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嚴寒,氣溫極低,下班路上冷風嗖嗖,回到家人已僵。此時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喝上一碗熱乎乎的鮮湯,暖肚暖胃又暖腸,瞬間從頭暖到腳,每個細胞似乎又都活過來了!
今天分享一個超級好吃的三鮮湯,材料很簡單,味道卻極其鮮美,不見一絲肉腥,卻連無肉不歡的兒子也連聲稱讚!
關鍵是做起來也很快,幾分鐘內就能上桌,是冬天最愛的懶人快手菜!
所謂「三鮮」,各地種類不同,其實也不一定是三樣,一般可以有豆腐、豆腐皮、雞蛋、蔬菜、菌菇、粉絲等。
我今天的湯裡面加了雞蛋、娃娃菜和豆腐,還有少許幾顆黑木耳,材料滿滿,都是透鮮之物!成本極低,細細算下來,5元錢就能做一鍋!
我有一天去外面吃飯,一個酒店上了這道湯,大家都覺得非常鮮美!尤其是這個雞蛋卷子,看起來非常精緻,比一般的蛋花湯或蛋絲湯等顏值更高!
回家以後,我自己也琢磨著做了雞蛋卷子,沒想到最後這個湯不僅好看,而且味道極好,不用其它任何調料,加點鹽就極其鮮美!
關鍵是簡單快手,無需廚房技巧,誰做誰成功,一定要試試哦!
材料:豆腐半塊、娃娃菜半個,胡蘿蔔少許,黑木耳少許,雞蛋2個,鹽,料酒,蔥花
做法:
1. 豆腐切片,娃娃菜切長段,胡蘿蔔切片。黑木耳提前泡發(忘記拍了)。
2. 雞蛋2個,加鹽打散成蛋液。
3. 我用的是鐵鍋,鍋先加熱,刷幾滴油,倒入蛋液,晃動鍋子轉一圈,中小火攤成一張薄薄的蛋皮。注意:油千萬不要多,薄薄一層刷遍鍋面就可以了,多了反而不成功。如果是不粘鍋,那也是中小火,操作起來更簡單吧。
4. 趁蛋皮最下面邊緣差不多乾了,中間還沒完全凝固時,從一側捲起,捲成一個長條狀,收口朝下,利用小火或關火後的餘溫固定一下。
5. 取出,冷卻後用利刃切段。
6. 同時,鍋內再加少許油煎豆腐。注意:鐵鍋需熱鍋熱油,然後改中火或中大火,煎豆腐可以完全不粘底,迅速在底部形成一層硬膜,外焦里嫩。用小火反而不好,最後水分都乾了,裡面不夠嫩。
7. 煎至兩面金黃即可關火出鍋。鍋里的油也不用倒了,只要你沒有煎焦糊,很乾凈,可以繼續炒菜。
8. 雪平鍋內放入煎豆腐和胡蘿蔔,加水煮開。雪平鍋很薄,導熱快,中大火就可以,火焰不要炒干底部外延,否則火焰太大太高,把木柄也燒了,哈哈!
9. 加入娃娃菜,水開後轉小火煮一會兒。
10. 最後加入黑木耳和雞蛋卷子(黑木耳在雞蛋下面,貌似看不到了),加鹽調味,關火,撒蔥花即可。
熱氣騰騰的冬日三鮮湯上桌,鮮美無比,慢慢享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