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雨衝出大蛇,男子冒雨擒拿,蛇咬人除了打120還能怎麼辦?

2022-07-19   動物速遞

原標題:重慶大雨衝出大蛇,男子冒雨擒拿,蛇咬人除了打120還能怎麼辦?

持續的高溫天氣讓重慶迎來了強降雨,在7月18號上午,渝北、九龍坡等一些路段均出現了內澇,積水深處甚至沒過了汽車發動機,不少車輛因此而熄火拋錨。

大雨不僅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對一些小動物也同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雨水不斷沖刷山體,一些原本生活在野外的動物,也被雨水沖刷了出來,並隨著雨水進入人類活動的區域。

這不,一條大花蛇被暴雨衝到了大馬路上,引起路人不斷發出驚呼聲,一雨衣男見狀,果斷冒著大雨徒手擒拿了該蛇。

大雨衝出大蛇,男子徒手擒拿

隨著天氣不斷變暖,蛇類等動物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夏季是蛇類最為活躍的季節,所以在這個季節里,我們要格外警惕這些動物。

一直以來,人類活動的區域對於野生動物來說,仿佛就是「禁地」般的存在,尤其是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城鎮迅速擴張,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被壓縮,整體上呈現「人進獸退」的趨勢。

但也有一些動物是例外的,它們不僅不害怕人類活動的區域,反而熱衷於往這裡進

蛇就是這樣一種動物,全世界範圍內,每年都會發生大量的「蛇進家」事件。另外,城市裡的一些綠化設施,也為蛇類等動物提供了生存之所。

根據網友所拍攝到的視頻可以看出,暴雨沖刷的馬路,一條大花蛇也隨即被衝到了馬路上,不少路人見狀都感到害怕,不斷發出驚呼聲,生怕被咬了。後來一名穿雨衣的男子見狀,果斷冒著大雨徒手抓住這條大蛇。

從畫面來看,這條蛇大約有2米長,如孩童手臂般粗壯,這樣體型的蛇在城市中是不常見的,難怪眾人會驚呼。

強降雨淹沒了蛇的住所,迫使它離開了自己的棲息地,這才出現在了大馬路上。

夏季「蛇出沒」花樣百出

農村有句老話說「七月黃蜂,八月蛇」,簡潔明了地點出了黃蜂、毒蛇這些「毒物」出沒的季節。蛇是變溫動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冷血動物。

當氣溫低時,它們不活躍,冬季往往需要冬眠;而當氣溫達到25攝氏度時,蛇就會變得比較活躍;當氣溫達到30攝氏度時,蛇就會變得異常活躍。

因為夏季氣溫高,所以是蛇類最為活躍的季節,每年的夏季,都會發生大量的「蛇進家」、蛇咬人事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年都有大約10萬人死於毒蛇咬,而被蛇咬傷的數據就更大了。

另外,夏季也是消防最忙的季節之一,倒不是因為救火,而是抓蛇。比如截至7月9日,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隊一共處置了341起捕蛇警情,最多一個月捕蛇一百多條。

夏季是遇蛇的高發期,「蛇出沒」可謂是花樣百出,你甚至想像不到它們會在什麼地方出現。典型的是住宅區,也是蛇闖入人類生活區域最常出現的地方,比如家裡凌亂的牆角、雜物堆等等。

蛇闖入家中,出現的位置也多種多樣,比如藏身天花板、廚房角落、床底、沙發底下,更為恐怖的是馬桶也是蛇經常出沒的地方。

比如江蘇泰州一名女子,正準備如廁時,發現馬桶里有異物,剛開始還以為是誰沒沖水,仔細一看才發現是條蛇,魂都嚇沒了。

相對而言,湖北恩施五峰山村的男子羅某就沒那麼幸運了,在2021年國慶期間,他在自家上廁所時,就因為疏於觀察,如廁時被毒蛇咬傷了下體。

除了住宅之外,家禽豢養區也是蛇出現比較頻繁的地方。蛇闖入人類活動區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因為夏季戶外炎熱,蛇受不了,相對而言,人類的房子裡就顯得比較清涼,於是出於本能,蛇自然往家裡闖。

二是人類居住的地方,往往養有家禽,老鼠數量也比較多,能為蛇類提供食物。

汽車因為停在戶外的緣故,往往也是蛇類經常光顧的地方,比如在四川成都,6月26日,一男子正開著車,突然間一條大蛇從引擎蓋上竄出,著實被嚇了一大跳。

用雄黃驅蛇管用嗎?

