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我想,這句話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吧!這是2500多年前,孔老夫子說的一句話。所謂「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就是用自己的一顆心去幫助別人、感化別人,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一想。準確的說,就是: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有個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談起大禹治水這件事,他誇口說:「如果讓我來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讓洪水流到鄰近的國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嗎?」孟子很不客氣地對他說: 「你錯了!你把鄰國作為聚水的地方,結果將使洪水倒流回來,造成更大的災害。有仁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這就是成語「以鄰為壑」的由來。
從大禹治水和白圭談治水這兩個故事來看,白圭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別人著想,這種「己所不欲,要施於人」的錯誤思想,是難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雖然費工費力,但這樣做既消除了本國人民的災害,又消除了鄰國人民的災害。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欽佩和效法。
無論做任何事,我們都要設身處地去為他人著想。身為一名盡責的倉管員,應要有做人起碼的道德,不要只為工作的輕鬆與方便,而不按規定與流程來管理自己的倉庫,那會給公司帶來諸多不良的後果。(物控部 謝錦麟)
編後:
孔子所言是指人應當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人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待人處事之時切勿心胸狹窄,而應寬宏大量,寬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討厭的事物,硬推給他人,不僅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確實應該堅持這種原則,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體現。人生在世除了關注自身的存在以外,還得關注他人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