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最後一位紅軍將軍,黨齡已超92年,21歲時他曾被主席親自接見

2023-10-03     歷來現實

原標題:現存最後一位紅軍將軍,黨齡已超92年,21歲時他曾被主席親自接見

現存最後一位紅軍將軍,黨齡已超92年,21歲時他曾被主席親自接見

對於我們國人而言,「紅軍是一個倍感親切的名字,在漫長的黑暗歲月里,這支部隊的橫空出世,帶給了中華民族希望的曙光。

然而,紅軍也是一個頗具歷史感的名字,這支部隊成立於1927年,距今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

時隔近百年的歲月,當年無數的老兵也悉數凋零,距今為止,現存的紅軍戰士已不足二十餘位。

現存的紅軍將軍,也只剩下了一人,那就是開國少將,張力雄將軍。

「我18歲參加革命,受毛主席接見時才21歲」——張力雄

1913年,張力雄出生於福建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由於家境貧寒,在11歲的時候,張力雄就進入了造紙廠打工。

對於這段生活,張力雄記憶猶新:當時整個廠區內都是滾滾熱浪與刺鼻氣味,他被分配在焙紙間,一天要重複千百次的機械動作,雙手沾滿糊狀的漿料,下班後,他的手臂就已經麻木到沒有知覺了。

不久,張力雄被調去撈紙間,這裡他每天需要他彎腰上萬次,撈起濕潤的紙張,僅僅第一天,他的腰就痛得直不起來。

張力雄在造紙廠內一共待了五年時間,在這五年里,繁重的體力勞動磨鍊出他堅韌的意志,更讓他認識到了舊社會對普通人的剝削壓榨。

最終,在16歲的那一年,張力雄加入共青團,從此開啟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加入革命隊伍以後,張力雄得到了那個年代尋常人難以企及的教育機會。

由於勤奮努力,當時的張力雄被安排進入紅軍學校學習,在經歷了幾個月夜以繼日地苦讀後,張力雄順利畢業,之後被分配到一個紅軍連擔任政治指導員,站在更高的舞台上,有著更寬闊的事業,尚且不到20歲的張力雄,第一次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張力雄加入紅軍時,正值革命最為艱難的時刻。

面對敵人的重重圍剿,紅軍常常寡不敵眾,在武器人員上都有著巨大的劣勢。

在紅軍隊伍里,張力雄經歷了無數次生死考驗。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張力雄在紅軍政治部門歷練,任職連指導員、營政治處主任等職,跟隨紅軍戰鬥在前線。他親歷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鬥爭,也曾經因為表現出眾受到過毛主席的親自接見,而這一年,他才只有21歲。

1934年9月,張力雄接到了軍團長董振堂的命令,要他帶領800多名紅軍學員,前去興國縣老營盤,在白雲山一線阻擊國民黨軍的追擊。

時值秋高氣爽,白雲山脈滿山紅葉,映襯著祖國的大好河山。

然而,當時的張力雄卻一點沒有心情欣賞風景,這是紅軍長征前打的最後一仗,它關係到部隊能否按照計劃完成轉移,擺在他身上的壓力巨大。

雖然張力雄第一次指揮大部隊作戰,但是,他臨危不亂,利用現有的地形優勢構建了層層防線。在他的指揮下,這800餘名紅軍學員頂住了敵軍10多倍兵力的輪番攻擊。

在這場戰鬥里,張力雄曾經被敵機投彈爆炸產生的泥土掩埋,也曾經看見過一個個戰友倒在身邊,但是無論如何他始終沒有放棄。

堅守防線足足3天兩夜,順利的完成了阻擊任務。

長征開始之後,張力雄隨軍出發,他所在部隊擔任後衛任務,負責掩護和收容掉隊士兵。

張力雄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基本上沒有掉隊的,但是走到第三天,越來越多的紅軍士兵就開始大批脫隊。

