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一些不法商家卻打起歪主意趁機牟利,一些地方出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價格暴漲,一些商戶囤積居奇等情況,嚴重干擾了市場正常秩序。
關於口罩,不光有人坐地起價,還有人售賣假冒偽劣、三無產品。湖南省益陽市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一舉查獲40萬隻「三無」口罩案。這些口罩外包裝上標有英文字母,沒有任何中文標識,更無廠名廠址,內有塑料包裝,塑料包裝上沒有任何標籤標識,內外包裝均未見產品合格證,屬「三無」產品。
「白菜價」往往代表了商品價格的低廉和親民。近日,河南鄭州市民卻反映,當地一家超市的普通大白菜一顆賣價就高達63.9元人民幣。當地市場監管局查實後,對超市負責人進行了行政約談,擬行政處罰50萬元。
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家樂福徐匯店銷售的精選生菜、小白菜、雞毛菜、菠菜等15個品種的蔬菜,在進貨價格無明顯浮動的情況下,多次調高銷售價格。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擬做出罰款200萬元的行政處罰。
目前,針對疫情嚴重地區的防疫物資和民生物資,市場監管部門已全面開展價格監測。
哪些行為構成價格違法?市場監管部門表示,目前處罰的哄抬價格典型案例,都是生產成本或進貨成本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以牟取暴利為目的,大幅度提高價格。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情節較重的處5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罰款。
在這些典型案例中,主要違法情形包括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的商品,蔬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突破日常利潤率,銷售霉爛變質、過期、不合格食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醒廣大群眾積極監督,發現串通漲價、哄抬價格或者其他價格違法行為的,及時撥打電話12315舉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嚴厲打擊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市場整體價格秩序平穩,尤其保障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蔬菜、糧油、肉禽蛋等生活必需品價格穩定,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據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
作者:新華社記者 趙文君 齊中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JwJA3AB3uTiws8KXoy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