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丨黃帝和炎帝的稱號是怎麼來的?

2023-08-08     商務印書館

原標題:《中國神話》丨黃帝和炎帝的稱號是怎麼來的?

專業文史哲

好書推薦

《中國神話(全四冊)》

民間文學專家陶陽先生,

通過田野調研,親自收集整理

共收錄神話300餘篇

按12大主題分類

豐富的口述史、民俗學與

文化史價值

點擊書影,即可購書

陶陽 編

ISBN: 978-7-100-22092-7

開本:32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定價:198.00元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原始先民都創作了大量的口頭文學,其中口傳神話最為豐富多彩與博大精深。

神話是原始先民綜合性意識形態的產物,它包含原始先民認識自然、征服自然、創造文明、傳播生活經驗等因素;又有宗教信仰、哲學、科學、審美、巫術等多種意識因素,不像文明時代的人劃分得那麼細緻。因此,當後世人追蹤宗教史、哲學史、發明創造史、自然科學史、文學藝術史的源頭時,總上溯到神話這塊神聖的寶地。 神話是民族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之魂。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我們的新書 《中國神話(全四冊)》 中的神話故事一篇,希望大家喜歡!

黃帝和炎帝(漢族)

黃帝和炎帝雕像

(圖片來自網絡)

很古老很古老的時候,軒轅和神農合兵追趕蚩尤,蚩尤頭上戴的牛角也被打掉了,眼看會被捉住,便吐出了漫天大霧,使軒轅和神農的人馬迷住了眼睛,分不清東西南北。蚩尤率領殘兵敗將,逃到哪兒去了呢?軒轅氣得嘆氣,神農急得頓腳。後來,軒轅發明了指南針,便和神農商量好,做了一架指南車,一直朝南追。

他們追過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一片片平原,一塊塊草地。不知追了八八六十四天,還是九九八十一天。一路上軒轅想著:在涿鹿與蚩尤戰了那麼久,被蚩尤搶掠的粟米還沒有全部奪回,他擄去的部族也沒有全部放回;神農也惦念著:在黃河與蚩尤戰了那麼久,被蚩尤搶走的陶罐、陶釜沒有全部奪回,他奪去的骨針、石矛也沒有全部丟下。這些都是他們的寶貝啊!更使軒轅傷心的是:他最心愛的一個象牙雕筒在戰爭中失掉了,那個心肝寶貝要雕、要磨、要鑽孔,不知花了老雕匠五五二十五天,還是七七四十九天;更使神農傷心的是:他最心愛的一個裝酒的獸形器皿,也在戰爭中打碎了,那個寶貝,要做坯、要畫尖頂山、要燒,也不知花了老陶工四四一十六天,還是六六三十六天。他們兩人一發狠,決定帶著部落人馬,死死地追蚩尤。男人們持著石矛,舉著骨刀,婦女小孩背著粟米、獸肉,一個個都赤膊光腳朝前趕。

不知又追趕了多少日子,餓了便聽軒轅和神農的安排:女人們在露天裡燒著柴堆,架起陶鼎煮粟;男人們用樹棍叉著鹿腿、熊掌、野豬屁股,燒呀烤呀,先讓軒轅和神農吃好的,再就是強悍的男人們享受,女人和老弱的男人們分得少點。

不知又追趕了多少日子,冷了便聽軒轅和神農的吩咐:男人們忙著割草、打獵,女人們在山洞裡鋪上枯草做床,用骨針縫著獸皮做衣裳。好床好衣先給軒轅和神農,再就是強悍的男人們享受,女人和老弱的男人們睡得差些,穿得也差些。

人們都知道,打仗靠軒轅、神農指揮,他倆是部落推選出來的首領。強悍的男人們呢,要衝呀,殺呀,一旦打贏了,就可以得到蚩尤的糧食、衣裳、武器、住房。如果捉到他們的人,就牽著他們做工,自己也就可以清閒一些了。

蚩尤雕像

(圖片來自網絡)

