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扛不住了,通脹50年來最高,民眾嚴重不滿,責任全推給俄羅斯

2022-06-01     佐羅軍事

原標題:德國扛不住了,通脹50年來最高,民眾嚴重不滿,責任全推給俄羅斯

德國扛不住了,通脹50年來最高,民眾嚴重不滿,責任全推給俄羅斯

在整個歐盟群體中,德國是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所以,別看柏林當局在俄烏衝突問題上態度「強硬」,但在他們近期所做的一些舉措,卻透露出該國在制裁俄羅斯、以及支持烏克蘭等問題上的心虛本質。

據《環球時報》報道,歐盟27國日前又舉行領導人會議,主要議題就是商量「是否實施對俄新一輪制裁」,其中可能涉及對俄能源禁運等問題。不過,德國經濟部長卻給此次會議潑了一盆冷水,他認為「這種團結已經再次出現土崩瓦解的勢頭」。

由於歐盟各成員國在對俄能源依賴方面存在太大的差異,像德國、奧地利和匈牙利等國,因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供應,因此一直在阻撓歐盟對俄實施能源禁運。而包括波蘭、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則出於對俄羅斯的忌憚,都堅決要求抵制俄羅斯石油進口。兩者之間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在是否禁運俄羅斯石油問題上發生嚴重的分歧,以至於歐盟對俄新一輪制裁遲遲無法落錘。

德國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其對俄制裁態度在歐盟中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德國人一面公開「支持」歐盟禁運俄羅斯石油,但另一方面則屈服於莫斯科的壓力,使用盧布作為對俄能源交易的支付工具。德國經濟部長此次在歐盟新一輪對俄制裁問題上潑冷水,說明該國在擺脫俄羅斯能源依賴問題上感到力不從心了。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德國5月份的通脹率達到近8%,為近50年來的最高水平。顯然,德國在這場烏克蘭危機中是受到傷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高燒不退的通脹率,早已經給該國的經濟和民生帶來前所未有的影響。所以,德國不但在對俄制裁方面缺乏積極性,同時在支持烏克蘭方面,近期也變得非常消極。

受通貨膨脹的影響,德國人在支持烏克蘭方面的熱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減弱。據財聯社報道,最新民調顯示:進入5月份之後,德國民眾對軍援烏克蘭重武器的支持率下降至46%,對此持批評態度人數卻翻倍。而在4月份,支持對烏軍援的支持率高達60%。

德國對烏克蘭態度冷淡,不僅僅只是體現在民意方面,同時更是體現在政府對烏軍援方面上。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說,近兩個月來,德國對烏軍援數量持續走低。儘管德國此前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數十門自行高炮,但該項計劃被一再拖延。按照柏林給出的時間表 ,最快要到7月份到8月份才能向烏克蘭提供,以至於烏克蘭駐德國大使,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蝸牛運送子彈的圖片,諷刺德國對烏軍援的緩慢。

德國對烏軍援腳步放緩,並非該國沒錢購買武器支持烏克蘭,而是柏林當局心裡很清楚,俄烏戰爭繼續打下去,好處都歸美國,但由此而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都必須由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去買單。

更何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德國對烏克蘭提供致命武器就是被逼的,朔爾茨當局對俄強硬更有可能就是色厲內荏。畢竟,德國在能源領域上無法承受俄羅斯斷供後果,當局更害怕因通脹危機的持續爆發,引發國內民眾走上街頭舉行抗議示威活動。所以,德國政府在支持烏克蘭方面的態度,近期開始變得猶豫不決了。

有關這一點,不管柏林當局承不承認,但德國民眾對待烏克蘭的態度,卻是很誠實的。顯然,如果沒有意識到切身利益受到傷害,德國民眾是不大可能會反對政府向烏克蘭提供軍援的。

為了轉移德國民眾的憤怒和不滿,德國政府徹底將俄羅斯當作了「背鍋俠」,將目前的困難局面的責任全都推給俄羅斯。德國農業部長此前稱,俄羅斯對德國的能源和糧食限制,是在逼迫德國向俄羅斯的「侵略主義」低頭,默認俄羅斯「占領」烏克蘭的事實,但德國不會屈服,相信所有的居民都不會因為物價的上漲,就向俄羅斯低下「自由和平」的頭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2bb15c8233b2d0dd9d499b4bed4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