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成全一家企業創意,青島市領導和十幾位局長開了近4小時會

2020-04-09     青島新聞網

抖擻的城市精神可以振奮人心,蓬勃的發展勢頭可以打動投資人。

突如其來的疫情沒有阻斷青島蓬勃的發展勢頭。在重大發展機遇面前,投資人沒有猶疑,而青島則千方百計成全他們的創意,樂見其成。

4月8日下午,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帶領十幾個委辦局的主要負責人坐在一起,開了一場近4個小時的會。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聽取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關於打造「世界智谷—中國青島」和「青島雁歸工程」兩個項目的方案彙報,並「現場辦公」,為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議,為項目推進提供貼心服務。

青島方面的滿滿誠意讓項目報告人——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中國天使聯合會會長楊守彬頗為感動,同時也「壓力山大」。平日演講妙語連珠的楊守彬今天有些激動和緊張。

「過去演講說的都是別人的事,而今天回到家鄉,在青島的父母官面前謀劃家鄉的發展,感受到的除了興奮之外,更多的還是責任與擔當,所以特別緊張。」楊守彬說。

當然,青島如此「興師動眾」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兩個項目「含金量」很高,很好地契合了青島當下的發展訴求,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錯過時代,就是過錯!人工智慧是青島能抓住的絕佳時代機遇!」楊守彬說。

打造「世界智谷—中國青島」項目方案為青島勾勒了美妙的人工智慧未來願景:建成人工智慧產業方向最全、人工智慧競爭力最強、產業國際開放程度最高的世界級人工智慧產業平台,成為「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建設的主體承載,打造全球人工智慧總部基地,實現人工智慧全產業鏈聚集,一舉成為全球最智慧城市,贏在人工智慧時代!

面對愈演愈烈的城市優質人才和企業項目競爭,青島如何才能突出重圍,在城市資源爭奪戰中占得先機?除了常規的「雙招雙引」外,楊守彬建議還應該精準聚焦那些與青島有著更強「粘性」的「青島人」。

「青島雁歸工程」提出,以情招商,以愛引資,感召出生在青島、生活在青島、求學在青島的「青島人」成為「城市合伙人」,以青島在外傑出人士為槓桿,撬動資本、技術和企業項目歸青,以「故鄉情、校友情、戰友情」為紐帶,促進青島「雙招雙引」。

1 讓青島成為全球最「聰明」的城市

當前,人工智慧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與IT產業、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等幾波信息化發展大潮「擦肩而過」的青島,這次絕不能再錯過「人工智慧時代」。

打造「世界智谷—中國青島」項目方案為青島抓住機遇,站在人工智慧這個「超級風口」提供了一整套「解決方案」——

用最高格局干:立足青島,布局全國,放眼世界,全市一盤棋,全國一幅圖,全球一張網;

用最強平台干:政府主導,市場全面聯動,智谷將踐行產業化、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國際化發展理念,建成人工智慧產業方向最全、人工智慧競爭力最強、產業國際開放程度最高的世界級人工智慧產業平台,成為「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建設的主體承載,打造全球人工智慧總部基地,實現人工智慧全產業鏈聚集,推動青島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

用最頂級系統干:「六個一」工程創造人工智慧產業,通過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真正融合,完成人工智慧重倉抄底,快速創造一個產業出來。

楊守彬認為,「青島一定能幹成」。他給出的理由是,青島擁有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結構完備的工業體系;青島是第一批5G試點城市、人工智慧教育試點城市,全方位集中開放人工智慧應用場景;青島正在打造人工智慧產業共同體,集聚了華為、訊飛、商湯、海爾、海信、歌爾等一批人工智慧頭部企業。

確實,青島對人工智慧可謂志在必得。2019年以來,青島加快實施「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進入加速上升期。

2019年10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支持山東省創建濟南—青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這是繼上海(浦東)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之後,全國第二個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

青島的目標很遠大,那就是要為中國的人工智慧應用開出一條路子來,成為引領新時代人工智慧應用新技術、新模式、新思想的全球策源地!

與此同時,具有信息化條件下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良好基礎的青島,正搶抓疫情倒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的機遇,加快建設工業網際網路之都。

當然,這些遠大目標都需要一個個「硬核」項目作為支撐,打造「世界智谷—中國青島」項目方案如果能達成預期,將為青島人工智慧與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2 一起回青島,爭當合伙人

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青島,需要人才、資本、技術、項目持續賦能,尤其是在十五個攻勢發起實施的過程中,唯有持續引導更多人才、技術、資本、項目在青島集聚,才能深度激活城市發展活力。

青島作為山東省內僅有的新一線城市,在愈演愈烈的城市競爭格局下不斷加大「雙招雙引」力度。但與杭州、成都、南京等「新一線」城市相比,「雙招雙引」仍存在短板。主要體現在招引政策相對割裂,政策之間無法形成發展生態聯動;青島已有「雙招雙引」政策在城市競爭中不占上風等等。

面對愈演愈烈的城市優質人才和企業項目競爭,青島如何才能突出重圍,在城市資源爭奪戰中占得先機?

