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式抗疫:從一次「非典型性」捐贈說起

2020-02-15   路由社

撰文 | 草薙素子 編輯 | 老司機


從1月20日正式算起,全社會動員的抗疫戰鬥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天。作為一支重要的抗疫力量,車企在其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價值。有些車企第一時間捐贈現金,有些車企發動海外員工及供應鏈夥伴全球採購醫療物資,還有的組建了專門車隊服務抗疫力量。

當幾乎所有車企的目光都聚焦在武漢時,沃爾沃汽車向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捐贈的首批100萬元資金率先到位,顯示出這家企業不同的思維方式:沃爾沃汽車希望通過資助醫療機構,從資助疫苗、藥物研發的角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於一家車企來說,這似乎有些「超綱」。但如果是沃爾沃汽車,這又不難理解——關懷人類生命的健康與安全,一直是沃爾沃汽車的初心所在,也是其90多年來試圖解答的核心命題。

沃爾沃汽車的這次非典型性捐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研究「跨行業理解」的範本。


一次非典型捐贈


1月31日,沃爾沃汽車宣布,將向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以及部分上海市三甲醫院捐贈1000萬人民幣的醫療應急緊急物資和設備用於疫情防控工作。

與此同時,沃爾沃汽車的另一項捐助則顯得有些不同尋常:沃爾沃汽車將通過上海市醫藥衛生髮展基金會成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專項資金,首批100萬捐助將定向支持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下文簡稱「上海公衛中心」)的新型冠狀病毒發病機理、臨床救治研究、疫苗研發以及關聯藥物的研製,幫助醫療機構直接從疫情源頭解決問題。


沃爾沃汽車選擇將100萬元專項資金捐贈給上海公衛中心,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沃爾沃汽車亞太區企業傳播副總裁趙琴給出了選擇上海公衛中心的理由——權威,專業。

路由社了解到,上海公衛中心擁有全球最頂尖的病毒學、細菌學和免疫學研究團隊和完整的臨床救治力量,是世界衛生組織唯一的新發再現傳染病研究、教學和培訓機構。同時,它也是上海唯一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成人感染者的定點醫院。


在沃爾沃汽車捐贈之時,上海公衛中心也已經啟動了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疫苗的研發工作。上海公衛中心的專家稱,「疫苗研發工作對資金的需求量相當大」。沃爾沃汽車的這筆捐贈的快速到位,不啻一場及時雨,為爭分奪秒的抗疫贏取更多砝碼。


跨行業的同理心


當全國人民都在往疫區捐贈口罩、消毒液、防護服時,沃爾沃汽車為疫苗研發貢獻資金的舉措,的確不常見。不過,在了解了人類抗擊傳染病的常識之後,你會發現這又不難理解,從弄清病毒致病原理、研發對應疫苗及藥物,對於成功抗擊一種傳染病有多麼必要。

恰逢沃爾沃汽車捐贈之時,因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金句頻出,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迅速成為網紅。順帶著,他在2018年的一段演講視頻也在網上熱門起來。在18分鐘的演講中,張文宏的話可以用這一句來概括:傳染病的防治是一項專業性、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

在科學落後的蒙昧時代,傳染病是一個恐怖的存在。在中世紀的歐洲,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奪走了數千萬人的生命,占到了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同樣,天花也在不分貴賤的流行中,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其中包括法國皇帝路易十五、中國清朝同治以及順治帝。科學手段的落後導致醫生無法找到病原體,難以對症下藥,只能選擇最原始的隔離方式,儘量遏制疫情擴散。

1796年,在對抗傳染病的長期實踐中,英國人琴納發現了牛痘接種法能夠有效對抗天花,由此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疫苗。直到今天,疫苗仍然是人類對抗傳染病最有效的武器。



醫學步入現代階段後,隨著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知手段不斷進步,一套對抗傳染病的標準模式被建立起來:發現傳染病——分離病原體——研究致病機理——研發疫苗/針對性藥物。這套模式,將曾經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安全的傳染病有效控制,世界範圍內再無造成過百萬級人口死亡的單一傳染病。

不過,這套模式要有效運作並不簡單,一方面,社會要供養一個具有專業素養的傳染病應對部門(在中國表現為疾控中心主導的疾控系統);另一方面,不斷試圖叩開人類社會大門的新病毒,又要求這個部門要長期「保持警惕」;另外,人類社會應對傳染病需要的不僅僅是臨床醫療力量,還需要生物、化學乃至物理等科研力量的跨學科合作,最終,它還要求來自政府與社會的緊密配合——這正是上文提到的,專業、長期、系統。

從這個角度來說,沃爾沃汽車的捐贈顯得格外不同,是因為不僅在疫情前盡到了作為一般性社會力量的本分,而且超出了預期——這家公司換位醫療衛生系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表現出了「跨行業同理心」。


