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新鮮出爐的法國愛情片,忍不住二刷了

2020-03-31     搖擺電影

法國拍愛情片永遠都不落俗套。

似乎一經他們的手,一些明明老套的劇情但總能拍得妙趣橫生。

最佳又看了一部只有法國人才能拍出的那種味道的愛情輕喜劇。

自由不羈的情真意切的。夢幻的殘酷的。

可愛的可恥的。浪蕩的浪漫的。

...

這部影片很法國。

它的名字叫做——《美好年代》。

本片也榮獲了2020年凱撒獎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藝術指導等獎項。

目前在熱門榜高居第二,僅次於蓋里奇回歸犯罪喜劇的新片——《紳士們》。

豆瓣評分8.2分,好於89%的喜劇片,好於77%的愛情片。

有人評價說:一次成功的精神自慰,邊笑邊哭,結尾非常不落俗套。每次討厭法國人討厭到不行的時候看到這種只有法國人才能拍出來的片子的時候覺得還能再愛一下。

它有點像是用真人演員代替機器人版的《西部世界》,花錢可以重溫舊時光。

也可以說有點像法國版的《私人訂製》,提供了一種私人訂製沉浸式體驗。

影片中有一家電影公司利用科技模擬人特定時期的記憶,讓顧客去再次體驗昔日的情景。

簡單來說就是為人造夢。

事實上,電影又何嘗不是一台幫我們造夢的時光機呢?

透過它,我們可以體驗一些未嘗經歷過的或將要經歷的事。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場「穿越時光之旅」吧。


60多歲的維克多,像是一個被社會所拋棄的倔老頭。

事實上,他並不是孤單一人,有妻子有兒子。

可本應是安享晚年的時候,可他卻對面臨著生活中無法想像的危機。

他不太懂這個世界,當然他也不太想懂,可生活逼著他去經歷改變。

他擅長的繪畫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派不上用場。

他又不願意向生活妥協,放棄自己心愛的筆。

所以,他已經失業了幾年,自我的價值和尊嚴遭受了一定的打擊。

而和他一起生活了多年的妻子,經過了漫長婚姻中的瑣事不斷和倦意的侵蝕,如今對他已是忍無可忍。

終於,他們惡言相向,大吵了一頓。

被深深厭煩他的妻子「掃地出門」後,維克多打開了兒子送給他的禮物——時間旅行者,私人邀請函。

他來到了一家聲稱能夠讓他重返任何一個想要去的歷史時刻的公司。



維克多沒有選擇去體驗做一個名人,而是選擇了回到過去,他和愛人相遇的40年前......

那是1974年里昂的一家咖啡館,那一天,他邂逅了他這輩子最深愛的一個人。

與此同時,這家造夢公司的負責人——安托萬,他是一個頗有才華的編導。

他的女友瑪戈是一名年輕的演員。

他們在一起了多年,彼此之間欣賞且相愛,可總是因為生活的瑣事和工作上的摩擦,卻無法更愉悅更深入的相處。

這一次,安托萬為了幫維克多圓夢,來請求瑪戈扮演維克多年輕時的愛人。

就這樣昔日的場景再現了,維克多在咖啡館喝紅酒,和一群扮演過去的人們閒聊。

按照劇本,年輕女孩瑪戈出現了,經過一番觀察,挑剔的老人也被這個女孩給吸引了。

她簡直像極了過去的瑪麗安娜,於是,他興致來了,對她誇誇其談。

瑪戈也在安托萬的引導下,對維克多一番誇耀,他們相談甚歡。

雖然知道眼前的一切是虛幻的,他依然在投入中控制不了真實情感的流露並得到慰藉。

似乎,他再一次體驗到了心動的感覺,也做回了那個自我滿意的少年。

維克多不惜再拒絕了去兒子公司上班後,重新答應了他,這樣獲得了一筆錢,用來加戲。

就這樣,維克多白天上班,晚上繼續和瑪戈一起重溫過去的美好。

或許是因為再度獲得了愛情,讓他開始接受新的事物,他整個人都變得更有活力了。

另一邊,站在上帝視角的安托萬,很開心看到老人煥發生機,也被瑪戈的演技和魅力所迷倒。

很難說是演戲就不是真的,因為在每一個角色的扮演中會注入真情,瑪戈很快發現,老人似乎愛上了他,她決定從維克多的愛人的角色中抽離出來。

於是,她和安托萬又設計了一場戲扮演給維克多看,不出意外,他找到了她。

瑪戈也借著戲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說你妻子她現在已經變了,你也是一樣。你也不是原來的那個你了。與其沉醉於你們的初次相遇,不如去發現她現在的美麗悲傷和驚訝。我們不能按照你喜歡的方式來讓一個人重新變成他在某年某月的那個樣子,不能事事如你所願,必須接受失望和指責,必須接受有朝一日我們變得愚鈍或者不管怎樣,否則,我們永遠只能在起點生活。

