瘋狂反美來輸出虛妄口號的地步。

事實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名言,不僅適用於國家,也適用於個人和企業——除非到了英特納雄耐爾在全世界全部實現的那一天,當「天下為公」完全成真時,「實用主義」才會不見了影蹤吧?【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b11d67b4b6bb82c460f44dc19b9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