而事實上,沃爾沃汽車一直以來都是跨學科合作領域的先鋒與探索者,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為了在健康領域不斷創新,必須通過跨學科的方式來更好的研究人、了解人,從而更好的守護生命的健康。沃爾沃汽車的跨學科合作涉及了脊柱外科、神經科、人體測量學、人體工程學、生物力學、化學工程等多個領域。上世紀六十年代,沃爾沃汽車曾與瑞典的著名背部問題專家Alf Nachemson教授合作,共同為Amazon車型開發了全球首款人體工程學汽車座椅。

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為了抑制在汽車碰撞中的鞭甩現象造成的乘員頸椎傷害,沃爾沃汽車又率先與醫療界合作,通過與骨科、神經外科醫生等科研力量的合作,為座椅開發了頭頸部保護系統WHIPS。正是這一次次的跨界引領了汽車行業的技術進步,也為駕乘者帶來了更加安全健康的出行體驗。


「往前一小步」的理解


誠然,在這次疫情中,全社會參與支援醫療系統的善舉令人動容,但做到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的「精準捐贈」,其實是一項非常專業的技術活。

對平時和醫療衛生系統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車企來說,這是一次理解社會其他部門內在運作邏輯的考驗。而沃爾沃汽車在其中表現得駕輕就熟。


對於捐贈的考量,沃爾沃汽車方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基於與受捐院方的充分溝通,沃爾沃汽車選擇捐贈用於新冠病毒感染篩查與診斷的醫療物資和中央監護系統、呼吸機、監護儀、除顫儀等疫情防控所需的相關設備。而在短短十餘天的時間內,這些設備已經全部落實到位。

路由社了解到,沃爾沃汽車還出資幫助公衛中心購買了超級計算機。現代醫學對計算資源的要求尤其大,無論是病毒致病機理的研究,還是藥物的篩查,抑或是大規模臨床數據的分析,都需要用到超算的高算力。科學、務實,並堅持在專業領域長期、持續的投入,這就是沃爾沃汽車在安全與健康領域不斷創新領先的核心所在。


僅舉數例就可見一斑。比如,為了保證車主的呼吸健康,沃爾沃汽車早在21世紀初就成立了專門的鼻子小組,專注於車內空氣品質的把控;當數年前國內霧霾肆虐時,沃爾沃汽車又在原有的IAQS車內空氣品質控制系統上,攜手瑞典知名空氣凈化器品牌Blueair,共同研發了AAC雙效增強型空氣凈化系統,高效過濾從車外進入車內的PM2.5;AAC創新性地使用負離子單元,在過濾凈化前給空氣中的顆粒物充電。AAC的靜電力吸附科技,搭配針對中國市場優化的高效空調濾芯,可以阻止高達95% PM2.5顆粒物,達到同級最優表現,為消費者帶來更健康的車內空間。

從以往這些原發性、前瞻性技術創新的歷史不難看出,作為一家車企,沃爾沃汽車已經將調動跨學科力量投入健康領域的研發作為了一項常態工作和貫穿始終的方法論。或許誰也沒有想到,沃爾沃汽車的一項長期工作,有一天會以「非典型捐贈」這樣的形式,在協助社會機體對抗傳染病的過程中,發揮出獨特的作用。

當然,如果反過來思考,沃爾沃汽車與醫療衛生系統能夠快速達成溝通和行動上的同頻,其實又有著底層邏輯上的高度一致。

張文宏醫生在他的演講里說,作為細菌的獵人,許多傳染科醫生從事高危的傳染病防治,並不是因為個人品德的高尚,而是有一種「不幹這個事兒就睡不著的焦慮」。這句主動消解自身光環的話,其實是一種務實的人本主義。如今,沃爾沃汽車身上所有的標籤,無論是安全,還是健康,也都基於北歐「熱愛生命、敬畏自然」中提煉出來的以人為本的理念。

適當放寬視野,疫情當前,沃爾沃汽車對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又不僅僅體現在對醫療機構的精準捐贈上,同樣還體現在對經銷商運營健康、對車主身體健康的關懷上。


今年2月2日,沃爾沃汽車率先在行業內宣布給經銷商減負,決定放寬業績考核,不設定2月份銷售目標,並為經銷商提供超千萬元人民幣的專項用工補貼。在汽車終端銷售基本停擺的時間裡,這些措施無異於對經銷商的雪中送炭。對車主,沃爾沃汽車則提供免費上門取送車、湖北境內免費救援、延長維保等權益,讓服務不停擺。同時,沃爾沃汽車還通過全球渠道採購了價值百萬元人民幣的護目鏡、口罩等防護物資,幫助疫情高發地區的經銷商做好防疫工作。這批物資目前已經在通關中,將在近期陸續送達經銷商處。

這些舉措,也應了一句我們曾在文章里對沃爾沃汽車作出過的評價: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的長期主義。

結語:

疫情當前,對社會各個層面的反思成為當下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我們會發現,所有的思考往往都會回到常識。從沃爾沃汽車的此次與眾不同的抗疫表現中,我們又看到了兩個早被歸為常識的「主義」:

一是長期主義。無論是預防傳染病還是經營企業,把關鍵工作做在事前,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二是人本主義。那些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無論是人還是企業,最終都會獲得其應有的價值實現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