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C設計獎2019 評審獎作品賞析

2019-12-27     銦果


GDC設計獎2019

384件最新佳作

全面亮相!


2019年12月7日,GDC 設計獎 2019獲獎作品展覽開幕式及頒獎典禮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師、院校代表、SGDA會員、GDC參與者、特邀嘉賓及媒體朋友等齊聚深圳,共同見證這場兩年一度的設計界盛事。


下午2:30,GDC 設計獎 2019展覽開幕式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舉行。眾多嘉賓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為這一誕生在深圳、已經走過27載光輝歲月的設計大獎送上溫情的回顧、由衷的讚譽與熱切的鼓勵。


GDC 設計獎 2019作為創意十二月重點項目之一,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支持,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 、深圳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主辦,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承辦,設計互聯、深業上城協辦。


GDC 設計獎 2019全部入圍作品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設計互聯2樓展廳正式與觀眾見面。


自啟動以來,GDC 設計獎 2019受到各界持續關注,組委會共徵集到來自全球的參賽作品數量8136件,創下歷史收件記錄新高。在「設計改變的價值」這一主題評判下,評審團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嚴格、公正的統一評選,共決選出優異獎作品數量


384件,其中專業組273件、學生組111件,入選率4.7%,每一件入圍作品,都可謂過五關斬六將,殊為不易。


作為華人設計界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設計競賽,每屆GDC 設計獎所甄選出的作品,均成為行業熱議話題及某種意義上的價值參照。



GDC 設計獎 2019

頒獎典禮:

華人設計界高光時刻


下午5點,最激動人心的GDC 設計獎 2019頒獎盛典在深圳藍楹灣度假酒店盛大舉行,備受期待的GDC各項大獎一一揭曉,在掌聲、歡呼與熠熠星光里,華人設計界新一輪驕子登場,那些征服了評委們的精彩佳作,再一次征服了現場觀眾!

從全部384件入圍作品中,GDC 設計獎 2019進一步產生了13個評審獎,35個提名獎,15個最佳獎,68位設計師獲得殊榮,大獎獲獎率僅0.8%


GDC 設計獎 2019

頒獎現場



布魯斯·達克沃斯&陳紹華

評審獎


布魯斯·達克沃斯評審獎語錄:

我選了這幅作品作為評審獎,因為我覺得它正好是這個類別的設計應有的樣子。你也知道,包裝是很有目的性的。這是一家茶葉公司,我覺得,這個包裝很有創意、設計也很好看。它用紙來裝茶葉,上面沒有任何印刷圖案,這也有利於環保。我覺得這個造型也很有意思,設計得很好,開口簡潔,裡面裝著茶葉,茶葉也被保存得很好。我認為這是未來的一種包裝方式,形式獨特,同時也很環保。所以我覺得這幅作品有點兒被忽略了,我希望這幅作品獲獎,但差點兒它就錯過了這個獎。


陳紹華評審獎語錄:

這個評審獎我經過了精心地選擇,我特別得意地看中了這件作品,我為什麼選這個作品呢?因為我覺得它非常非常單純,而且它非常素雅。那麼,相對今天我們的包裝,充斥著各種虛假、欺騙性的,比如大盒子,實際產品量卻很小一點點這種虛假式的,然後充斥著非常惡俗的一種文化,花里胡哨的,特別凌亂。我想這件包裝,它就是包裝,非常真實,而且也非

常淡雅。這款茶的包裝叫山田土,原始生態的概念一下就出來了,然後茶葉名就是月光白茶。包裝用的紙是能夠降解的環保材料,這個裡邊是貨真價實的,足量的一個包裝。和現在市場上虛假的包裝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且茶葉用完,這個盒子非常可愛,不會捨得扔掉的,那麼作為評審獎,我要給它一個獎。


作者:深圳山田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作品名:山田土—月光白茶

設計說明:月光白茶有個美麗的暱稱——「月光美人」。採摘300年古茶樹單芽為原料,放置月光下陰乾,製作過程無機器干預,是原生態茶。我們認為「茶,是一種味覺審美」,希望除了茶本身,裡面還有詩歌和優美的情緒。我們選擇最具有生態親密型材質——「甘蔗纖維」,來表現月光白茶的自然原始。甘蔗纖維不同於一般紙制材料,當你觸摸它時,可以感受它天然的質感與溫度。如你所見,這款白色包裝,沒有繁複的設計,並減少印刷油墨的參與,簡約輕巧又優雅,如月光般溫柔寧靜。


洪駿業

評審獎


洪駿業評審獎語錄:

