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越CEO造車速度之爭:網友吐槽背後的真實與思考
近日,極越汽車的CEO夏一平在公開場合表示,極越汽車的造車速度比小米更快,此言一出,立刻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網友們紛紛吐槽,有的調侃說:「你造車快,倒是賣出去啊。」還有的指出極越某款車型亮相近一年卻仍未上市。這一波操作,不禁讓人思考,車企之間的「速度競賽」是否真的有意義?
夏一平在直播中提到,極越汽車在2021年僅有幾個核心成員時就開始規劃造車,到如今不過兩年多時間。然而,速度快並不一定代表一切。從銷量數據來看,極越汽車的市場表現並不理想。2024年1-5月,極越01的累計銷量僅為2239輛,月均銷量不足500輛。相比之下,小米汽車雖然起步較晚,但已經邁入了月銷萬輛的行列。
極越汽車作為百度與吉利的合資公司,其主要賣點一直是百度Apollo自動駕駛系統。然而,這一技術優勢並未能在市場上得到充分體現。智能駕駛系統的強弱,終究還是要靠銷量來說話。極越汽車堅持走純視覺技術路線,但受限於銷量規模,其數據積累和技術疊代都面臨挑戰。
夏一平在直播中還提到了賈躍亭,稱其是「造詞大師」而非「造車大師」。同時,也提到了小米汽車。他聲稱極越比小米造車更快,但這一說法並未能贏得網友的認可。事實上,造車速度的快慢並不是衡量一家車企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更重要的是產品的性能、市場接受度以及品牌的持續發展能力。
夏一平的言論也被認為是「碰瓷」小米。近年來,小米汽車憑藉其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發展勢頭迅猛。而極越汽車則相對默默無聞,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夏一平不得不藉助小米的熱度來吸引眼球。
然而,靠「碰瓷」他人來提升知名度並非長久之計。極越汽車要想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立足,還需靠自身實力說話。
首先,極越需要加快產品研發和上市進度,儘快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車型;其次,要提升品牌營銷和服務水平,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誠度;最後,還需要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智能駕駛等核心技術水平,以滿足消費者對智能電動汽車的需求。
極越汽車目前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銷量不佳,還有推出新車的速度較慢。在售車型單一且市場表現慘澹,這無疑給極越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進入淘汰賽階段,月銷過萬已成為門檻,而極越卻仍在為月銷千輛而努力。
從產品性能來看,極越01的表現並不遜色於同類產品。但問題在於其知名度過低,導致市場接受度不高。夏一平頻繁直播、互動造流量,或許是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然而,流量只能起到輔助作用,銷量最終還是建立在產品性能的基礎之上。
總的來說,極越CEO的造車速度之爭不過是一場口水戰。對於車企而言,更重要的是專注於產品性能的提升、市場策略的優化以及品牌形象的塑造。與其在社交媒體上互噴,不如腳踏實地做好產品和服務。畢竟,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只會為真正優秀的產品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