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豪投2000多億造車,顏值是個什麼梗?

2019-07-03     第一車堂

全文共1770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搞房地產,恆大是專業的;踢足球,恆大也無懼任何球隊;但論造車,恆大還能信手拈來嗎?

前段時間恆大再上熱搜,旗下首款新能源汽車國能93車型正式在天津工廠下線,堪稱史上最快造車速度,而這也意味著恆大造車正式邁入「量產模式」。儘管許多人認為,國能93對恆大造車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證明其擁有絕對的造車技術,但就車型本身與早前停產的薩博9-3幾乎一摸一樣的設計,以及不具備任何優勢的配置表現,又該如何打動當下消費者呢?

01

首次入局就遭遇「造車夢」擱淺

儘管許家印的造車夢並非一時興起,早在2017年11月,恆大就與飽受外界質疑的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達成合作協議,計劃出資20億美元成立合資公司Smart King,持股45%,期望依託賈躍亭實現自己的汽車夢。

而當時的法拉第未來在得到資金投放後,也開始加速推進FF91量產計劃,根據各項公開資料顯示,在那段時間法拉第未來在各地組織了多起FF91鑑賞會,以此獲取大批訂單,甚至賈躍亭還親臨法拉第未來的洛杉磯總部,公開表示將在2019年上半年開始FF 91訂單首次交付。

然而,就在FF91量產車即將下線之際,卻發生樂視申請仲裁的事情,雙方就資金以及法拉第未來的實權等問題翻臉,公開對薄公堂,鬧得人盡皆知。儘管最終得以「和平分手」,但許家印的造車夢也就此擱淺,而FF91也成為繼樂視汽車之後的「PPT造車」。

02

造車夢難平,許家印豪投2000多億造車

經歷了首次造車夢擱淺之後,許家印並未就此灰心,反而開始砸重金投入到汽車製造業,除了在去年9月入股廣彙集團,坐擁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網絡之外,在今年1月份還以9.3億美元併購NEVS(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獲取51%的股權,成為NEVS第一大股東。

據悉,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擁有完備的電動車研發技術,包括生產製造、三電動力系統、車聯網技術以及Phoenix研發平台等,並在同年收購了瑞典薩博汽車公司,擁有其核心資產和智慧財產權,足以成為恆大造車的堅實根基。

此外,恆大還通過與科尼賽克組建合資公司、入主日本卡耐、收購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等一系列動作,再度加碼自身造車實力,並且在今年恆大還將豪投千億元在瀋陽及廣州南沙區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等項目,為後續車型研發生產助力。至此,恆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已超2000億元,徹底打通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其發展速度及背景實力都是當下新興勢力甚至部分老牌車企難以企及的。

03

匯聚眾家之長,就換來一輛「換殼車」?

如此高調行事,按理說恆大的研發製造將是匯聚眾家之長,各項尖端科技賦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優質且智能的產品體驗。然而現實總是無情的,旗下首款量產車型國能93完全就是薩博9-3的翻版,毫無設計研發可言;僅在細節上增加了新能源標識並換上了國能NEVS的車標而已,整體造型更像是十年前的車,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其難以在新能源市場奪得一席之地,於消費者而言,頗有些「我褲子都脫了,你就讓我看這個」的意味。

薩博9-3

國能93

當然,一切事物並非只看表面,深入內部你會更加「失望」。國能93內部設計也與薩博9-3保持高度一致,就連空調出風口等細節方面的設計也未做更改,至於說新加入的液晶儀錶盤、觸控式中控大屏、無鑰匙啟動等配置雖能為駕駛艙位帶來些許「新鮮感」,但放在當下對標同級車型還是有些不夠看。

而在動力層面,儘管占據純電驅動的優勢,但帳面數據卻略顯「尷尬」,其所搭載電機的最大功率為130kW,最大扭矩為280N·m,綜合續航里程僅為355km;反觀去年就上市的同級車型——北汽新能源EU5,綜合續航里程都達到了416km,兩者之間的差距不言而喻,而這也代表國能93在技術層面的欠缺。

單從產品本身來說,國能93這款車作為恆大進軍新能源市場的"先鋒",顯然還缺少點分量,各項數據表現都難以迎合當下消費者的喜好,並且基於去年公布的16.98萬的預售價,這款車也難在性價比方面凸顯優勢,隨著今年各項政策的退坡,其正式上市的售價勢必還會提高,屆時再讓消費者掏腰包估計是難上加難。

堂哥點評

如今,像恆大這樣的資本企業進駐汽車領域的事跡並不算稀奇,但造車並非只是「有夢就可以」那麼簡單,看看早前湧入這一行業的網際網路巨頭便可知,蔚來之流因技術不過關,造成多起「自燃事件」,口碑和銷量都在極速下滑,而其餘新興勢力,大部分都被傳統車企紛紛「收入囊中」,為其代工。所以說造車並非「打嘴炮」,沒有真材實料還是不要輕易涉足。至於說恆大造車是否值得期待呢?堂哥認為「未來可期,當下還需努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AKuWWwBUcHTFCnfmp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