其實在選評審獎的時候,在選之前我是沒有確定好的。但是到第二天,我到專業組的時候,看到這件作品,當下我就有很深刻的印象,但是它是不是我的評審獎呢?我不知道,因為我有好幾個備選作品。直至到了今天我們最後一個環節去討論的時候,我要深刻地去思考這個作品是不是值得去拿全場大獎或是評審獎。在這裡我自己有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這個作品它用了中文字體去做表達,它其實是一個 Google translate,放在一些外語的地方它會自動生成中文文字出來,作出翻譯,就是在圖像文字里的翻譯。大家都知道有這個功能的,但是這個功能可以做些什麼呢?又或者它在設計上有什麼視覺衝擊呢?這個沒有很多人去關注的。可能也有設計師去關注,但是沒有設計師把它做成一個展覽,我覺得這個作品是非常有趣的。讓我再多想一些的話,如果這個作品它真的變成我們的全場大獎的話,這個作品是會影響我們往後中國幾年對中文字體漢字使用的方式,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我不知道作者本身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我的角度,他們在做一個展覽,甚至在GDC 里獲得獎項,其實他對後面的年輕人乃至整個專業設計師群體,去使用中文字體,是一個很大的影響。這部分的內容,其實是一個中文字使用或是中文字審美潮流里,他們為這個潮流再提出一個議題出來。我覺得這是在使用中文字的過程中,一個未打開的盒子,作者他們打開了這個盒子,但他們是提出了一個問題,沒有給出一個解決方案。我們剛剛在爭論的是,我個人覺得,有時候提出問題更加重要。就好像 GDC 第一屆和現在這一屆相比,一開始也不是什麼都成熟,就能夠馬上到現在這個狀態,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當初就是有人要在中國辦一個平面設計展覽,才能夠發展到今天這樣,亦影響了中國好幾代設計師。我覺得這個作品就是這樣的作用,也符合今年 GDC 的主題「設計改變的價值」。所以我個人把評審獎給它。

作者:梅數植、連傑、李習斌

作品名:大,不小

設計說明:在視覺語言信息呈現多元化的今天,對信息的選擇和研判是設計師保持清醒與純粹的基本能力之一。而思考與實驗是為了更好的將選擇與判斷的信息進行梳理並邏輯化,從而使之準確並具有前瞻性。「大,不小」展是關於中文尺度關係的研究,探討中文在當下設計語境中的立場。我們發現谷歌翻譯信息時,英文到中文翻譯過程中所呈現的視覺趣味。從而我們進行了大量對日常以及海報信息版式、字號、顏色的轉錄實驗以與再設計。將海報大字號英文轉化為同樣尺度的中文,發現帶來了非常規的視覺衝擊感受,這種感受源於大尺度漢字與原來英文信息作為圖形使用時的視覺差異。這一過程是我們尋找新視覺語言的原發邏輯。主題展中「譯」、「翻」 、「擴」三個版塊承載了不同的新視覺探討,一起探討如何在西文設計體系語境中還原與建立中文體系語境的視覺呈現狀態。此次展覽輸出的不是一場論證結果,而是通過一種方式提出可能性,從而引發開放性的探討與思考。


江口裡佳&劉耕名

評審獎


江口裡佳評審獎語錄:

我把評審獎給了描述父親在女兒十歲生日時送相冊的一個作品。在評審現場看到這個作品的瞬間,我就決定要把江口裡佳的評審獎頒給它了。隨著女兒長大,書本也在不斷變大,這個設計想法本身就特別了不起。而且,每讀完一本書,父親和女兒之間的關係也會發生變化,到女兒十歲的時候,她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看著父親的眼睛了。每一本書都反映出了父女之間的關係變化,整個相冊體現出了父女之間最普遍、最純粹的愛。我覺得是個十分出色的作品。


劉耕名評審獎語錄:

好的設計其實已無關形式,不再僅只關乎美,或視覺表達是否震撼。好的設計是跨越語言,能夠傳遞剛剛好的情感,不做作不矯情。最重要得是,能否得到觀者的共鳴。好的設計是跨越語言的,此作品是一本十歲的女兒生日禮物,十本攝影集,用不同的紙本尺寸由小到大代表一歲到十歲的過程。比如說,在一歲時是用如銅板大小的迷你開本,當拿在手中時,就象是父親用巨大的手呵護著女兒,十本攝影集一字排開,在視覺上立刻感受到女兒的成長。當下的情感傳達讓我深受感動,此作品已跨紙張的限制,讓閱讀翻閱也是視覺溝通的一部分,成為一種行為藝術。它的排版或是平面設計或許不是最美的,也不是最有細節的作品,但超越語言的情感傳達的部分,卻是這八千多件參賽作品中最強烈的。


