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居然有36編號?它是基因實驗的出逃者,還是執行任務的特工?

2023-11-07   怪羅科普

原標題:蚊子居然有36編號?它是基因實驗的出逃者,還是執行任務的特工?

2023年9月22日,在社交媒體上有人分享了一個視頻,視頻中男子聲稱自己發現了一個標記為36號的轉基因蚊子,並附上了危言聳聽的言論:

「為什麼蚊子會有序列號?除非它們被用作生物武器,我們正在受到全面的攻擊!」

視頻中,男子抓到了一隻蚊子,他用手指輕輕撥開蚊子的翅膀時,發現蚊子的背上有數字,是36或者38。

視頻的原標題則是「一隻帶序列號的蚊子」,背景則是X檔案的音樂。

視頻其實很早就已經有了,每次被轉載分享,都會引起不小的轟動,這一次也不例外,在視頻平台上迅速傳播,短時間內的觀看次數已經超過了560萬次。

人們對這種蚊子非常困惑:「這是真的蚊子,還是和電影里一樣的仿生機器人,從事某種間諜行為?」

「這是官方或者某些秘密組織派來的無人偵察機嗎?」

「這是其他國家秘密製造的生化武器,用來偷偷收集人類血液。」

「這應該是比爾蓋茨蚊子,他應該向公眾解釋為什麼轉基因蚊子會跑出來,因為他曾資助過轉基因公司研究蚊子。」

就這樣,一隻帶著編號的蚊子,引發了人們腦洞大開的猜測,細思極恐的陰謀論,以及各種調侃的笑話。

各大媒體也都進行了轉載報道,但事實上,很早之前,已經有專業人士出來闢謠:這是假的!

不是蚊子,是銀樺蚜蟲

昆蟲學家觀看視頻後表示,這種蟲子根本不是蚊子,而是一種在歐洲很常見的銀樺蚜蟲。

兩種昆蟲放在一起,乍一看,確實很像。

細細比較之後,就能發現,視頻里的「蚊子」沒有標誌性的刺吸式口器,所以它根本不是蚊子。

這種蚜蟲對食物很挑剔,人們發現它們只生活在歐洲白樺樹上,靠吸食樹的汁液為生,因此得名。

歐洲白樺樹原產於歐洲和亞洲少部分地區,後期作為觀賞樹木被引入多個國家,銀樺蚜蟲也也隨之傳播開來。

銀樺蚜蟲最大的特點是,它的背上有黑斑,這個黑色區域其實就是色素沉澱導致的,一般情況下,看起來是「18」。

但有時候因為個體生長存在差異,也會出現36、38字樣,有時還會出現10或者11。

事實上,這個視頻已經是老視頻了,最早出現是去年9月份,當時就已經闢謠了,明確表示視頻里的蚊子不是轉基因蚊子,而是銀樺蚜蟲

因為這個事情,原本默默無聞的銀樺蚜蟲,此後就有了自己的「百 度詞條」,有人還戲稱這種小蟲子是跟著闢謠新聞才出現的。

儘管官方已經闢謠,但這個視頻,只要被轉載一次,帶有「陰謀、轉基因蚊子、生化武器」標籤的言論就會被挑起。

為什麼轉基因蚊子在人們心中如此根深蒂固呢?因為它真實存在。

中國蚊子工廠:蚊子改造真實存在

你知道世界上致人死亡最多的生物是什麼嗎?是毒蛇,還是兇猛野獸?

通通不是,是看似毫不起眼的蚊子。

據統計,每年全世界有超過70萬人,因為蚊子叮咬死亡,這比任何一種動物造成的人類死亡人數要多得多。這些死亡的人中,大部分是因為蚊子傳播的疾病而死的。

因為吸血的生活習慣,導致蚊子成為很多疾病的傳播媒介,例如瘧疾和登革熱

就拿登革熱來說吧,目前沒有確切的治療方案,感染後的致死率很高。

2023年1月1日-10月17日,泰國累計的登革熱感染人數高達115028人,死亡人數就有119人。

在網絡上隨便搜一下「蚊子」,就能跳出一大堆負面新聞:

人類一直都存有「滅蚊」的想法,但總是束手無策。一方面是蚊子也是生態最重要的一環,不能趕盡殺絕;另一方面是蚊子實在太強大了,就像老鼠一樣,滅蚊難度很大。

於是就衍生出了利用轉基因來控制蚊子數量的想法,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了。

2018年,比爾蓋茨的基金會宣布資助英國一家滅蚊公司 ,用來開發轉基因蚊子,目的是抑制瘧疾。

截止到今年8月,比爾蓋茨在網站上宣布,已經有超過數十億隻基因改良後的蚊子被釋放,並表示在試點地區,效果非常明顯,瘧疾發病人數已經大大減少。

這也是為什麼發現有「數字編碼的蚊子」後,和比爾蓋茨聯繫在一起的原因。

說起改造蚊子,不得不提一下中國的蚊子工廠,中國治理蚊子的決心比國外的蓋茨更早。

早在2016年3月14日,中國就建立了自己的蚊子工廠,位於廣州中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無論是規模,還是蚊子產量,都是世界領先的。

中國的蚊子工廠,不光是切斷瘧疾的傳播途徑,更是將登革熱和寨卡病毒都扼殺在搖籃里,對付蚊子的方法也是很獨特,用蚊子來對抗蚊子自己

比爾蓋茨蚊子項目控制瘧疾,主要是通過轉基因技術編輯雄性蚊子,然後放到野外和雌性蚊子交配,產生的後代中,雌性蚊子成年之前會全部死亡,而雄性蚊子會存活下來,繼續和雌性蚊子繁殖後代,以此循環。

關於蚊子咬人,還有一個冷知識,那就是只有雌性蚊子才會咬人,因此,從科學角度來說,只要控制住雌性蚊子,那麼蚊子傳播的疾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中國工廠採取的方法有略微不同,是將一種沃爾巴克氏菌(共生菌)引入雄性白紋伊蚊體內共生,然後再將這種蚊子放生野外,和野外的雌性蚊子交配後,會導致後代全部死亡。

每周,該工廠每個車間都會釋放500萬隻改造後的雄性蚊子,總共4個車間,那麼一周就是釋放3000萬隻。

這種方式非常有效,在中國試點,能減少6%-17%的蚊子;在印度尼西亞日惹的一項試驗中,該市的登革熱數量減少了77%;哥倫比亞的麥德林,自2015年釋放沃爾巴克氏菌蚊子後,登革熱病例也減少了 89%。

最後

總的來說,人們對於轉基因蚊子冠上「陰謀」的帽子,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人類有編輯蚊子基因的技術,很多國家不僅認可,而且支持這樣的項目;

其次,有的國家確實熱衷於生化研究,也唯恐天下不亂,這是人們最害怕的事情。

有了這兩者的結合,人們才會「草木皆兵」,時刻擔心自身的安危。

出發點雖然是合理的,但是面對網際網路的眾多信息,我們還是要明辨是非,千萬不要網上說什麼就信什麼。

別的不敢說,但開頭提到的類似「俄羅斯男子發現有編號蚊子」的視頻,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