蛇不管有毒沒毒,人類對蛇的恐懼是刻進骨子裡的,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相信沒有人會願意被蛇咬吧?既然夏季是蛇進家的高發期,那麼人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從小看電視的我們從電視劇里知道,蛇最怕的就是雄黃,比如《白娘子》里的白素貞,就是因為喝了雄黃酒才現出原型的,那麼用雄黃來驅蛇,是不是真的管用嗎?

央視節目《是真的嗎》做過一個相應的實驗,實驗者先在預設的路上撒上了一包雄黃粉,然後分別使眼鏡蛇、五步蛇、王錦蛇從該路徑經過,發現只有眼鏡蛇做出了疑似迴避的行為,而五步蛇、王錦蛇直接無視雄黃粉,大搖大擺溜過去。

除了央視節目之外,一些其他的科普實驗也證明了蛇並不怕雄黃粉。實驗者還用一隻被浸泡過雄黃酒的小白鼠,放到蛇的面前,這隻小白鼠很快就被蛇吃掉了,可見蛇也不怕雄黃酒。因此,無論是用雄黃粉還是雄黃酒,都不能有效驅蛇

另外,蛇怕大鵝也是無稽之談,現實中大鵝被蛇吃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比如雲南大理、福建漳州在2020年、2017年均報道過蛇吃鵝的事件。

既然這些人們傳統印象中的驅蛇方式都不管用,那麼究竟什麼才是有用的呢?

實驗發現風油精加搗碎的大蒜等具有強刺激氣味的物體,會讓蛇產生迴避行為,但這在現實中的作用不大,畢竟置於開闊地帶上,這些物體的氣味會很快揮發四散,無法聚集形成強刺激性。

真正有用的做法是防患於未然,比如針對蛇喜歡陰暗角落的習性,將家裡收拾地整潔明亮,讓蛇無處躲藏;將家裡的門窗關緊,堵住牆角漏洞,讓蛇無法進家;將居住區與家禽飼養區分開,將家裡的鼠患清除,都有利於防止「蛇進家」。

被蛇咬了怎麼辦?

夏季是遇蛇的高發期,也是被蛇咬的高發期,因此我們在外出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不要到陌生的山區走動,野外行走時要注意腳下。

在城市生活的人們,則要儘量遠離綠化帶、花壇等地方,因為這些地方,也是蛇類喜歡躲藏的地方。

比如5月中旬的時候,在海南遊玩的易先生不慎將口罩掉落在酒店花壇里,在他伸手撿口罩的時候,就被一條毒蛇咬傷了。

有時候儘管我們很注意,但也難逃被咬的厄運,那麼一旦被毒蛇咬傷之後,除了打120之外,還應該怎麼辦呢?

正確地自救能夠為醫生的到來贏得寶貴的時間,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冷靜下來,緊張和激動只會加速蛇毒擴散。

此時我們可以坐下來,減壓讓血液緩流,同時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在傷口近心端用綁帶紮好,但需要注意每隔一段時間就鬆綁一次,避免血液不流通而導致肢體末端壞死。

有條件的最好將蛇用手機拍下來,方便醫生以最快速度找到對應的抗蛇毒血清,因為最快速有效地解蛇毒方法就是注射抗蛇毒血清,我們所有的自救手段,都是為這贏得時間。

電視劇里很多都是騙人的,比如被蛇咬了之後,千萬不要用嘴吸,同伴吸可能會導致雙雙中毒,自己吸可能嘴巴又中毒了。

夏季氣溫高,蛇出沒頻繁,夏季雨水多,蛇被衝到馬路上的情況也多,因此在涉水的時候,要儘量小心。蛇一般不主動攻擊人,但如果踩到它或者驚嚇到它,就另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