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分的超級大片,沒人能拒絕它!

2022-06-05     電影鋪子

原標題:9.5分的超級大片,沒人能拒絕它!

年初,鋪子為大家推薦過一部口碑紀錄片《綠色星球》,

以第一視角展示了植物王國中的陰謀陽謀、愛恨情仇。

如今,BBC的金牌IP「星球」系列再度上新,

當今的地球已經無法滿足它了。

這一次,鏡頭穿越回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帶我們沉浸式感受那個被恐龍巨獸們主宰的遠古世界——

《史前星球》

坐鎮解說的依舊是96歲高齡、寶刀未老的「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爵士,

幕後則雲集了更多大咖:

導演亞當·瓦德茲,上部作品《奇幻森林》拿下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製片人喬恩·費儒,《婦聯》1-4部的製片人。

配樂由業內大神漢斯·季默製作,要知道,他的履歷上可都是《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種級別的大作,最近剛剛憑藉《沙丘》的原創配樂拿下小金人。

此外,片方還請來了英國著名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達倫·奈什擔任顧問。

如此驚人的排面,共同服務於這套作品的主角——恐龍

作為一部古生物紀錄片,《史前星球》採用的是真實場景與CG特效相結合的製作模式。

攝製團隊前往世界各地搜羅拍攝與遠古時代相似的景觀,

再由一票恐龍專家提供理論支持,基於已知事實,發揮合理想像,在後期模擬出恐龍們的生存與活動。

整個製作過程歷時三年有餘,不僅勞心勞力,而且相當燒錢。

而從最後成品的效果來看,無論是畫面還是聲音,幾乎都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堪稱一部恐龍版的《動物世界》。

