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範式頭頂200億估值衝擊IPO,但盈利仍是大難題

2023-09-21     AI狐頭條

原標題:第四範式頭頂200億估值衝擊IPO,但盈利仍是大難題

原創 | 全天候科技

9月18日,AI獨角獸北京第四範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第四範式」,6682.HK)開啟全球招股。

第四範式擬向全球發售1839.6萬股,其中香港發售183.96萬股,國際發售1655.64萬股。此次IPO發售價為每股55.60港元-61.16港元,據此統計總募資在10億港元左右。

截至2023年3月末,第四範式的總股本為4.46億股,以IPO發售價計算其發售總市值在247.98億港元-272.77億港元。

第四範式主要提供以平台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雖然收入足具規模,但報告期內尚未實現盈利。

2020年至2022年,第四範式的收入分別為9.43億元、20.19億元和30.88億,同期凈虧損分別為7.50億元、17.86億元和16.45億元。

第四範式旗下AI產品的亮點之一就是自建類似Windows系統的人工智慧系統Sage AIOS,該系統這是否有機會成為AI浪潮下新一代的作業系統,成為市場對第四範式的想像空間。

AI作業系統爭奪戰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利用決策類人工智慧總結數據之間的規律性正在成為不少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選擇。

所謂決策類人工智慧就是從海量的數據中總結規律、提取信息,並根據預先設定的規則做出最優決策。

灼識諮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決策類人工智慧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532億元,預計2027年將達到2104億元。(註:無特別說明,以下均為人民幣)

灼識諮詢測算,在不考慮後續運維成本的情況,一家公司自行開發人工智慧平台需要投入5億元,這對於不少想要完成數智化轉型的企業來說成本不低。

如此背景下,可以為企業提供決策類人工智慧產品的企業應運而生。

9月18日,以決策類人工智慧為主業的第四範式港交所IPO開啟全球招股,這亦吸引了市場對其業務的關注。

第四範式主要提供以平台為中心的人工智慧「先知」,將機器學習、應用、決策和評估的流程自動化,支持用戶自行進行簡單的建模等。

企業可以在本地伺服器中嵌入先知平台的軟體應用產品以快速建模。

與此同時,第四範式的先知平台還自建類似Windows系統的人工智慧系統Sage AIOS,以供企業在該系統中使用先知平台自有的多種人工智慧應用。

但Sage AIOS能否複製現有作業系統的成功,或許還要取決於第四範式的生態建設。

為了拓寬Sage AIOS的生態圈,第四範式確實做了不少努力。

一方面,第四範式在Sage AIOS中嵌入了自行開發、可應用於營銷、風險管理和提升營運效率等環節的即用型人工智慧應用。

「我們還提供即用型人工智慧應用,用戶可直接部署並用於優化他們的營銷、風控、運營等業務環節。」第四範式表示。

以營銷為例,金融機構擁有海量的客戶數據,但如何挖掘數據中內含的規律卻是難題。該金融機構可以在先知平台中開發或使用即用型應用以便分析購買數據之間的關係,進而做出精準推送的決策。

另一方面,第四範式已對Sage AIOS系統內的資料庫OpenMLDB、運行時內核關鍵組件OpenAIOS進行開源,以吸引用戶自行開發應用並將其上傳至Sage AIOS應用商店中。

「我們已將Sage AIOS中的OpenMLDB及OpenAIOS開源,與全世界開發者共享和共建範式在人工智慧作業系統層面上的成果。」第四範式解釋稱。

信風(ID:TradeWind01)據第四範式官網披露的數據統計,目前Sage AIOS共部署了51個應用,涵蓋金融、零售、製造等行業。

第四範式涉足不同行業的「廣撒網」布局與目前主攻某一行業的AI企業存在較大的差異,這或許也是其業務的想像空間——若未來有更多企業將自行開發的AI應用直接放置在Sage AIOS系統中,這對第四範式來說無疑是「躺著賺錢」。

目前第四範式正是通過Sage AIOS系統中硬體單元數量、軟體的使用許可等向客戶收取費用。

2020年至2022年,Sage AIOS系統為第四範式帶來的收入分別為4.61億元、6.58億元和8.96億元。

信風(ID:TradeWind01)向第四範式求證目前自研和外部開發者在Sage AIOS作業系統中的具體情況,但其表示「靜默期原因還無法提供披露外的信息」。

AI作業系統的市場競爭同樣激烈。

早在2015年,谷歌大腦團隊就開發了深度學習框架TensorFlow,允許用戶製作自己的機器學習模型並上傳到該系統中;國內方面,百度、雲從科技(688327.SH)等企業則更進一步,例如百度推出的Paddle Lite搭建了包括TensorFlow等多種深度學習框架在內的AI作業系統,雲從科技的CWOS則同樣可以與各種學習框架進行無縫集成。

誰可以成為AI時代下的新一代作業系統,仍然需要時間的印證。

通用性之難

第四範式「廣撒網」的業務模式是否可以走通,仍然具有不確定性。

目前能源與電力類、金融類和運輸類企業是第四範式的主要客戶。

2022年,能源與電力類、金融類和運輸類客戶創收6.27億元、5.20億元和4.05億元,占比分別為20.3%、16.9%和13.1%。

但這類客戶對應用參數、目標、數據安全性等各方面的要求較高,其基本難以直接使用第四範式作業系統中現有的應用進行數據分析,而是需要有專業的人員輔助進行針對性的應用開發。

從第四範式收入結構的變化中,亦可一窺該特點。

「協助客戶進行特定應用」的開發業務,正在逐漸成為第四範式的主要收入來源,2020年至2022年應用開發服務的收入分別為3.23億元、10.04億元和15.91億元,占比從2020年的34.30%提升至51.60%。

「應用戶要求,我們亦提供應用開發服務,幫助他們根據業務需求利用先知平台開發定製化人工智慧應用。我們按個體項目向他們收費,項目定價主要基於提供相關服務的人力消耗而定。」第四範式解釋稱。

這導致特定應用開發業務的成本居高不下,2020年至2022年銷售成本分別為1.74億元、5.70億元、9億元。

與此同時,第四範式的產品看似複雜,但落地場景仍是樸實無華。

據官網介紹,Sage AIOS自帶的建模應用ML Studio提供可視化特徵重要性評估、自動模型訓練、自動模型預測等能力,落地場景則是進行精準營銷、反欺詐等。

據第四範式披露的ML Studio客戶案例顯示,某銀行理財產品精準營銷成交額提升500%;某銀行信用卡線下交易反欺詐識別率提升268倍。

這些應用場景並不鮮見。

早在2020年,商湯(00020.HK)就推出了集內容創作、媒體投放、效果分析於一體的SenseNeo商湯智廣「一站式」廣告營銷平台;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奇富科技(03660.HK)等多家公司都在與金融機構合作,通過AI決策提供反詐服務。

終端競爭激烈之下,第四範式也不得不加大研發開支。

2020年,第四範式的研發開支僅為5.66億元,但2022年已經攀升至16.50億元,已是2020年的2.92倍。

這導致儘管第四範式的收入已經從2020年的9.42億元激增至2022年的30.83億元,但仍然處於虧損境地——2020年至2022年,凈虧損分別為7.50億元、18.02億元和16.53億元。

何時盈利,仍然是擺在第四範式面前的命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067640003bb58456d1b9893046637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