一天,軒轅和神農率領人馬來到了雲夢澤。雲夢澤是一個大得了不得的湖,湖北的那一部分叫雲澤,湖南的這一部分叫夢澤。他們望著漫無邊際的湖水發起愁來,就在附近山上轉來轉去。忽然發現大片樹林只剩下樹樁,樹幹不見了,樹枝雜七雜八地堆在地上;樹樁旁邊,留下了許多石片碴子、蚌殼片子,這些都是石刀、石斧、蚌刀的碎塊。於是,他們又在周圍察看,發現山腳下有幾條獨木船,還有一副鯉魚骨項鍊。

軒轅對神農說:「我看,蚩尤是坐船逃走了,只有他們才戴這個項鍊呀!」

神農答道:「我們也砍樹做船吧,船做成了,你我各趕一方。」

二人商量好了,馬上派人上山伐木,挖空樹身做船。也不知道費了多少時日,也不曉得砍斷了多少石斧,鑿斷了多少石鑿,壓傷了多少人,好不容易才把獨木船做成。

軒轅和神農各自帶領部落向南出發了。不曉得花了多少時日,翻了多少船隻, 淹死了多少人,好不容易到了夢澤的一個河口——沅水口。大家登上了河岸,果然發現蚩尤部落的尖頂木架茅棚,搭在向陽背風的山腳下、湖水邊。

一場混戰發生了,蚩尤經不住兩支部落包圍痛打,自己頭上換的兩隻新牛角也抵掉了。許多人馬受了傷,被沖成兩股,一股撲水逃進沅水南岸蘆葦盪;另一股上山逃入北岸叢林。軒轅帶人追到北岸,神農帶人追到南岸,直到把蚩尤和他的殘餘人馬全部俘獲。

為了慶祝勝利,軒轅對神農說:「我們吃一餐好飯吧。」神農回答:「行呀!燒制一些大鼎,煮上蚩尤的稻穀。」軒轅就帶男人們做坯子、挖窯洞,要女人們去南岸割稻;神農就帶男人們砍柴、燒窯,女人們去南岸舂米。

不幾天,十幾口特別大的鼎坯做成了、上窯了,軒轅和他部落的男人們,滿頭滿臉滿身都有黃泥,一個個變黃了。神農指著軒轅笑著說: 「你這軒轅,乾脆叫黃帝好了。」

鼎坯上窯生火了,神農和他部落的男人們,滿頭滿臉滿身都被煙燻火烤,一個個變紅了。軒轅指著神農也笑了:「你莫笑我, 你呀,乾脆叫炎帝吧!

不久,大鼎鍋燒成了,黃帝和炎帝兩人相擁笑了。兩個部落的男人們都歡喜得又唱又跳,狂呼著:「黃帝,炎帝!炎帝,黃帝!」南岸割稻、舂米的婦女們聽到歡呼聲,跑到山頭上,伸著脖子張望,見窯場上火熄了,一口口大鼎鍋擺在平地大灶上,也唱呀跳呀,高呼著:「黃帝,炎帝!炎帝,黃帝!」

這就是軒轅稱黃帝,神農稱炎帝的由來。

兩個部落吃了勝利飯,要回北方去,大鼎鍋不好帶,就留在原地了。後人把這燒鼎鍋的地方叫作鼎港;把對岸山頭叫看灶山。直到現在,洞庭湖區的人民還喜歡用鐵鼎鍋煮飯呢。兩個部落吃了勝利飯,要回北方去,大鼎鍋不好帶,就留在原地了。後人把這燒鼎鍋的地方叫作鼎港;把對岸山頭叫看灶山。直到現在,洞庭湖區的人民還喜歡用鐵鼎鍋煮飯呢。

劉子英整理。流傳於湖南省洞庭湖一帶。

選自衛民編《歷代帝王故事》。

延伸閱讀

《中國神話》丨 為什麼不能吃貓肉?

「既有情,又有信仰」——《中國神話與民族精神》編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99122f192ea587055e62c92a4d552d5.html








閱讀非洲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