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一支威震華東地區的鐵馬雄師。它是由抗戰時期的新四軍,以及蘇中,山東地區的八路軍發展過來的。其實,在解放初期,原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老總領導的一支野戰軍,在山東作戰,故稱之為山東野戰軍。原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將軍與張鼎丞領導的一支部隊在蘇中地區活動,故而稱之為華中野戰軍。但在粟裕將軍取得了蘇中七戰七捷的勝利後,跟著當時的形勢發展,蘇中這支部隊放棄了根據地,向北轉移。要知道,蘇北往上就到了山東地界,於是在1947年1月,兩支野戰爭合兵一處,並列成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老總,副司令員粟裕,故此也稱之為陳粟大軍。
兩支野戰兵合兵一處,在接下來的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在戰場上指揮了一系列的經典戰役,如著名的宿遷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震撼世人的大戰,都是華東野戰軍在解放戰爭時期創造的經典戰鬥。與此同時,華東野戰軍在經歷這些血雨腥風的戰鬥中,歷練出一批能征善戰的猛將。他們都是華東野戰軍的尖刀,是可以將敵人的堡壘沖碎,同時也讓對手聞風喪膽。
而就在華東野戰軍這些猛將中,有五位將領,算是華東野戰軍眾多猛將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將領。說白了,這五位猛將,就是華東野戰軍的五虎將。
要知道,能夠被尊稱為一個軍事集團中的五虎將人員,必定都是狠角色,厲害的人物。如蔣介石集團的五虎將,馮玉祥軍事集團的五虎將,哪一個不是當時民國時期頂尖的人物。
同樣,作為華東野戰軍的五虎將,在戰場上也取得了驚人的戰績。每一位都是粟裕將軍,在對敵人展開戰鬥中必用的虎將。如華野五虎將之一的王必成,就是從蘇中地區打遍無敵手的猛將之一。先後與國軍悍將的李默庵,李仙洲,張靈甫,黃百韜,邱清泉等將領在戰場上相遇,相殺。總而言之,王必成將軍都在戰場上,給這些國軍王牌悍將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促使了華東野戰軍在戰場上能夠擊敗,以上這些蔣介石比較依賴的將領。連華野司令員陳老總都戲稱,這個王老虎是專門收拾老蔣的王牌將領。
華東野戰軍五虎將之二的陶勇,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猛將。在解放戰役中,他歷經華東野戰軍對國軍集團展開的所有戰鬥。而每一場戰役,陶勇指揮的華野第四縱隊,在戰場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殲敵數量名列前茅,給敵人帶來了很大的殺傷力,並予以重創。正是因為如此,華東野戰軍據說也是,解放戰爭時期殲敵數量最多的一支野戰軍。
華東野戰軍五虎將之三的許世友,相信大家都比較了解吧。他算是開國將領中,比較傳奇,同時作戰勇猛的一位。長期在山東地區作戰,先後參與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在這些戰鬥中,許世友充分發揮了,他的勇猛之處,與敵人廝殺在一起,一點都不畏懼,反而是越戰越勇。不僅他一人,包括他一手帶出來的華野第九縱隊,也是一支十分善於白刃戰王牌縱隊。特別是在解放濟南戰役中,華野第九縱隊是第一個登上濟南城的部隊,後來,該團還被授予了,濟南第一團的榮譽稱號。
華東野戰軍五虎將之四的聶鳳智,也是一位個性鮮明,作戰勇猛的華野名將。他繼承了許世友將軍的作戰風格,並在濟南戰役結束後擔任第九縱隊司令員,率部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成為這三場戰役中一匹大黑馬。
華東野戰軍五虎將之五的葉飛,是一位文武雙全,軍政兼優的將領,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指揮才能,當然了,在戰場上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比如著名的萊蕪戰役中,葉飛以一個縱隊的兵力,牽制李仙洲5萬大軍,為華野主力部隊殲滅該兵團贏得了時間。孟良崮戰役中,葉飛指揮華野第一縱隊的兩線作戰,既要抵住敵人的增援部隊,又要進攻孟良崮上的整編第74軍,可謂是大顯神勇。與此同時,葉飛也是華野五虎將中,唯一一位在部隊整編後,升任兵團司令員的虎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