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友初入樓|吳楠:「沁園春」十二首

2023-08-11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詩友初入樓|吳楠:「沁園春」十二首

吳楠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北京詩詞學會會員。2018年入選《中華詩詞》青春詩會。作品散見於《中華詩詞》《中華辭賦》《北京詩苑》《星星·詩詞》《浙江詩聯》等處。曾在各級詩詞比賽中獲獎若干。

沁園春·聽朴樹歌曲「生如夏花」有感

我是狂飆,我是驚雷,我是火花。是眼前一瞬,霎時閃耀,夢中百態,暗自嗟呀。點檢當年,沉吟昨日,急雨曾經叩鐵紗。聽呼嘯,竟可從搖滾,想到琵琶。

紅塵多少繁華,對今夜層樓小月牙。愛瀟瀟洒灑,登山臨水,痴痴笑笑,煮酒烹茶。目睹風雲,心懷熾烈,萬古功名何足夸。思量罷,看脫韁野馬,掣電鯨鯊。

沁園春·新冠染後

定數如斯,在劫難逃,九死一生。正高燒身痛,天昏地暗,急咳胸震,石裂山崩。何去何從,是存是滅,須向靈魂深處聽。惟聽得,那戰歌悲壯,鼙鼓催征。

心中默念英名,願雄傑精神伴我行。任牙關緊咬,磨成鐵齒,眼眸灼熱,煉就金睛。自貝多芬,至唐玄奘,誰不昂然赴抗爭。當康復,見全新世界,雲淡風輕。

沁園春·憶當年看過的中國山水紀錄片

削斧崑崙,激盪黃河,放嘯五湖。為痴心一片,貪看岱嶽,豪情千古,飽覽匡廬。渤海滄桑,蓬萊意趣,勝讀平生萬卷書。經年後,向窗間追憶,銀瀑明珠。

江山寫滿宏圖,更不改襟懷大丈夫。借謝公木屐,探尋新境,謫仙玉杖,開闢殊途。風雨雄關,男兒本色,我與吳鉤都姓吳。於今日,對神州虹霓,浩氣長舒。

沁園春·對雪痛飲

凍裂彤雲,卷下寒風,雪度太行。似嶺前飄蕩,崑崙玉屑,空中傾灑,滄海瓊漿。撲面而來,摶身而舞,朵朵冰花仗眼量。重山外,有白豚潛浪,素練封江。

如臨千古文章,與酒聖詩豪共一觴。看謫仙李白,謫能怎樣,佯狂徐渭,狂又何妨?痛飲方知,稼軒筆下,萬馬當時已脫韁。從今後,是轟轟烈烈,來日方長。

沁園春·讀陶淵明

氣骨崚嶒,小吏身前,豈肯折腰?遂翻然歸隱,荒田待墾,快哉知返,輕袖如飄。有酒盈樽,會心一笑,對酌農家忘寂寥。閒來筆,賦躬耕日日,書卷朝朝。

何辭風雨瀟瀟,看貧士詩中意興豪。問有誰真是,傾懷菊淡?至今猶在,仰慕松高?我覺繽紛,桃花源里,夾岸芳菲從未凋。乘今日,把武陵故事,說與兒曹。

沁園春·登香山主峰「鬼見愁」

難怪人言,此嶂崔嵬,鬼見也愁。看石階連疊,直通霄上,奇松翻湧,簇擁山頭。我獨逍然,行囊已備,踏入其間便自由。惟因有,那太多英傑,亦愛狂游。

聽聞雉鳥啾啾,笑大腹飢腸可食牛。似殘雲風卷,一時餐罷,雄心潮起,未肯淹留。快快登高,輕輕回首,天地蒼茫動眼眸。煙嵐散,正插腰矗立,壯氣橫秋。

沁園春·北京中軸線

遙想當年,蕩蕩晨鐘,喚醒北京。任人間煙火,並升旭日,榻前天子,端坐龍庭。萬國來朝,百官垂手,一線中分紫禁城。風雲起,看石獅相送,華表相迎。

而今籌劃功成,更宛若堂堂畫里行。試登臨絕頂,奧森在望,踏過御道,南苑重興。七百春秋,宮門左右,又見江山嫵媚生。滄桑事,向古都新業,問取黎明。

沁園春·想她

得遇佳人,遂起相思,足慰此生。念低頭初見,火般熾熱,回眸重憶,水樣柔情。二十三年,百千萬里,好夢依然不肯醒。遙揮手,對深沉長夜,剎那流星。

追尋海誓山盟,遍地角天涯卻獨行。看西施身後,五湖煙雨,昭君塞外,幾度陰晴。往事塵封,釀成酒味,每到春闌品落英。當珍惜,為芳華難老,玉潔冰清。

沁園春·初探黃花城水長城

一統群山,檢校奇峰,疊嶂縱橫。看巨磐虎臥,精神抖擻,斷崖斧削,稜角分明。亂石蒼空,茂林深壑,此地能藏十萬兵。風雲動,令鴉飛浪急,木折心驚。

湍流並轡齊鳴,任浩浩湯湯不得平。似岳飛胸次,可吞胡虜,曹操文筆,敢掣長鯨。竟入滄湖,漣漪泛起,如許渾然如許清。今生路,正心雄萬丈,何等輕盈。

沁園春·再探黃花城水長城

一脈長城,十萬桃花,突現眼前。正天懸峭壁,未消積雪,叢生怪石,難遏流泉。先挾松濤,再掀飛瀑,滾滾滄浪赴險關。朝陽下,更金輝灑向,碧水銀灘。

雄心未減當年,誓不得深幽不許還。任壯哉揮臂,手捫虎嶺,猛然回首,身在龍淵。風振衣裳,雲藏劍氣,闊步如凌五嶽巔。誰知我,愛傾聽雷吼,仰看鷹翻。

沁園春·三探黃花城水長城

橫跨長橋,縱覽乾坤,舉手叩關。見千堆巨石,竟成疊嶂,一泓清水,半沒殘垣。未覺山風,先鳴崖谷,且聽松濤呼吸間。林深處,任驚蛇入草,古木參天。

歸來不負流年,更回首應知行路難。訝桃花雨里,青春有限,黑龍潭外,浩氣無邊。掠樹黃鸝,繞身彩蝶,引我飄然過急湍。晴光好,恰笑談夢想,漫話從前。

沁園春·四探黃花城水長城

為探芳春,且挾清風,再入此山。看長城一脈,龍身出水,桃花萬點,玉面朝天。如笑如嗔,如獅如象,壁立千尋巨石磐。憑慷慨,遂幾經險境,又向雄關。

誰掀雲海波瀾,更推送危崖到眼前。任光明正大,中分棧道,玲瓏剔透,倒濺飛泉。我本疏狂,今逢盛景,意氣凌空倍凜然。歸來矣,尚夢回激響,猛憶驚湍。

編輯/章雪芳 審核/張志堅 校對/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ac2eac8506fdcf156701fed9efa1d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