毫無疑問,恐龍是這個星球上曾經存在過的最了不起也最著名的動物之一。

而兇猛無比的霸王龍,更是恐龍中的「頂流」。

所以紀錄片第一幕,就以一隻浮出水面的霸王龍開場。

這是巨大內海的南部海岸,這片內海分割了北美大陸。

海浪翻卷著,吞沒了岸邊彰顯身份的碩大腳印。

不論是經典電影《侏羅紀公園》,還是在各類動畫片中,對人類和一眾史前生物來說,霸王龍總被看作站在食物鏈頂端、叢林大boss般的存在。

《史前星球》則在一上來,就為我們顛覆了這一「刻板印象」。

腳印的主人,是一隻霸王龍奶爸。

為了覓食,這隻成年雄性霸王龍帶著幼崽們,前往海岸邊緣的一座離岸島嶼。

中空的骨骼充滿空氣,加上強有力的後肢,使它在水中還算遊刃有餘。

兩隻與龐大身軀形成鮮明對比的小短手,耷拉在胸前,強烈的反差為這隻猛獸增添了幾分萌點。

然而,這趟不遠的旅途,卻危機四伏。

靜謐幽深的海域中,一隻滄龍的輪廓若隱若現。

它是星球上最大的掠食者。

成年霸王龍察覺到危機,於是加快撥水的速度,幼崽們緊貼著爸爸,以尋求庇護。

一隻落單的小霸王龍發出吱呀的求救聲,拚命掙扎著向前撲騰。

身後的掠食者始終未露面,

但緊張的配樂、涌動的暗流和急促的呼叫,已經讓觀眾感受到了小霸王龍所面臨的生死攸關的危險。

隨著水面陡然一升,落單的幼崽被滄龍拖入水底。

獵殺結束。

在霸王龍一窩大約十五隻幼崽中,至少會有三分之二會在第一年不幸遇難。

現在這隻霸王龍奶爸只剩下四隻幼崽了。

霸王龍一家是被島上這隻腐爛的巨大海龜吸引過來的。

若能將這兩噸重的傢伙翻個個兒,全家就能美美飽餐一頓。

成年霸王龍擁有自然界中最有力的下顎,並有著超過5噸重量的咬合力,這對它來說自然不在話下。

它將海龜翻轉,鮮美的肉質近在咫尺,幼崽們興奮地圍上來。

但顯然,霸王龍爸爸並沒打算和孩子們分享——是時候讓它們學習捕食、自給自足了……

「我是個小龍我吃個小龜吧。」

任何有好奇心的獵手都會收穫滿滿。

好吧,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弱肉強食,勝者為王,始終是自然界的鐵律。

恐龍們從一出生就要做足準備,迎接一場場嚴酷的試煉。

在北非的海灘上,聚集著七種不同的翼龍,彼此互為宿敵。

它們有著匕首般的長喙,翅膀收起時像偽裝成手杖的利劍,支撐在地面。

其中一種翠鳥翼龍,為了躲避掠食者的注意,會將幼崽產在遠處孤立的懸崖之上。

用海藻將恐龍蛋覆蓋,以防風乾。

兩個月後,第一波翼龍幼崽接二連三地破殼而出。

好吧,比起龍,它們更像翠鳥……

它們出生後的第一本能,是艱難地攀爬懸崖峭壁,在頂端聚集。

從晦暗的海藻中鑽出,見到閃爍的陽光,這才只是第一步。

它們的目的地,是海對岸的霧林。

只有那裡才有充足的食物,讓它們長大成龍。

伸展,收縮。

跌倒,爬起。

腳下浩瀚的深海不允許它們失誤。

小翼龍們交頸並頭,試探著往懸崖邊湊。

一隻幼崽輕輕一躍,借著上升的氣流,騰空而起,振翅高飛。

其他小傢伙們在它的帶動下,也一擁而上。

這一刻,漢斯·季默的配樂由輕快調皮轉為大氣恢弘,

配合史詩級的影片畫面,帶來的是生命最原始的勵志與感動。

遮天蔽日,跨越山海。

從與朝陽相伴到與落霞比肩,去往對岸島嶼深處。

在這個過程中,它們還會遭遇更強的勁敵。

三兩隻巴巴離翼龍盤旋在海面上空,靜待著獵物靠近。

巨大的頭冠昭示著他們在這片領空的絕對優勢。

幼崽們想要自保,必須迅速採取行動,收起翅膀下墜。

配合大起大落的音樂,像極速跳動的音符在空中起伏。

但高度的下降會使它們更難抵達森林。

一些幼崽最終成為巴巴離翼龍的盤中餐。

一些迫降在岸邊,跌入更龐大的族群中,自投羅網。

而另一些,得以向著正確的方向奮力飛行。

憑藉體積的優勢,躲入密林的間隙之中。

它們是第一波孵化幼崽中的倖存者,成功避開了那些足以讓他們丟掉性命的一步之差。

在接下來的五年中,這裡將是它們的家。

當它們足夠大以後,便可以加入成年翼龍的行列。

相比之下,另外一些恐龍的生活,則顯得容易許多。

靠的是一些投機取巧與不勞而獲。

這種外形奇怪、像鴕鳥一樣的似鳥龍,選擇在安全的島嶼上築巢。

當雌性到來,它們會選擇做出最舒適窩巢的雄性進行交配。

第一步,刨出一個淺坑。

第二步,從其他同類那裡,順走築巢材料……

在這樣一個群落里,偷竊是如此常見。

以至於某些築巢材料曾經是島上幾乎每個巢穴的一部分。

此時配樂又變得滑稽起來,令人忍俊不禁。

被抓包了就打上一架。

落敗後悻悻而歸的背影,告誡著我們,偷盜竊有風險,做龍(鳥)需本分。

在偏遠得高原巔峰,體型大的雄性巴巴里翼龍,會選擇一個區域進行求偶表演。

而另一些雄性,並未長出巨大的頭冠,似乎沒什麼優勢可言。

但為了尋求交配的機會,這群詭計多端的嬌小雄龍自有辦法。

它們假扮雌性,混進一群忙著雄競的大體積翼龍中,發出等待真愛的信號。

這是一個危險的遊戲。

幸運的是,這位女裝大佬很快引起了對方的性趣。

大塊頭翼龍開始了它的表演。

而這時的「她」,卻作出一副不情願的樣子,拒絕了對方的求愛。

大塊頭只好悻悻離去。

待「男朋友」走遠,小個子立馬扔掉馬甲,跳到雌性面前,一頓搔首弄姿,竟然成功將對方拿下。

當然,荒蠻的白堊紀時期不會只有這些虛頭巴腦的小動作,更多的是血肉橫飛的大廝殺。

沙漠之中,一群無畏巨龍浩浩蕩蕩地穿行著。

平均高約26米,重達40噸。

巨大的脖子由一副超輕的充滿空氣的骨架支撐,中空的頸骨連結著一系列伸縮囊。

一呼一吸間,氣囊由上至下依次膨脹。

年輕氣盛的後生,向長年的群落霸主發起挑戰。

纏繞、撞擊、撕咬。

像匕首般鋒利的拇指,刺向對方。

熱浪蒸騰,沙石翻飛。

老無畏巨龍倒下。

一代霸主落幕。

年輕的勝利者耀武揚威地鼓脹著頸部的氣囊,宣示著自己的高傲與權威。

除了恐龍,《史前星球》也描繪出了出一副包羅萬象的史前地球脈動

當清涼的山風,與升騰的熱空氣相遇,凝結成一場暴戾的驟雨。

雨水沖刷之後,萬物瘋狂生長,天地煥然一新。

在下一場塵沙來臨之前,這片綠洲將是許多動物的棲身之所。

沙漠的地形在狂風與流沙的雕琢之下,不停移動,難辨方向。

而掛在夜空中的天體,勾連出一副夜光地圖,

指引著成群結隊的獨孤龍穿越這片無邊無際、千變萬化的沙丘。

而在北美海灣,夜幕降臨之時,水底會上演一場絢麗的奇觀——菊石的交配。

這種章魚和魷魚的遠古親戚,聚集在沿海深處。

複雜的神經系統讓它們發出炫目的藍色螢光。

它們相互觸碰,形成一片璀璨的海底星空。

只有發出同頻的光,才能成功交媾。

一場絢麗的燈光表演後,這些亮光逐漸微弱,直至次日清晨徹底熄滅……

完成繁育之後,菊石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數億年間,宇宙風雲變幻。

但哪怕是其中再微不足道的一角,都在為生存而奮力一搏。

渺小的個體連成一片,留下獨一無二的奇觀。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史前星球》應該算作一部「偽紀錄片」,

如前文所說,片中的影像,是對恐龍等古生物的外貌、行為的研究結論的匯總,結合建模技術,再嵌套現代生物習性,製造出了一種如實拍般的臨場感。

也正是這種技術,使我們得以看到在人類尚未存在時,就已在地球上稱霸的動植物們的生活。

栩栩如生,纖毫畢現。

看到它們細緻入微的生活片段:

跳一支可愛的舞,搭一座美麗的房子,吞下光滑的鵝卵石以助消化;

看到想像被照進真實:

迅猛龍瀑布旁一躍而下的捕獵,宛如邪典電影怪獸般的惡魔角蛙,摧山坼地的遠古巨獸之戰……

雖然根據化石研究所推斷出的歷史未必準確,但也呼應了每個人的兒時,曾對恐龍產生的遐想

想到我們如今的世界曾被那樣強大神秘的生物所主宰,不由生出了一些抵抗庸常的期盼。

套用網友的話,「誰能拒絕栩栩如生的大恐龍呢」?

這樣一部以假亂真、喚回初心的視聽盛宴,實在不失為歡度六一的好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97566da8f60b8f83b8da151cf90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