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將進酒》的「將」,應該怎麼讀?到底讀jiang還是qiang?

2022-06-11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李白《將進酒》的「將」,應該怎麼讀?到底讀jiang還是qiang?

去年做過一期節目,是關於李白《將進酒》的分享,那期節目的觀看量還挺高,大概有一二十萬人次的觀看數據,留言評論也差不多有上千條之多,但是留言區的爭議也非常大,主要集中在《將進酒》中「將」字的讀法,我在視頻中讀的是「qiang」,但有很多評論提醒我讀錯了,說應該讀「jiang」。

《將進酒》的「將」到底應該怎樣讀,我當時就想要做一期節目專門來和大家探討探討,但是當我進一步了解和查證資料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問題還真不是一個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得清楚的問題,所以遲遲都沒有再聊這個話題。

李白

最近這段時間,我又想起了這個問題,於是補了一期功課,這次的內容,咱們就一起來探討《將進酒》的「將」字,到底是讀qiang還是讀jiang吧!

先來說一下我為什麼讀「qiang」,相信很多和我同齡的人,又或者現在正在讀中學的同學,應該都和我一樣是讀「qiang」,因為我們讀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就對將進酒規定了正確的讀音,也就是讀「qiang」,特別是在考試的時候,一定要讀作或者寫作「qiang」的發音。

當然,這種標準注音並不是胡亂標註的,「qiang」這個讀法是經過了專家學者考證以後,才在教科書上確定的,為什麼讀「qiang」?是因為在古文中「qiang」有「請」的意思,比如《詩經》中就有「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的名句,這裡將就是「請」,請不要生氣請不要發怒的意思。

李白

那麼據此可以把「將進酒」解釋為「請喝酒」的意思,按此推理,所以讀qiang。我國的語文教材,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審定程序以及專家學者的層層把關,才能進入到課堂,所以,「將進酒」的讀音,同樣也是獲得了主流權威學術界的認可以後才確定下來的,包括現在華中師大著名的戴建業教授也支持qiang的讀音,所以在教育領域,以及當代社會的公眾認知範疇內,讀qiang進酒至少不是錯誤的讀法。

中國的歷史很漫長,文化的演變也很頻繁,這就造成了很多古文的讀音存在爭議,就比如將進酒讀qiang還是讀jiang的爭議,並不會因為我們的語文課本上有正確答案而消失,相反,有越來越多的古文愛好者以及專家學者,對將qiang字的讀法提出異議。

李白

具有代表性的,比如在古典文學方面超級有影響力的葉嘉瑩先生,她就認為應該讀jiang進酒,包括目前很多使用繁體中文地區的朋友,也都支持jiang進酒的讀法,大致的理由有三個:

第一:經過考證,在五十年代以前老一輩的學者和文人都沒有讀qiang的發音,第二個理由:「將」字不能作「請」的意思來解釋,而是要解釋為「姑且或者暫且」之意,比如」將進酒杯莫停」,大概就像咱們說今天姑且喝個痛快,煩惱和憂愁先拋在腦後,這才符合酒友聚會的那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場面;

李白

第三個理由:李白當時說的是河洛方言,也就是唐代的官話,有學者認為現代最接近河洛方言的就是閩南話,而閩南話就是讀jiang,所以,結合以上三大理由,很多人認為讀將jiang進酒才是正確的讀法。

到底應該讀jiang進酒還是qiang進酒,說實話,直到做這期內容我也沒有答案,但是我想,歷史和文化都是在不斷變化中前進,我並不覺得教科書上標準的qiang就是正確,也不覺得葉嘉瑩先生讀jiang是種錯誤,真知灼見往往是因為爭議才顯現。

李白

當然,就這個問題而言,我們既不能穿越到唐朝去問一問李白,也無法用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思維去確定一個字的讀法,所以我的看法是:在平時的生活中你覺得哪種更對,你就讀哪種,但是在考試或者相對嚴謹的場合,那最好還是根據國家規定的標註注音來讀會更好。

那麼對於我而言,我仍然會堅持qiang的讀法,畢竟,還有很多正在讀書的學生朋友也在觀看我的視頻,我不希望因為我的讀法與書本不一致而給他們造成困擾。最後呢,《將進酒》的將,到底是讀jiang進酒還是qiang進酒,大家也可以在文末自由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