作者:曹斌

作品:夢琪十周年成長集

設計說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以寸代表時間,一寸到十寸,十本冊子,以十本不同尺寸大小的冊子代表不同的時間,一寸照片大小為一歲、二寸照片大小為二歲以此類推直到十寸照片大小為十歲,匯成十本成長記憶冊,最後把這十本記憶冊封存在牛皮檔案袋裡,這既是十年檔案的封存也是十年時間的記憶,它為我們留住了美好時光的記憶,同時,展望未來,鼓勵我們更好的陪同孩子一起成長。


劉華智

評審獎


劉華智評審獎語錄:

評審獎我選了一本本身就很出名的一本詩集:《飛鳥集》,其實《飛鳥集》很多人都看過,它有30多種語言。我為什麼選它呢,其實大家經歷過評審現場的話,會發現其實每一個評審的評審標準是很不一樣的。《飛鳥集》這本書其實只入圍了,連提名都沒有,我覺得很可惜。(你會發現提名獎裡面)可能有很多原因,各個評審的準則都不一樣,但是有一種東西很重要,就是在講中國未來設計的趨勢。我相信剛剛大家都在討論這個議題,但我覺得我們現在的設計趨向是越來越不純粹、不單純的。為什麼選這本書呢?是因為他是一本很簡單的書,簡單到好像沒有設計,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設計。因為它把重點放到和讀者之間的交流,我覺得這是最好的設計,你會看到這本《飛鳥集》它的排版、 內容、甚至用紙都很簡單,但是他(設計師)其實思考了很多,其實他每一本的印刷都是不一樣的,他不是過多的設計,因為他設計的時候已經把元素交給紙張了。你問我是否複雜,我覺得不複雜,沒有過多的設計,但是他會令買這本書的人知道,其實《飛鳥集》這本書本身的內容傳達出來的訊息是每一個人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他應該是要每一本都不同。我覺得很簡單,這是很好的設計,所以我選擇了它。同時,這一份被大家遺忘的作品,在這麼多作品裡,我想選這一份,其實有些老師選的作品是重複的,其實我也想選重複的,因為有幾個作品我也很喜歡,但是我想把機會給一些沒有出現在大眾眼前的作品,所以我就選擇了他。

作者:潘焰榮

作品:飛鳥集

設計說明:兩根線條從封面開始一直貫穿到內頁,是自由的表達方式。這也是寓意鳥兒飛行的軌跡。富有詩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


木住野彰悟

評審獎


木住野彰悟評審獎語錄:

這是個非常棒的作品,設計將太陽和下雨等自然符號比擬成臉,仿佛自然就是一場慶典,那張臉特別可愛,十分值得鼓勵,所以我就選擇了這個作品。

作者:廖波峰

作品:自然夢想家

設計說明:這是為連續舉辦了七屆的環保公益活動《自然夢想家》做的展覽形象設計。今年的口號是「人人都是自然夢想家」。為了加強公眾參與度,我們邀請各行各業近100位人士,用自然元素( 太陽、樹葉、雲、水、樹等 )來創作自畫像,並將自己的環保故事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我們收到參與者的自畫像後,進行再設計,作為此次活動的核心視覺元素,應用到物料、展覽、H5等各個方面。展覽在線上和線下共吸引近10萬人的關注,向大家宣傳了環保意識。


塞巴斯蒂安‧比辛格

評審獎


塞巴斯蒂安‧比辛格評審獎語錄:

我選的作品是一家化妝品公司的視覺識別中的部分照片。我們知道幾乎所有的化妝品公司的照片都用美麗的模特來宣傳,有固定的審美。我喜歡這份作品,因為它出其不意。這幅作品用了一個暗色的簡潔字體,當你打開的時候,變成了郵件的一部分,我猜,或者是一些名片,有一些奇怪的有趣的形狀和顏色,有些不完美,但也恰恰是照片的一部分,也在某種程度上和化妝品有關。這幅作品非常有趣,能激發你的好奇心,讓你忍不住想要觸摸它。我想最好的設計就是能夠吸引人的注意力,讓人情不自禁想要去拿起它。這和我之前所看到的化妝品及其圖片都不一樣。這看起來也不像是照片。所以它很特別。