有的士兵風寒頭痛欲裂,有的因飢餓腿軟站不起來,還有的本身就受了重傷,根本無法繼續行軍……

為了能夠盡最大的可能救下每一個戰友,張力雄和戰友們只能來回奔波,輪流攙扶同志們前行。

可即便如此,沿途的路上依然遍地都是脫落士兵的身影他們或坐或躺,每個人都面容憔悴。

看到這一幕,張力雄心痛不已,這些戰士很多都還只是半大的孩子,留在這荒無人煙的草原中,不消幾日就要犧牲,可是此時的他又毫無辦法,只能儘可能的拉起身邊的每一個人,努力跟上大部隊。

經過幾天筋疲力盡的奮鬥後,部隊進入山地,開始翻越第一座雪山,由於目標明顯,張力雄的部隊在這個時候被敵人的飛機盯上了。

有一次,一枚敵人投下重磅炸彈就落在張力雄身邊不到10米的地方,在巨大的爆炸聲中,周圍的雪和泥土全部飛了起來,險些把他埋住……

按照張力雄的記憶,在長征路上,翻越草地的考驗比翻雪山更艱巨。

浩瀚的草海之下,處處都是兇險的深潭,隊伍只能小心翼翼地跳躍前進,互相攙扶著在草葉上行走。

有時,為確保安全,戰士們不得不拄著長棍一行行探測,才能勉強落腳。整整一天下來,大家都筋疲力盡,有的不慎踩入泥潭就難以自救,只能眼睜睜地被活活吞噬。

過草地的時候,張力雄的部隊出現了長時間的饑荒。

最為困難的時候,張力雄甚至切碎老團長贈送自己的皮帶煮給戰士吃,但還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因為連日未進食,幾乎每天都有戰士倒下,一名戰友臨終前,還將自己的棉衣送給了張力雄,讓他久久無法忘懷。

然而無論前途多麼渺茫,張力雄始終沒有動搖過自己的信念,在長征最黑暗的時期,張力雄常想起毛主席親口對自己說得話:「你這個小同志,要做全軍模範啊!」

這句話給了他源源不斷的力量,終於,在不屈不撓的奮鬥下,張力雄走完了長征的全程。

張力雄的革命生涯中,經歷過多次的危機,他曾經參加過西征。在1937年1月防守高台城時,他所在部隊被馬家軍包圍,張力雄本人也中彈負傷。

危急關頭,一位當地老鄉冒死將他救下,之後的日子裡,他被老鄉藏在一處夾牆內,整整呆了四天時間,直到後來馬家軍不再搜捕,他才藏進一輛送糞車裡混出城外。

老鄉畢竟只是普通人,無法把他送往部隊,時至冬日,西北的天氣極度寒冷,之後的日子裡,張力雄開始了長達五天五夜在荒野中的跋涉。

祁連山的冬天是幾乎無法生存的,夜裡他就躲進附近村民家的牲口棚里取暖,白天他就繼續在林子裡趕路,有時候為了安全,他甚至用綁腿把自己綁在樹上睡覺。

通過附近的敵兵動向,他判斷出了部隊可能的位置,最終在倪家營子找到了部隊。

全面抗戰爆發後,他在「抗大」工作了6年,後率部輾轉華北、豫北、豫西等抗日根據地,並在這時結識了自己一生的摯友,那就是日後的開國中將皮定均。

皮定均是1914年生人,比張力雄小了一歲,1943年,日軍「掃蕩」豫北和豫西時,他倆第一次搭檔共事,並從此成為生死之交。

當時的皮定均擔任太行軍區第七分區的司令員、張力雄政治部主任。兩人共事期間,經常夜以繼日地商討對策,並肩指揮戰鬥。

由於年齡相仿、經歷相仿,他們之間的關係十分要好,有時甚至不需要言語就能達成默契,在林縣攻堅戰中,皮張二人還設計出一個巧妙的誘敵計策,最終以微弱兵力就拿下縣城,並將一個日偽聯合團殲滅,獲得了漂亮的勝利。

