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門神,關羽、張飛為何沒有秦瓊、尉遲恭受百姓歡迎?

2024-01-14     三目史官

原標題:同樣是門神,關羽、張飛為何沒有秦瓊、尉遲恭受百姓歡迎?

說起門神,我們都知道,最早的門神是神荼、鬱壘兩位神仙,後來增加了關羽、張飛兩兄弟,再後來又增加了秦瓊、尉遲恭兩位將軍,以及專職打鬼的鐘馗,還有岳飛、牛皋,焦贊、孟良……不過最終流傳下來、影響力最大的門神卻是秦瓊和尉遲恭,這是為何?

周武王建立西周后,「祀門」的活動就開始了,「祀門」的對象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門神。最初的門神,是「神荼」和「鬱壘」兩位神仙,據神怪典籍《山海經》記載,這兩位神仙形象威嚴,本領不凡,專門守在滄海深處度朔山上的「鬼門」捉鬼,不讓那些妖魔鬼怪進入人間。人間因此安寧祥和。

然而,傳說畢竟是傳說,不太真切。東漢以後,人們希望有更接地氣的門神來取代「神荼」和「鬱壘」,於是戰神關羽和張飛成了門神,出現在普通百姓的大門上。關羽和張飛,乃劉皇叔之弟,蜀漢重臣,為打下蜀漢江山立下不朽功績,忠勇可嘉,深受人們喜愛。所以兩人一經亮相,就得到認可。

宋代時,岳飛、牛皋也曾經成為門神,但影響力大不如前……

總的來說,中國古代門神很多,不過最終流傳下來並成為經典的還是唐初的秦瓊和尉遲恭。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關羽和張飛這對門神頗得人們喜愛,後來之所以兩人讓位於秦瓊和尉遲恭,原因在於關羽。關羽的地位提升得太快、太高了,以至於讓他做門神已經不太合適了。

關羽活著的時候只是個侯爺,漢獻帝劉協曾封關羽為漢壽亭侯,但是死之後就不同了,地位可謂一路攀升。公元260年,劉備的兒子劉禪曾追封關羽為壯繆侯,這個爵位倒沒什麼。但到北宋末年,宋徽宗趙佶將關羽提了一級,由侯到公,成「忠惠公」了。此時的關羽稱關公。南宋時,宋高宗趙構又升關羽一級,由公到王,為「武安王」。趙構是希望通過獎勵關羽,讓手下大臣們都向他學習,做到忠勇雙全。明朝時,關羽成了大帝,萬曆皇帝封他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後又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關羽由此成神。另外,關羽還被佛教奉為伽藍菩薩,成了菩薩的關羽金光閃閃,須仰視才見了。

至於張飛,雖然他的形象並沒有像關羽這樣被神化,但他是受關羽的影響而退出門神行列的。畢竟他與關羽一起出現的,當然一起退出。再者,門神都是一對,關羽走了,他落單了,也只好退出。

可見,關羽和張飛這對門神,實力不比秦瓊和尉遲恭差。但是因為關羽的地位拔得太高,離老百姓太遠,已經不那麼接地氣了,便退出了門神行列,讓秦瓊和尉遲恭成為了門神一哥。

秦瓊和尉遲恭之所以成為門神一哥,與關羽的情況正好相反,兩人走的是群眾路線,比較接地氣。不像關羽,都飛到天上去了,讓老百姓夠不著。

秦瓊與尉遲恭一直是普通人,是在普通的崗位上做出了巨大成績的典型。秦瓊老家在山東濟南,早年參加瓦崗寨的反隋鬥爭,後投入李世民陣營。尉遲恭老家在山西壽陽,早年跟隨劉武周在北方反隋,後投入李世民陣營。兩人遇到李世民這樣的明主後,潛力大爆發,憑著手中刀槍和胸中智慧,幫李世民打下李唐江山,成為「李唐忠臣」、「護囯良將」。一直到死及死後,都是「李唐忠臣」、「護囯良將」,沒有被過多地神化。這都是真實歷史。

唐朝之後的老百姓喜歡秦瓊和尉遲恭做門神,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沾一點唐朝盛世的光。因為在我國封建朝代里,唐朝的強盛是少有的,在當時的整個世界範圍內,也是首出一指。老百姓在門上貼唐初大將秦瓊和尉遲公的英勇形象,含有希望國家像唐朝一樣強盛的意思。特別是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及其民眾,還有受後金欺負的明朝末年的百姓,以及飽受外敵入侵、戰亂之苦的清末百姓,都太想擁有一個強大的朝廷了。

最後說一下神荼、鬱壘以及鍾馗這樣的真神,為什麼不及秦瓊和尉遲恭做門神受歡迎?很顯然,還是因為他們這些「神」飄在天上,哪裡有秦瓊和尉遲恭兩位凡人將軍腳踏實地來得真切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4caf78378a88dfc6884824a462ba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