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全球公司十大要聞:新冠疫情重創航空業,又一艘郵輪捲入疫情

2020-03-09     全球企業動態

上周要聞摘要:供應鏈問題影響蘋果新品發布,亞馬遜艱難遏制哄抬物價行為,中國乘用車零售量2月份大跌,新冠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又一艘「公主」郵輪捲入疫情。英特爾承認晶片工藝落後對手,施樂開啟對惠普的敵意收購。賽默飛世爾將收購QIAGEN,英格索蘭變身兩家新公司。通用電氣前董事長兼CEO韋爾奇去世。


1供應鏈問題影響蘋果新品發布


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中國境內的電子產品供應鏈斷裂,導致電腦和智慧型手機運抵商店的時間延遲。在各種短缺沿著供應鏈傳遞漣漪效應之際,只有蘋果(Apple)和三星(Samsung)這樣能預先付款、並與組件供應商密切合作的企業,才能保障足夠的產能。蘋果供應商富士康表示,今年2月份的營收創下7年來的最大月度降幅,同比下滑18.1%,為2013年3月以來的最大月跌幅。但富士康同時也表示,中國內地的生產將在3月底之前恢復正常。

簡評:分析師判斷,原計劃於今秋髮布的iPhone 5G將推遲一個月發布,而低價版手機iPhone SE2的發布將推遲「幾個月」的時間。


2亞馬遜艱難遏制哄抬物價行為


亞馬遜(Amazon)正艱難遏制哄抬物價的行為,一些賣家利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引發的擔憂大肆漲價。該網站上一些免水洗手液和口罩等商品的售價與正常零售價相比高出了2000%以上。亞馬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哄抬物價行為零容忍。亞馬遜已下架了100萬件與新冠病毒有關的、商品描述存在誤導性的商品。

簡評:這些問題商品均由第三方賣家在亞馬遜平台上發布,第三方賣家約占該網站總銷售額的一半。


3中國乘用車零售量2月大跌


乘聯會發布的報告顯示,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初步判斷是去年同期的20%,同比下滑達到80%,這是20年來車市最大幅度的下滑,體現了市場的嚴重異常。目前,估計2020年1-2月累計同比下降幅度達到41%。數據顯示,豐田汽車2月在華新車銷量為23800輛,較上年同月減少70.2%。本田2月在華新車銷量比上年同月大減85.1%,為11288輛。馬自達也減少了79.0%至2430輛。上汽集團2月單月銷量為4.7萬輛,去年同期為36.29萬輛;比亞迪2月份汽車銷量為5501輛,上年同期為26833輛。

簡評:前兩月銷量大幅下滑是春節提早因素的正常影響和受到疫情衝擊影響的綜合體現。尤其是2月份,受疫情影響,客流量驟降,車企生產節奏被打亂,經銷商也無法正常經營。


4新冠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最新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對全球航空運輸業的財務影響預測,2020年全球客運業務的收入損失將介於630億美元到1130億美元之間。貨運損失的預測數據尚在評估中。國際航協在世界各地共擁有290家成員航空公司,其定期國際航班客運量占全球的82%。疫情暴發之後,已波及市場的預期旅客數量急速下降:中國(-23%),日本(-12%),新加坡(-10%),韓國(-14%),義大利(-24%),法國(-10%),德國(-10%)和伊朗(-16%)。

簡評:在1月份訂單創15年新高後,空客(Airbus)2月份訂單驟降至零,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的擴散嚴重衝擊了航空業。


5又一艘「公主」郵輪捲入疫情


嘉年華(Carnival Corp.)的另一艘郵輪捲入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這一次,疫情發生在一艘母港設在美國西海岸的至尊公主號(Grand Princess)郵輪上。當地衛生官員說,至少有一名乘坐過該郵輪的乘客在近期的一次郵輪旅行後死亡。這艘郵輪正在進行為期兩周的航行,目的地是夏威夷,中途在墨西哥停留,目前已被命令返回舊金山港。該船可容納2,600名乘客和1,150名船員。

簡評:此前,同為一家公司旗下的「鑽石公主」號郵輪成為海上「病毒庫」。


6英特爾承認晶片工藝落後對手


英特爾(Intel)對投資者承認公司已經落後於競爭對手(台積電),要追趕上至少需要2年時間。目前英特爾依然在打磨10nm工藝,但台積電早已量產7nm,向著5nm邁進。英特爾希望在2021年底趕上台積電,不過台積電計劃在2021年3月份試產3nm工藝。

簡評:一家代工廠打敗了英特爾、三星這樣的行列霸主,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台積電的成功值得思考。


7施樂開啟對惠普的敵意收購


施樂公司(Xerox Holdings Corp.)展開收購惠普(HP Inc.)全部發行在外股份的行動,儘管惠普仍在試圖阻止這筆被其視為有缺陷的收購交易。惠普表示,施樂將向其股東提供現金、施樂股票或兩者的組合。惠普拒絕了施樂最新提出的約350億美元收購要約,並要求股東拒絕施樂發出的收購其全部流通股的要約。

簡評:惠普董事會主席奇普·伯格(Chip Bergh)表示,施樂的收購要約將使我們的股東對合併後的公司進行投資,這家公司背負著不負責任的債務負擔,這將危及整個公司。


8賽默飛世爾將收購QIAGEN


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將收購德國QIAGEN,這筆交易估值104億歐元(約合115.9億美元),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完成。收購包括QIAGEN約14億美元的債務。QIAGEN是生命科學和分子診斷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在25個國家/地區的35個地點擁有約5100名員工。該公司2019年的收入為15.3億美元。

簡評:本次交易有望通過具有吸引力的分子診斷功能(包括傳染病測試)來擴展雙方在專業診斷領域的產品組合。


9英格索蘭變身兩家新公司


格南登福(Gardner Denver)2月29日完成與英格索蘭(Ingersoll Rand)工業集團合併,成為「新」英格索蘭(Ingersoll Rand Inc.),並於3月2日開始在紐交所掛牌交易。原英格索蘭的溫控系統業務部門更名為「特靈科技」(Trane Technologies)後實現獨立運營,並於3月2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簡評:新英格索蘭將成為關鍵流量方案創新和工業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者,在世界各地擁有16,000多名員工,主要生產空氣壓縮機、泵、鼓風機、知名的Club Car品牌多功能車,以及流體管理、裝載和物料吊裝系統。特靈科技旗下包含兩大戰略品牌特靈(Trane)和冷王(Thermo King),全球員工36,000名。


10通用電氣前CEO韋爾奇去世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前董事長兼CEO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3月2日去世,享年84歲。韋爾奇出生於1935年11月,在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學習化學工程,1960年在伊利諾伊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韋爾奇1960年加入GE,1972年成為副總裁。1981年,45歲的韋爾奇開始擔任GE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兼CEO。韋爾奇執掌GE長達20年,曾被譽為「美國當代最成功最偉大的企業家」。在他的領導下,GE市值從120億美元增至410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簡評:儘管韋爾奇是位公認的全球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但是在他離任後,GE卻一步步的走入了困境,不僅出現虧損、並連續變賣資產、更換CEO,而且還被剔出了道瓊斯成分股,股票市值跌至1000億美元之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AVkvXAB3uTiws8KqU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