作者:林濤

作品名:素照

設計說明:素照是一家以證件形象照為主的攝影店,它不同於傳統的證件照拍攝:簡單,粗暴且不能保證最終成品質量。素照具備嚴謹的服務流程:從化妝,造型,拍攝到後期修圖,能最終保證讓每一位顧客都能拿到滿意的照片。為了展現素照的服務特點,設計採用了簡單直接的視覺溝通方式,以臉型和臉上被修掉的瑕疵,如黑眼圈,痘印等等,作為主視覺元素。希望表達一個純粹,極端,幽默的氛圍。


色部義昭

評審獎


色部義昭評審獎語錄:

我選擇的評審獎作品,是給老舊的城中村建立地址標識的項目。至今為止,快遞和救護車都找不到具體的居民地址,因為給建築放上編號,解決了這個問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總體來看,平面設計作品也反映了中國現在正在發展的氣勢,非常具有能量,引人注目的作品非常多。像這種非常有能量的作品中,讓我非常關注的作品,除了剛剛說的,選為評審獎的建築做上標識的作品,還有一個深圳城市建設與規劃的作品。用城鎮里的舊手寫簽名之類的,作為平面設計來表現傳統和歷史的風貌,在以城鎮為主題的作品中,不是都展示了漂亮的一面,如何把現在存在的狀況展現出來,像城鎮、還有錯綜複雜的都市風景,有消極的部分在裡面,也有魅力的部分在裡面,都坦率地接受,直接地表現出來,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首先,各種各樣設計中,關鍵點在於發現了什麼樣的問題、如何解決,我會儘量去了解這一點,再做出評審。這個部分,在不太能發現和主題的相關性的作品,沒有過多積極地評價。還有一點,此次評審獎選擇的作品,設計部分來說,還是可以多做推敲,感覺設計可以做得更好。對於此次主題,通過設計來解決社會問題,是非常明快的項目。根據此次GDC傳遞的主題,選出了我今年的評審獎。

作者:SURE Design爍設計

作品名:玉田村導視設計

設計說明:玉田村導視設計是由ASSBOOK設計食堂牽頭的「2018城事設計節|美好玉田」社區改造項目的工作內容之一。

玉田村位於深圳市羅湖區,近年在開發商的組織下,在逐步進行從獨立租戶到長租公寓的轉型。

玉田村缺少基礎的識別體系,沒有識別體系,每一棟單獨的樓缺少地理上的識別基礎。因此快遞、外賣和緊急求助都無法藉助識別體系進行服務。為每一棟樓指定號碼,也是為樓定名的過程,有名稱的樓會讓住戶更具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因此定名的過程也是一個為居住者構建居住尊嚴的過程。我們將玉田村裡的廣告招牌色彩和具有珠三角地域風貌的文化元素結合起來,打造了一套具有高辨識度且貼合環境語言的標識系統。我們試圖用這套導視系統,為玉田村建立最基礎的樓號識別,從而建立起屬於地理維度的基礎識別規則。

在材料和技術的選擇上,我們通過常見的設計手段、簡單的加工技術、耐用的便宜材料、普遍的燈光效果,打造出一副不費勁的「設計美學品」,以基礎功能切入,將設計師的個人美學後置,提供給使用者最輕鬆、直接的感受。讓村民和使用者儘快感受到這套標識是一直生長在這裡,是日常生活司空見慣的一部分。


上西祐理

評審獎


上西祐理評審獎語錄:

我選擇了盆栽啤酒的海報作品。雖然作品包含的各種各樣設計語言,涵蓋廣泛的領域。反應深刻的社會問題很重要,根據宏大的場景設計也很重要,但我認為在自己所能從事的工作中,多進行創作的嘗試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平面設計師,在有限的工作中進行嘗試,可以不設大的期望,但這之中,能進行自我風格嘗試的作品,是非常有價值的。雖然說社會意義、存在價值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作為設計師,思考如何設計的視覺化,如何去細緻巧妙地設計也是同樣重要的,所以想給這樣的作品投票,支持他們。像這種在一個小酒館的店內貼著的海報做得非常細緻,無論是顏色還是畫面,整個海報的排版藝術手法十分精鍊,我非常欣賞。

作者:王遠 、潘浩君

作品名:盆景啤酒

設計說明:TASTE ROOM是由愛喝酒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們在杭州創立的精釀啤酒品牌。插畫藝術家PJ與平面設計師王遠因TASTE ROOM 再次合體創作。將春夏秋冬4個時令的36株盆景巧妙地融入四季的置景之中,同時取盆景之形態氣韻設計了品牌的中文字體。海報設計部分大膽地嘗試將酒標的概念導入其中,編排放大產品本身的基礎信息,將產品推廣這一目的放在首位。同時將圖文信息嵌入幾何化抽象化的空間之中,透過這些通透的空間分區觀文見字賞四季盆景,同時兼具功能性與形式上的美感。