一年多時間裡,皮定均與張力雄指揮了300餘次戰鬥,整個過程中,他們始終相互支持,緊緊依靠。1944年,皮定均要離開豫北時,兩人都落了熱淚。皮定均想把唯一的電話機送給張力雄,以便聯繫指揮,但遭到張力雄的堅決推辭,因為他知道電話機對皮定均的作戰意義重大。最後,皮定均送給張力雄一架德國望遠鏡,以示離別之情。

解放戰爭時期,張力雄調任河南軍區,兩人又有了並肩作戰的機會。

當時正值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國民黨軍約22萬人對中原軍區6萬餘部隊發起包圍,皮定均臨危受命,掩護大部隊安全轉移。

臨別之際,兩位老友緊緊擁抱,並在彼此的筆記本上留言:「活著的要給犧牲的送花圈、開追悼會。」

但幸運的是,皮定均指揮有方,率在極其劣勢的情況下,他與敵周旋24天,最終奇蹟般的與華中軍區部隊會師,創造了中原突圍的偉大成就。

正因為這場戰役中的出色表現,1955年評定軍銜時,毛澤東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晉中。」皮定均獲封中將,而張力雄則獲封少將。

新中國成立後,皮定均任福建軍區副司令員,張力雄任第13軍政委,分別擔負戍守祖國東南沿海和西南邊陲的重任,相距千里之外,兩人幾乎不可能再見。

然而,兩人的戰友情卻沒有因為地理間隔而減弱,1975年初夏的一天,張力雄正前往北京總參參會,一日,正在大院裡散步,突然聽到樓上有人大喊:「姓張的!」抬眼一看,老友皮定均居然出現在他的眼前!

原來,皮定均這次也到北京開會,倆人相見,分外激動。

說來也怪,皮定均喊自己這聲「姓張的」,本是無意之舉,卻牢牢的記在了張力雄的腦海中,多年以後,每當想起老友,他總是能夠回想起這句話來。

2021年6月的時候,時年已經108歲高齡的張力雄將軍還收到了黨中央頒發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該紀念章發放給那些已經五十年或五十年以上黨齡的老黨員,在接到這份紀念章時,老將軍還像個孩子一樣笑了,十分開心地問道:「這是我的嗎?」

由於年事已高,這時的張力雄住在東部戰區總醫院的病房裡,當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紀念章戴在老人胸前時,張力雄將軍低頭仔細看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張力雄將軍的女兒向在場的記者介紹道:「爸爸年齡大了,過去的許多事情都記不得了,但是他一直記得參加過的許多戰鬥。」

晚年的張力雄已經無法接受採訪,他的聽力衰退不少,交流需要上前大聲喊出來才能聽得到。

但哪怕如此,他也依然牢記著那崢嶸歲月,或許對他而言,國家的事業和福祉,已然成為了老人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回顧一生時,張力雄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一名倖存者、幸運者、幸福者!

倖存者,意味著張力雄將軍在革命年代裡經歷了無數次生死考驗,並成功從戰爭年代走出,

幸運者,則是說張力雄將軍有幸成為新中國的見證者和建設者,站在歷史的轉折點上,他用雙手參與建設了新中國的建設,並親眼目睹了勝利到來的那一天。

幸福者指的是張力雄將軍在晚年的時候,看見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民眾生活的日益改善,這讓他感到幸福。

作為一名老將,張力雄將軍一生對黨和人民懷抱著赤誠之心。他高尚的品格和人生態度,是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生下來,張力雄將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110年的風霜沒有磨滅他熱情,現在,這位老紅軍以他頑強的生命力,繼續鼓舞人心,激勵後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他的一生,濃墨重彩地彰顯了什麼是堅守和奉獻,他用畢生的光陰詮釋了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

參考資料:

1、老紅軍講長征故事 孩子們抒文談感想 浙江在線

2、皮定均與張力雄的生死之交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參考資料:

1、老紅軍講長征故事 孩子們抒文談感想 浙江在線

2、皮定均與張力雄的生死之交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31f1be3fd4f76ad42c0ff1395db35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