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泰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關於做好第3號颱風「格美」防範應對工作的通知。
預計今年第 3 號颱風「格美」將於7月24日夜間在台灣花蓮到基隆一帶沿海登陸(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15~16 級);之後穿過台灣島,於25日下午到夜間在福建福鼎到晉江一帶沿海登陸(颱風級或強颱風級,13~14 級)。根據目前資料分析, 「格美」登陸後將深入內陸北上,強度逐漸減弱,經湖北東部於 27 日進入河南北上,並減弱為熱帶低壓,低壓中心28日沿山東與河北交界處繼續北上。27日至29日,將給我市帶來明顯降雨過程。
國家防總、水利部、淮河防總、海河防總召開專題會商會議,下發通知對颱風防禦工作進行專門部署。24日下午,省水利廳召開全省水利系統颱風「格美」防範工作專題會議。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市委政府部署要求,全力做好3號颱風「格美」防範應對工作。現就有關情況通知如下。
一要壓緊防汛防颱責任落實。3 號颱風「格美」具有強度大、水氣量足、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等特點,將會給我市帶來 風雨影響。7月以來降雨異常偏多,全市平均降雨388.9毫米,較常年偏多197.8%,較去年偏多153%。前期連續降雨,工程蓄水 偏多,疊加颱風影響,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城鄉內澇災害風險高。各級各部門要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堅決克服麻痹僥倖心理和疲勞厭戰心態,充分估計颱風可能造成的影響,切實抓好各項防禦措施落實。要壓緊壓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防颱責任制和縣鄉村三級包保責任,縣(市、 區)政府、功能區管委主要負責同志要親力親為、靠前協調,進行再部署、再檢查、再落實,各部門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要強化監測預警響應機制。要密切關注颱風最新路徑,加密風情、雨情、水情測報頻次,組織氣象、水利、水文、城 管、住建、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應急等部門動態會商研判。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簡訊微信、網絡平台等多種途徑,及時廣泛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公眾科學防範避險,確保野外施工人員、暑期放假學生、漁民、災害危險區居民等群體預警信息全覆蓋。要嚴格落實「叫應」機制,突出抓好局地強降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災害的夜間叫應叫醒,確保及時轉移避險。要視情啟動應急響應,強化預警響應聯動機制,各行業果斷實施「關、停、撤、轉」等應急措施。
三要強化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大中型水庫要堅決杜絕惜水思想,根據納雨能力分析,科學聯調預泄,留足防洪庫容。當超汛限水位時,要在確保下游安全前提下,盡最快速度降到汛限水位以下。小型水庫要嚴格落實「三個重點環節」,「三個責任人」要全部上崗到位,全面預置彩條布、挖掘機、強排機械設 備等,堅決防止漫壩,目前正在溢流的要儘快採取措施,迅速降低水位。中小河流要做到攔河閘全部開啟、橡膠壩全部塌壩,並在堤防道路缺口、卡口阻水部位、歷史出險點等重點部位預置人員機械物料,強化強降雨期間巡堤查險。要做好應急電源、移動電源車配備,確保緊急情況隨時啟動。
四要嚴格落實安全風險管控。要持續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繼續加大排查、巡查、複查力度,聚焦漁船、工棚、鐵皮屋、在建工程、塔吊、龍門吊、戶外廣告牌、路燈路牌、玻璃幕牆、通訊設施等防風隱患,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中小河流、城市易澇點、敬老院、漫水橋等防汛隱患,化工園區、高溫熔融金屬企業、在建工程等高危部位、各類礦山等安全生產隱患,發現隱患立即整改,堅決徹底消除風險隱患。要嚴格落實山洪地質災害防禦責任制,充分發揮監測預警系統作用,細化臨災預警「叫應」措施,有序組織景區民宿、野外營地、網紅打卡地等山間區域人員轉移,做到應轉盡轉、應轉必轉、應轉早轉、應轉快轉。要緊盯聚焦城市易澇點,尤其是前期曾發生鄉村和農田內澇的低洼地區,提前做好排水管網、暗渠、雨水口和排水泵站運行管護工作,強化應急電力保障,及時檢排內澇積水,確保群眾生活生產秩序。
五要強化防汛防颱工作合力。各級防指要切實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抓好防指成員單位、部門間的協同配合、信息共享,凝聚強大合力。要統籌整合防汛物資設備、技術人員隊伍,落實各級防汛搶險和應急救援隊伍緊急備勤,強化防汛專家備班值守,提前備足防汛搶險物資,做好迅即馳援準備。要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強化帶班值守,防汛防颱風緊要期原則上不外出,關鍵時刻坐鎮指揮、果斷決策。強化信息規範高效報送,遇突發險情、災情,必須第一時間上報,堅決防止漏報、遲報、瞞報、誤報,確保各級防指實時了解一線情況,掌握決策指揮主動權。
泰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2024 年 7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