余雅琳

評審獎


余雅琳評審獎語錄:

其實好多件作品,我都很喜歡的。然後我就選了一件,就是在那裡。對,其實他讓我覺得有趣的是,他顏色的用色,還有字體非常細膩,玩法非常的喜歡,跟一般傳統做的有點不一樣,所以我就選了這個。


作者:馬仕睿

作品名:new pageone

設計說明:出版機構「新經典」與「PAGEONE書店」合作中國區業務後,第一間新店在前門北京坊商業區開業,需要一套視覺設計來填充第一季度的店內時空。

我們將設計主題定義在「新」字上,並且設計了一套製作物。我們利用常見的瓦楞包裝盒,將它的形態儘量靠攏書的外形,並且用印刷文字、色塊進一步宣告其書籍的象徵角色,再通過組合碼放形成主題的「新」字。這個「書形盒」將在店鋪內堆放或進入書架展示空間,同時各種紀念品製作物也可以進入「書形盒」銷售。同時我們還利用一個斜邊黑紙盒的設計填補了書店內一些過高的書架空間,並且這些紙盒,也會陸續在下季度書店展陳更新後,在後續促銷活動中被銷售。


張少軒

評審獎


張少軒評審獎語錄:

我選的評審獎作品名字叫作《害羞的書》,我覺得這個作品很震撼。作品講的是一個女孩,記錄和描繪了給她帶來焦慮的東西。然後把這些東西彙編成一本書,有點像是講故事,而且女孩的醫生也參與了故事的講述。我覺得這件作品用一個人的故事來表達現實生活的問題。比如亞洲家庭的孩子,父母期望他們成為藝術家、律師,這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表達。這個作品真正打動我的是,它並不是為了某個目的而刻意做出來的產品。這個作品只是為了讓她自己感覺好一些。而她的故事卻能影響很多其他的孩子。所以我覺得這件作品很有影響力。而且,它看起來像一本書,裝幀、設計都很好,非常簡潔。它不會讓人覺得假。還有就是,這是一件學生作品。幾乎沒辦法區分這到底是學生作品還是專業設計師的作品。所以我覺得這件作品真的很好。

作者:高遠

作品名:害羞的書

設計說明:這是一本關於我的害羞的書,是關於我的害羞的分析,也是關於社會,人類的,它也是我的自我陳述。最終,在這本書中我開始追尋我想要的東西。


張聖煥

評審獎


張聖煥評審獎語錄:

我選擇了這一信息圖表設計作為評審獎。如今,在韓國和西方,信息圖表非常活躍,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但是我沒料到中國 GDC 也會產生信息圖表。我不懂中文,也很難讀懂漢字。但我知道這部作品講的是中國的紫禁城、北京和歷代皇帝的故事。我可以看到,這幅作品也詮釋了現當代中國史。精美的色彩和插圖使這幅作品脫穎而出。這幅作品不僅美麗,還非常引人入勝。我想,如果能看到它的大尺寸版本,會更有吸引力。

作者:CLAB design 葉超、鄧婕

作品名:北京中軸線建築歷史文化信息圖表

設計說明:2012年,北京中軸線的十四個建築群落被列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的預備清單。作為六朝古都的歷史文化建築,這些壇廟建築群展現了中國傳統社會「敬天法祖」「君權神授」的觀念,展現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都城功能。信息圖表展現了從天壇、先農壇的傳統祭祀文化,到天橋和前門地區的平民文化,到中心區域的皇家文化,再到內城的貴胄文化。北京中軸線壯麗的宮廷建築、曾經偉大的領導人和傳統文化活動被融合在現代的北京的時間軸上,帶領讀者穿越古今,初探中國傳統帝王文化的核心與歷史價值。



每一件獲獎作品都呈現出清晰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表達方向:更具品質與生命力的商業發展、持續可循環的自然尊重、親和共生的社群融合、在地文化的發展與表達、更具情感的溝通體驗。除了諸多享譽國內外的資深設計師捧得獎盃,眾多嶄露頭角的年輕設計師、包括來自院校的學子們,亦實力爆表,他們以各自的作品,完美回應了GDC設計獎2019的核心主題:設計改變的價值。

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僅供交流和學習


分享自:站酷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yIqVG8BMH2_cNUgfPj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