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向未來|創新「蓉」活力 加快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

2022-04-29     成都科技

原標題:創新向未來|創新「蓉」活力 加快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

激發創新活力,增強發展動力

離不開城市良好創新生態的營造

五年征程,成都行穩致遠——

高企數量超過7800家

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14家

「科創通」獲國務院第八次督查通報表揚

……

見微知著

成都,不斷厚植城市創新「土壤」

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科技支撐!

本期,我們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迅猛增長講起,看日益優化的城市創新環境,助推創新主體加速「騰飛」。

鮮紅的火炬下,印製著一行燙金大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這是成都市易沖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沖半導體」)收到的這份「沉甸甸」的證書。

掌握著大量無線充電領域核心專利的易沖半導體成立於2016年,這次是易沖半導體第二次申報高企。過去三年中,公司也因此享受了不少便利和稅收優惠。

這是成都近年來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的一個縮影。對一個地區來說,高新技術企業是支撐區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排頭兵。

2016年,成都的高新技術企業只有2098家,2019年以後開始「加速」,2020年和2021年保持每年凈增超1500家的速度,到2021年底,成都高企數量達到7821家。

5年,成都高企數量增速迅猛,2021年比2016年增長了2.73倍!

分析歷年增長數據,從全省來看,成都一騎絕塵。這背後,離不開成都良好的創新氛圍和土壤。

近年來,加快創新主體培育,實施「政策支持+投資孵化+科技服務」定向扶持組合拳,推動更多企業科創板掛牌上市,借力資本力量催生創新型領軍企業。2021年,成都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7016家。

一系列「組合拳」正在帶來明顯的成效。剛剛過去的2021年,對成都而言,是資本市場上的豐收之年。數據顯示,成都上市企業數量及募資額均增長一倍多,雙雙躍居全國第7。從上市企業的類型來看,科技是主打名片。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這100多家A股上市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更是占據了半壁江山。

在成都,正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新主體加速「嶄露頭角」,迸發出澎湃不竭的發展動能,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引擎」和「硬支撐」。

激發創新主體活力

城市創新環境生態更優越

創新主體加速湧現絕非偶然。更多人已經將目光聚焦到其背後的這片創新熱土上。這,其實是一個城市與企業「雙贏」的故事。

5年來,成都不斷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厚植城市創新「土壤」——

打造具有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成都打造「科創通」創新創業服務平台,被創業者親切的稱為科技版「天貓商城」。

目前,「科創通」平台匯聚了科技型企業和團隊近3萬家,一批科技型企業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蛻變。去年11月,「科創通」服務企業創新創業經驗做法獲國務院第八次督查通報表揚。

創新科技金融方式,成都設立「科創投」「科創貸」「科創貼」等科技金融創新產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引導銀行資本、創投資本、保險資金等多元化資本共同支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截至目前,「科創貸」已累計為2515家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共計逾174.08億元。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上市的成都企業,全都得到過科創系列產品的支持。

營造良好的創新孵化環境,成都已累計建成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5個、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及眾創空間268家,面積762萬平方米。

持續打造「雙創」升級版,近年來,成都持續開展「創業天府·菁蓉匯」「校企雙進」等各類雙創賽會活動,僅去年一年,就舉辦了線上+線下各類創新活動超400場,推動國際國內優質創新資源與成都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科普能力建設是創新發展的重要一翼,夯實科學普及的「塔基」,成都不斷加快科普能力建設。

截至去年底,成都共有市級科普基地173家,展教總面積超過900萬平方米。每年開展系列科普活動6000餘場,受眾超800萬人次。創新舉辦了「蓉城科學之夜」「成渝地區科普創新發展論壇」等有品牌影響力的活動,同時,科普隊伍逐漸擴大,成都已註冊各類科技志願者5.2萬餘人。

5年征程,行穩致遠,城市創新活力持續釋放——市場主體總量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二;電子信息產業突破萬億、千億級產業集群增至8個;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14家……

一組組數據,成為成都不斷優化升級城市創新環境的生動註腳。

加快提升科技賦能發展能力

助力科技企業加速騰飛

集聚創新要素,優化創新生態,新征程上,成都如何跳起更摸「高」?

在今年的全市科技工作會議上,成都提出進一步提升科技賦能發展能力,釋放出進一步激發城市創新活力的發展信號。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為城市整體發展提供持續動能,成都將——

持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搭建成果轉化服務平台,提質升級「科創通」等創新資源共享平台,聚焦重點產業打造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試研發平台、行業類中試研發平台;深化校院地戰略合作,推動與中科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深化與清華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開展「校企雙進」等成果對接活動;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深化推廣「人才貸」「成果貸」「研發貸」等科技金融新產品。

進一步提升協同創新能力。強化成渝科技創新合作,落實成渝共建科技創新中心合作協議,協同共建西部科學城,啟動成渝科技創新合作專項計劃;打造成德眉資創新聯合體,出台成都都市圈科創平台共享實施辦法,推動科研儀器設備、檢驗檢測平台等共享,修訂《成都市科技創新券實施管理辦法》,推動「科技創新券」在成德眉資互認互通;擴大國際科技合作,配合科技部制定出台「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方案,與重慶共同辦好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

202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實施20年,成都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 進一步完善科普工作管理體系,積極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同時持續開展系列科普活動,打造蓉城科普品牌,辦好科技活動周及系列配套活動,進一步塑造「蓉城科學之夜」活動品牌,持續擴大成都科普在全國的影響力。

厚植雙創沃土,成都正為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新的時代方位,標註新的歷史坐標

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的召開

為成都未來發展勾勒了嶄新的藍圖

在新的百年歷史坐標體系中

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

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成都,已向著新的趕考之路再出發

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方向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書寫更加精彩的創新答卷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體中心

你「在看」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7ba0605c2a3fbcda76e5dc9e96211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