這就需要青島在「雙招雙引」上下更大功夫、用更大力氣,儘快補足差距、趕上步子、尋求超越,並對現有招引目標群體中進行精細篩選,實施高質量精準化「雙招雙引」,選擇更有意願、更有實力且與青島之間有情感牽連的目標人群與企業項目進行精準招引。

在眾多的招引目標人才和企業項目中,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

他們擁有共同的「青島烙印」,他們或出生在青島,或曾求學在青島,或曾生活在青島。青島對於他們來說,是故鄉或第二故鄉,有著獨特的情感。

如今他們雖已成為企業家、投資人、明星、技術人員或創業者,遍布外市、外省乃至全球,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依舊濃烈。對青島濃濃的故鄉情、母校情,使得他們更加關注青島的發展,更加盼望青島的加快發展,更加傾向在青島拓展事業。

楊守彬認為,這些「青島人」就是雁歸工程的目標群體,「相較於其他類型的優質人才和企業,他們與青島之間有著強烈的感情連結,更願意參與到青島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之中,更容易受到青島的感召,更期待成為青島發展的『城市合伙人』。」

國內很多城市已經意識到了這個群體的特殊性與重要性。

面對各地「雙招雙引」政策優惠力度互相追趕,武漢、西安等地以「歸鄉情」「校友情」為感召,招引鄉友、校友回歸,聯動「資本+項目」的落地工程成效最為顯著。

比如武漢。與深圳的人才大量湧入不同,武漢市作為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雖得益於域內的 84所高等院校、130餘萬在校大學生資源,經濟發展速度得以跨越至全國前列,但是在軟實力不足、發達城市競爭等諸多因素影響下,面臨著人才嚴重流失,導致產業難轉型、難升級的窘境。

2017年武漢市啟動「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邀約全球武漢校友智力回歸、資本回歸,助推武漢趕超。截至2019年10月,武漢先後開展了20多場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專場活動,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百餘人,簽約項目總投資突破2.6萬億元;吸引了雷軍、董明珠、孫宏斌、許家印、汪潮湧等知名校友紮根武漢、投資武漢、建設武漢,開創城市「校友經濟」新模式。同時,武漢僅用3年就吸引大學生留漢人數超100萬,提前兩年完成既定目標,人才流失局面得到有效扭轉。

這些年來,隨著高校數量的不斷增加,青島畢業生人數逐年遞增,但留青率一直不高,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為了持續助力賦能青島十五個攻勢的開展,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經過廣泛調研,建議實施「一起回青島爭當合伙人」——青島雁歸工程。

「青島雁歸工程」旨在以情招商,以愛引資,感召出生在青島、生活在青島、求學在青島的「青島人」成為「城市合伙人」,以青島在外傑出人士為槓桿,撬動資本、技術和企業項目歸青,以「故鄉情、校友情、戰友情」為紐帶,促進青島「雙招雙引」。

為此,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提出「3411」雁歸工程實施方案,包括建設「四庫合一」雁歸工程生態體系,「四大基礎平台」拓寬「智慧+人才+資金+產業項目」歸巢入口,「四大活動支撐」開展全球化系列活動,形成一套長效運營方案,一系列亮點傳播方案等。

「人才+資本+企業項目」之於城市是發展的基礎要素,而通過「人才聚集」撬動,「資本+項目」聯動,最終才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青島雁歸工程」另闢蹊徑,精準聚焦「青島人」這個特殊群體,應該說可行性很強,這個群體一旦「歸巢」,這群「城市合伙人」對青島的粘性更強、忠誠度更高。

3 「春光里」什麼來頭?

春光里是誰?為何如此「懂得」青島,一口氣拿出這樣兩個既「接地氣」,又「接天氣」的項目?

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算得上是投資界的「網紅」。其「產業+資本+媒體+數據」的四輪驅動模式,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資本集團。事實證明,這一模式很管用。

春光里深耕北京、山東、廣東、海南、山西、浙江、陝西、福建、安徽、四川等重要區域,深度連結美國、以色列、德國、日本等全球創業創新資源,打造創業無國度,創新無時差的全球平台,投過280家企業,數十家獨角獸、准獨角獸企業,匯聚了國內數百家知名投資機構和數千家創業企業資源。

春光里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楊守彬本人身上也有著「網紅投資人」「投資花襯衫」「創投界人脈王」等不少個人標籤。

楊守彬身上還有一個特別的標籤,那就是「青島人」,而且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春光里與青島諸多合作的促成,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楊守彬的故鄉情結。

去年12月27日,中國產投生態大會萊西論壇在萊西市成功舉辦,彙集了來自春光里資本、秉鴻資本、中國國新等創投機構的投資代表以及多個產業領域的企業創始人。論壇現場,萊西與春光里資本聯合發布了總規模30億元的青島萊西智能新經濟創投基金,啟動了萊西春光產投生態綜合體。

今年1月18日,萊西市舉辦了「萊西夢·故鄉情」雁歸人才大會,近200位萊西籍優秀人才其中包括新回引的70餘名流動黨員人才齊聚故鄉共話桑梓、共敘鄉情、共謀發展。春光里就是這場大會的策劃和承辦方。

在4月8日舉行的彙報會上,楊守彬坦言心情很激動:「今天彙報的心情一半是信心,一半是擔當。家鄉青島現在面臨重大的歷史機遇,怎麼能抓住這個機遇?我希望我們的團隊能夠參與青島的發展,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可以說,楊守彬本人就是一隻歸來的大雁。有著最為真切的「同理心」,和強大的感召力,喚回更多志同道合的「歸雁」。

在「來了就是青島人」「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來青島發展就是站在中國更高水平開放發展的新風口」等感召下,青島正在迎來越來越多的「城市合伙人」。他們與這個城市同呼吸共命運,攜手前行!

(作者 |沉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SG5X3EBfwtFQPkdWwm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