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這2個時段千萬要開窗,切記

2020-02-28     曙光花藝


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肺炎」蓋過了其他所有的新聞熱點,讓幾乎所有人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都在聊它。


為了避免新型肺炎的感染,大部分人選擇了宅在家裡,不過有人提出疑問,既然新型肺炎可以通過飛沫傳播,也就相當於是空氣傳播,那麼是不是家裡的門窗不能打開,需要一直緊閉著?


其實,並不是的,定期開窗通風是預防肺炎感染的有效途徑之一。



開窗通風,病毒會飄進家裡嗎?

坦白說,有這個可能,除非有感染者在你家窗戶旁邊打了個噴嚏或者咳嗽了幾聲,病毒有可能進到家裡。除此情況下,機率非常非常的低,原因如下:


1. 飛沫傳播僅限於病人身邊有限的範圍內。


2. 病毒的傳播需要載體。常見的載體,就是飛沫了。但是飛沫並不能為病毒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病毒依賴的,是人體細胞,所以,病毒脫離人體超過一定時間,自己就失去活性,不再具有致病性。


3. 病毒使人致病是要達到一定的濃度的。室外空氣中病毒的濃度較低,不易引起感染;開窗通風可以降低室內空氣中病毒濃度,降低致病的風險。



為什麼要提倡開窗通風?


開窗通風能夠改善室內環境


空氣流通是預防呼吸道疾病重要措施之一,這一點是公認的。如果緊閉門窗,人們在室內生活的同時,會釋放廢氣和二氧化碳,降低室內的空氣品質,長久下來,其實對於家人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通過開窗通風,室內和室外形成空氣流通,就能夠改善室內環境。所以,即便是在家隔離,也要注意定期開窗通風。



另外,有新風系統的家庭,本身就相當於開窗通風了


有的家庭在當初裝修的時候,就安裝了新風系統,新風系統可以將外界的空氣,通過過濾,送到室內,這樣就可以改善室內的空氣品質。



如何進行開窗通風?


次數:每天開3次窗

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開窗通風3次。開窗時,老人及小孩要添衣,且避免在窗戶旁邊逗留,以免著涼。家中有病人的需謹慎開窗,建議以紫外線消毒燈凈化空氣。


時間:早上8點、下午13點

早上8:00-11:00和下午13:00-16:00,這兩個時段的大氣擴散條件比較好,污染物濃度較低,是最佳通風換氣時間段。家住馬路邊的要注意避開早晚高峰開窗。




時長:20分鐘

以80㎡的房子為例,在無風或微風的情況下開窗,11分鐘能把室內空氣換一遍,20分鐘能使室內微生物減少60%,所以建議開窗通風以20-30分鐘為宜。如果只是開條小縫,開窗時長以30-60分鐘為宜。


對流:開兩扇相對的門窗

對流通風的效率是最高的,同時打開兩扇對著的門窗,離得越遠越好,能使換氣的速度提高一倍。但冬天對流通風也會使室溫驟降,可視情況使用。


溫濕度:室溫16℃、濕度60%

要注意室溫的變化,不要讓室溫低於16℃,否則容易感冒。而冬天易使皮膚、呼吸道乾燥不適,所以室內最好開著加濕器,將濕度保持在40-60%之間。




五個時間點一定要開窗通風


1. 起 床 後

起床後,房間裡全是夜裡呼出的廢氣及漂浮的塵蟎及皮屑,一定要開窗通風。


2. 做 飯 時

做飯產生油煙容易刺激呼吸系統,建議在打開抽油煙機的同時要開窗,並在做完飯後繼續通風10分鐘以上。


3. 洗 完 澡

浴室濕度過大容易產生黴菌,所以洗完澡要開窗通風。



4. 睡 覺 前

夜間工廠停工、路上車少,空氣品質會高一些。睡前開窗10分鐘,能改善室內空氣,增加氧氣含量,有利於睡眠。


5. 打 掃 時

清潔家居時會產生大量揚塵,最好戴上口罩並開窗通風。



總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蝸居家中預防新型肺炎,定時開窗是明智的選擇。當然,戶外空氣品質較差時,通風換氣頻次和時間應適當減少。

新型肺炎是大自然給人類的又一次挑戰和教訓,它再一次證明,我們要對自然有敬畏之心,每個人都應崇尚簡約的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7deinABjYh_GJGVaY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