維克多緩緩地說:我該放手了。

隨後,他站起來準備離開,臨走前依然對她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我想,我真正的愛上你了。

我想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以為,維克多會在再一次失去愛情後,收穫所謂人生的真諦,去以新的眼光和態度重返婚姻,去讓自己再一次愛上那個曾經深愛過的女人。

畢竟這個他最愛的女人不是別人,就是他的妻子瑪麗安娜,是她曾經給了他生活的一切:

她讓他愛上了畫畫,告別了酗酒,感受了一本本書和不同的人的魅力,總之,給了他很多生命的驚奇。

可我們總是善忘的,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我們會丟失一些記憶,會忘了曾經喜歡過的人的模樣,會忘卻了曾經所眷戀過的一個眼神...

似乎,我們變得更容易被當下的沮喪和不如意所打到,也忘了那個把每一個困境都當作挑戰的自己,那個曾經無懼一切的自己.......

之後,我們不再願意去包容,去掙脫那個無力的自己,然後生活更加糟了。

我們總是不喜歡當下的環境,對一切都不滿意,其實,有時候我們最受不了的人是我們自己。

瑪麗安娜以為自己離開了維克多,選擇了和新男友一起生活,對她而言是積極地生活努力地向前奔跑的態度。

她也曾堅定的以為:去做那些我們不被允許的事,就會感到快樂。

可是,更年輕的身體、更積極的男人,只能給她帶來一時的滿足,歡愉過後,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空虛和新一輪的循環。

她像厭倦丈夫一樣,又厭倦了情人,她很難愛上他,更厭惡他的呼嚕聲。

而當再一次看到了維克多為瑪戈畫的畫,她產生了複雜的情緒。

用她的話來說,她很久沒有產生嫉妒的感覺了。

這部新鮮出爐的法國愛情片,忍不住二刷了

最後,讓人感動的是,瑪麗安娜也走進了攝影棚,這一次她扮演著年輕時的自己。

她選擇主動去再一次邂逅維克多,兩個人都再一次感受到了如同曾經般鮮活的記憶。

她像過去一下,走之前落下了締造愛之姻緣的圍巾。

而這一次,維克多會像從前那樣拾起圍巾,走出酒館輕喚她的名字,接著,大雨而下,愛情再次發生嗎?

有那麼一瞬間,維克多的腦海中閃現了瑪戈的面容,他熄滅了煙,接下來他會作何選擇我們不得而知。

其實,《美好年代》探討的還是愛情和時間的關係。

在短暫的一生中,我們難免有時會覺得時間無比的漫長。

就像是開心會覺得時間過得快,痛苦則覺得時間太煎熬,其實很多情緒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

人們總是感慨:相愛太短,相厭太長。

是的,但我們總該慶幸我們愛過,而那些一點一滴的心動瞬間,那些相處時的甜蜜和溫暖,都將是支撐我們一起走下去的理由。

如果說,愛上一個人的那一刻,是我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幕的話。

那麼,重溫和複習著那些美好的回憶,而不忘卻那些讓曾經相愛的感覺,並去創造新的感動和快樂,愛情也會沒有終點吧。

那樣的我們,應該也會更愛那樣的自己並會為愛情和生活更加努力吧。


所以,我也贊同網友說所說的:嫁給愛的人,我不敢保證一定是美好的結局也不能說一定是對的,但一定是無悔的。

或許,我們都無法改變生活的意外,愛人的變心,婚姻的倦態,甚至是自己的放棄.....

但是我們要相信自己的選擇,並去為自己的選擇而去不斷努力。

因為只有自己一直愛自己、接納自己,我們才能在一次次破碎和困境中,有勇氣有希望去更好的愛別人。

事實上,很多時候自我厭棄,是對生活不滿意的根源。



大家常說,我們時常懷念過去,是懷念過去愛著的對方,也是懷念過去愛著對方的自己。

那麼,我們為什麼愛那樣的自己,不就是愛那個依然有些理想主義和篤定一切的自己嘛。

我想我們總該去相信點什麼。

不如,就去相信堅持做自己的意義吧。

不如,就去相信堅持愛一個人的力量吧。

說不定在無數個愛情的輪迴中,我們依然可以一次次愛上同一個人。

而至於到底能不能一路到白頭,真誠的付出過,也就無悔了吧。

那麼,在我們的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依然可以說一句:我愛過,我活過,我無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LGqMHEBiuFnsJQVew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