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多少位皇帝,數也數不清,關於皇帝的神奇故事,我可以給大家講一籮筐。
遼太宗耶律德光,就是那個奪取幽雲十六州的男人,乾了很多壞事,終於遭到報應。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打進中原,滅了後晉,然後想自己做中原的皇帝。但他帶的契丹兵到處燒殺搶掠,百姓組織了起義軍,反抗耶律德光。於是他收拾好搶來的財寶和俘虜,決定回老家。
路過欒城時,耶律德光病死了。
當時正是夏天,天氣很熱,路途遙遠。
為了防止屍體腐爛,在場的契丹人效仿羊羓(肉乾)的做法,把他的內臟挖掉,用鹽腌制,運回了遼國。所以,這位干肉皇帝被稱為「帝羓」。
(《舊五代史·契丹傳》:契丹人破其屍,摘去腸胃,以鹽沃之,載而北去,漢人目為帝羓焉。)
一般來說,皇帝都希望一統天下,但有的皇帝卻在心裡分家分得明明白白。
隋文帝時期,長子楊勇是太子,但不討老兩口喜歡。楊廣想取而代之,就和心腹郭衍討論奪嫡之事,郭衍說:「若所謀事果,自可為皇太子。如其不諧,亦須據淮海,復梁、陳之舊。」
也就是說,如果楊廣奪嫡失敗,他還有個Plan B:占據淮海,掌握以前梁國、陳國的地盤,和楊勇南北對峙。
楊廣覺得,成了有天下,不成就分家,甚好!干!
到了李淵這裡,嫡長子李建成是太子,而且很討李淵喜歡。但李世民軍功太多,導致雙方關係很差,其他幾個兒子也都站了隊。
在《資治通鑑》里,李淵對李世民說了這樣一番話:「首建大謀,削平海內,皆汝之功。吾欲立汝為嗣,汝固辭;且建成年長,為嗣日久,吾不忍奪也。觀汝兄弟似不相容,同處京邑,必有紛競,當遣汝還行台,居洛陽,自陝以東皆王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漢梁孝王故事。」
大意是:李建成肯定是要繼位的,但是你李世民可以到洛陽執政,你們兩兄弟各管一塊地盤。
主動提出讓兒子分家,李淵也是棒棒噠!
公元685年,在位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實際掌權的卻是他的母親武則天。
這年秋天,武則天接待了日本派來的遣唐使,還送了兩隻「白熊」和70多張白熊皮給日本天皇。
兩隻「白熊」跟著日本遣唐使的隊伍,從長安一路東行,到揚州上船,漂洋過海抵達日本。
據考證,這兩隻「白熊」實際上是大熊貓。
所以,武則天的這番操作,算得上是最早的「熊貓外交」了。突然心疼那70多張白熊皮……
在明代著名隨筆札記《五雜俎》中,有一個關於明孝宗朱祐樘的重口味故事。
朱祐樘是一個節儉仁慈的好皇帝,但他起初沒有意識到:皇帝用來擦屁股的不是普通廁紙,而是川中進貢的錦帛。這種錦帛由川中野蠶吐絲成繭,然後手工織成紙一樣的大小。
皇帝每次上廁所都用這種錦帛擦屁股,然後直接丟棄。
朱祐樘身邊有個非常節儉的宮人,覺得這麼好的錦帛,當一次性紙巾使用太浪費了。
所以,這個宮人回收了錦帛,洗乾淨之後縫成帘子。
有一天,朱祐樘突然發現自己上廁所用的錦帛居然變成了門帘,而且大家走過去都要經過那個門帘。
他驚呆了,趕緊詢問宮人,宮人一五一十地回答了他。
朱祐樘這才發現,自己過得太鋪張浪費了,於是下令:用紙代替錦帛,以後不許再進貢。
第二年,以生產錦帛維生的村民紛紛流離失所。
朱祐樘只好下令,恢復川中錦帛的進貢。
感覺朱祐樘也很無奈啊!我不是不節約,我只是為了百姓才用高端的錦帛擦屁股……
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你還知道哪些關於古代皇帝的冷知識?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