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315丨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做客節目,暢談野生動物保護等

2020-07-27   雲南新聞廣播

原標題:天天315丨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做客節目,暢談野生動物保護等

節目要點:

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管局在疫情防控期間做了哪些工作?

作為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州市之一,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管局如何進行野生動物保護?

針對被曝光的普洱茶虛假宣傳問題,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管局如何查處?如何監督?

本期《天天315》節目是雲南新聞廣播與西雙版納廣播電視台綜合廣播連線同步直播的,邀請到了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做客直播間。

嘉賓介紹:

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陳偉平

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科科長 董紅兵

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環境建設指導科科長 張志勇

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註冊科科長 劉奔鋒

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協調科科長 段紅萍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市場監管部門在維護市場秩序保質量、穩價格、保供應方面也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目前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已轉移到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上,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管局在復工復產和六保六穩方面目前又做了這些工作:

(一)強服務,全面推行「網上辦」「零見面」。州市場監管局全面推行「網上辦」「零見面」,按照「非必須、不窗口」的原則,採用網上申報、證照郵遞服務方式辦理行政許可業務,最大限度為市場主體提供高效優質政務服務。為減輕疫情對市場主體影響,疫情防控期間,適當延長簡易註銷公告企業提交簡易註銷登記申請時限,暫時解除對2019年12月20日後刊登簡易註銷公告企業提出簡易註銷登記申請30日的時間限制;允許藥品零售企業持有的《藥品經營許可證》(零售)在一級響應期間到期或一級響應解除後1個月內到期的,其持有的行政許可有效期延長6個月。組建電梯應急救援突擊隊,負責疫情防控期間隔離場所和醫院、商場、隔離場所、小區等重點單位電梯困人、停機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二)強指導,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針對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及時發布《致全州食品生產企業及食品生產小作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告知書》,督促指導全州食品生產市場主體做到「五個嚴格落實」要求。為規範藥品生產管理,保障藥品市場供應,加強與省市場監管局請示彙報,涉及藥品生產許可證登記事項和生產關鍵設施設備變更時,企業評估後認為符合要求的,允許企業先行投入使用,疫情解除後按規定辦理。主動協調州內藥品檢驗機構,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對藥品生產企業疫情防控藥品無技術檢驗能力的品種提供檢驗,並減免檢驗費用。發布《關於復工復產企業做好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告知書》,要求復工復產企業全面落實特種設備安全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修訂完善應急預案,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三)強監管,切實維護市場良好經營秩序。及時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積極組織人員加大市場監管巡查力度,加強野生動物市場、活禽交易市場和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秩序等違法經營行為。推行「電話巡查」,對醫院、隔離場所等重點單位主要以電話巡查為主,落實特種設備自檢、維保、消毒等工作,全力保障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積極受理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有效維護市場良好秩序。

前段時間央視曝光了西雙版納毀林種茶、普洱茶虛假宣傳的問題。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管部門在監督解決這些被曝光問題上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今年以來,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毀林種茶、普洱茶虛假宣傳整治、普洱茶放心消費行動三項工作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同安排,同部署。2019年10月22日、2020年3月15日新聞媒體連續報道了西雙版納州存在古樹茶「名不副實」情況,州局於3月19日印發了《關於持續深化普洱茶放心消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於3月20日召開局長辦公會研究應對措施,印發了《關於成立普洱茶市場監管調研專班的通知》,針對普洱茶市場亂象分兩組分赴勐海、勐臘開展專題調研,並且形成了調研報告,提出了解決方案。

全州集中打擊整治種茶毀林等破壞森林資源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5月份以來全州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人員304人次,出動執法車輛90台次,檢查超市、農貿批發市場748個次,檢查茶廠230個次,檢查經營戶1017戶次,立案查處普洱茶案件4件,暫扣普洱茶24558餅,案件正在辦理中。通過專項整治充分發揮了市場監管部門在掃黑除惡治理中的作用,有效維護了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作為我省的動植物王國,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為確保「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三項規定落到實處,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管局對全州農(集)貿市場、餐飲店等交易場所進行全覆蓋的監督檢查,就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問題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強化市場巡察。針對疫情期間關停的活禽宰殺商戶、農貿市場,採取突擊檢查方式開展「回頭看」,杜絕一切形式的野生動物宰殺銷售行為。截止目前,全州共出動執法人員10896人次,檢查經營場所7273個次,檢查經營戶20248戶次,未發現野生動物交易行為。

二是強化餐飲監督。全州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大餐飲服務行業的檢查力度,重點檢查農家樂、民族特色餐飲店、燒烤攤等餐飲行業,檢查餐飲商鋪門店招牌牌匾是否含有「野生動物」、「野味」等詞彙,查看餐飲服務單位和集體用餐單位 的菜單,以及購進食材台帳等是否含有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截止目前,共檢查餐飲經營戶12565戶,檢查中未發現有經營野生動物的行為。

三是強化中藥飲片監管。重點對售賣中藥材、中藥飲片的攤位店面是否存在非法制售以野生動物為原料的中藥材及中藥飲片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01人次,執法車輛48車次,檢查中未發現有使用以野生動物為原料的中藥飲片等行為。

四是強化普法宣傳。我們在重點場所及人員聚集區域,開展普法宣傳活動9場,培訓會7場,走訪村委會79個,發放野生動物保護等宣傳資料2265份,受教育群眾達13299人。另外我們局還通過49個微信群發布宣傳保護野生動物信息,閱讀量達7025人次。 下一步,還將通過門戶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加大普法力度,督促市場開辦方、經營戶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全面禁止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引導廣大群眾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每年進入夏天,由於氣溫升高、野生菌上市等,媒體和社會各界都會非常關注食品安全的問題。在維護食品安全方面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管局採取了哪些措施?

2019年,西雙版納州共發生食品安全突發事件11起,分別由有毒動植物、微生物、化學性等致病因素引起。其中起數最多的是自采誤食有毒野生菌,占全州發生起數的63.64%。

針對存在的問題,州市場監管局以發現食品安全問題為導向,核查處置聯動為保障,緊盯高風險食品、高風險指標、高風險區域等安全問題加大食品監督抽檢力度,有效防控苗頭性、系統性、區域性和行業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把白酒生產經營整治作為重要任務,2020年3月-12月分三個階段在全州範圍內圍繞白酒生產企業、白酒小作坊、散裝白酒經營者、供應散裝白酒的餐飲服務經營者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確保白酒質量安全。強化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規範管理,嚴格實行申報備案監管。

切實加大食物中毒防控宣傳工作力度,積極開展宣傳,發布預警公告,簽訂責任書,加強市場、餐飲服務等管理,有效防控群眾自采誤食有毒野生菌、誤飲假酒和醇基燃料、誤食草烏和附子等毒性中藥材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發生。以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全面清理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資格,嚴厲查處無證無照經營,嚴厲打擊制售「三無」食品、假冒食品、劣質食品、過期食品和「兩非一超」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取締「黑工廠」「黑窩點」和「黑作坊」。

落實首要職責,切實加強基層監管能力建設。強化宣傳引導,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創新食品安全宣傳形式和載體,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網際網路、微信公眾號、海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持續開展「食品安全五進」「食品安全宣傳周」等宣傳活動,加大食物中毒防控、假冒偽劣食品鑑別、消費維權等知識的普及,不斷提高群眾食品安全素養。

西雙版納州市場監管局在繼續優化經商環境上部署開展了哪些工作?

來源:雲廣記者曹禹夢

編輯:曹譯文 曹禹夢

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