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大「可憐酒」,因時運不佳被埋沒,卻都是難得的優秀好酒

2023-03-17     無笑不談

原標題:中國3大「可憐酒」,因時運不佳被埋沒,卻都是難得的優秀好酒

有名的酒,成功之路都是相似的,而可憐的酒,則各有各的可憐!

當今,說到發展最成功的白酒,莫過於川貴地區的茅五了,常年霸占著白酒單榜一榜二的位置,不管名氣還是銷量,都遙遙領先於其他白酒。

但您可知道,多年以前的白酒市場並不是這樣的,早年間,市場上酒的價格與酒質基本上是匹配的,但經過「勾兌酒」風波後,導致很多酒企口碑下滑,大幅降價。

這時,五糧液兵行了一步險棋,逆風漲價,將好酒質與高價划上了等號,隨後一眾酒企跟風,再加上高超的營銷手段,於是,白酒價居高不下,市場被擾亂,行業內不乏一些性價比較高的好白酒,都被埋沒了,真是可惜!可憐!

今天來聊一聊中國的3大「可憐酒」,雖然時運不佳被埋沒,但其實皆是難得的優秀好酒,下面就來看看這些所謂的「可憐酒」,都可憐在哪呢?

四特酒——可憐在「定位」

產自於江西宜春的四特酒,毫不誇張地說,它憑一己之力開創了白酒的全新香型——特香型,與眾不同的獨創香型,讓其誕生後名聲大噪,成了傲然於世的資本。

當年那會輝煌時,誰家酒桌上若是能擺上一瓶四特酒,方圓幾里的酒友都得來蹭上一口。

據傳,那時江西白酒市場的總容量大約70多億,四特就能占到50億,可想而知它有多風光。

可說到運氣,它著實有點「背」,明明自身有實力、有名氣,但時運不濟,前期因為遲遲未能確定香型,導致錯過了全國評酒會,後期又受到其他品牌酒擠壓,大大分散了應有的市場份額。

更可憐的是,作為特香型白酒的開創者,卻定位不清晰,沒能抓緊自身的核心驅動力,這才導致它在市場上漸漸落了下風。

君中元私藏酒——可憐在「宣傳」

作為一款正宗的大曲坤沙醬酒,釀酒人來頭更是不小,是原茅台副廠長李興發的弟子——曾傳政曾老,它本可以走出貴州,卻因為公司決策失誤,錯失了機遇,近兩年間一直在本地打轉。

其實說起來,這酒的酒質即使與大牌酒相比,照樣不差多少。

光是釀酒原料這塊,它就做到了極致,精挑細選貴州本地的優質小紅粱,顆顆堅實、粒小皮厚,這種高粱含有豐富單寧,支鏈澱粉含量高達88%,由此釀出的酒芳香物質更豐富,根本不是外地的梗高粱所能相比的。

加之傳統古法12987坤沙工藝,歷經165道工序,才得此佳釀!

打開酒瓶,酒香立馬鑽入鼻孔,誘人品嘗,輕輕抿一口酒液,醇厚細膩,不辣不嗆,給人的感覺非常順、非常舒服,尤其在咽下後,口中仍留有淡淡余香,回味無窮。

不過,它明明自身酒質一絕,但因不善宣傳的緣故,只能屈居一隅,屬實是一款「可憐酒」了。

董酒——可憐在「時代」

曾有業內專家將董酒和茅台並稱為「貴州雙雄」,可見它的風光。

不同於有些酒的大肆宣傳,董酒從釀造開始就十分神秘,在制曲時加入了130多種中藥,且首創了「大曲、小曲發酵,雙醅串香蒸餾」的生產工藝,據說其配方被三次列為「國家機密」。

照理說,這樣一款酒就算不成為白酒圈的「頂流」,也不至於被埋沒,因為它輸在了「時代」。

上世紀90年代,官方頒發了相關規定,導致它不得不刪減配方,最終成酒的口感不如之前,這幾年折騰來折騰去,僅存不多的口碑也被糟蹋的差不多了。

雖然如今的董酒一直在尋求突破,但說實話,收效甚微,至於這一老牌名酒還能不能重現當年的輝煌,還請大家拭目以待。

好了,今天的好酒分享就到這裡了,各位酒友,若有其他看法,歡迎留言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316baa3813604a7dc304e9fc09f8a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