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
1988年10月1日,中國軍史上發生了一件令人矚目的大事:
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新實行軍銜制,全軍官兵身著「87」新式軍裝、佩帶軍銜標誌,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
《解放軍畫報》1988年第9期刊登的照片
關於軍服
當身著新式軍服的官兵神采奕奕地出現在首都街頭時,民眾紛紛投來好奇、讚許和羨慕的目光。新軍裝分為禮服、常服、作訓服三大系列,滿足軍人在平時、戰時、禮儀等不同環境、不同場合的需要,並重新設計了陸、海、空三軍的標誌服飾。
授銜換裝,對於提高我軍士氣起著重要作用,87系列軍服裝備部隊,顯著改善了我軍軍容儀表,結束了我軍服裝長時期處於單一體制的落後狀況。系列化軍服更好地滿足了作戰、訓練、勞動以及平時、禮儀等不同場合條件下穿著的要求。
關於軍銜
至於軍銜,是國家給予軍人的一種榮譽,它可以區分軍人等級,表明軍人身份。軍銜制以軍官的職務、貢獻、才能等綜合因素作為評定和晉升軍銜的標準。
早在1955年,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
1965年取消後,我軍進入20餘年的「無銜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在軍委擴大會議上明確提出,軍隊還是要搞軍銜制。
1986年下半年,軍委常務會議在一些重大原則問題上進一步統一認識,最重要的就是不提「恢復軍銜制」,而是「實行新的軍銜制」,這主要是因為我軍當時已走上和平時期建設的軌道,軍銜制要適應現實情況。
新的軍銜制,既不屬於以蘇聯為代表的「東方型」軍銜,也不同於以美英為代表的「西方型」軍銜。顯著特點是:將官以上等級設得比較低,取消了大將、元帥、大元帥三個高銜。鄧小平曾指出:「和平時期,軍銜設到上將為止。」這深刻地反映了我國的國情軍情,充分體現了和平時期軍隊建設的特點。新的軍銜制軍官等級分為3等11級——將官: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授予上將軍官軍銜儀式,由此揭開新軍銜制授銜的序幕。
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授予上將軍銜儀式【來源: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
唯一被兩次授予上將軍銜的將軍
洪學智(來源:百度百科)
洪學智成為1955年和1988年唯一被兩次授予上將軍銜的將軍。
洪學智將軍能夠兩次被授予軍銜,是因為1987年,黨的十三大進行了人事輪換,1955年被授予上將並在軍隊內擔任領導職務的只剩下洪學智一人,1988年授銜時,軍委主席鄧小平和軍委副主席、秘書長都不參加授銜,洪學智當時擔任軍委副秘書長,而且原來就是上將,所以再次授予上將軍銜。
洪學智第一次被授予上將軍銜時42歲,間隔33年75歲再被授銜,成就一段傳奇。
1988年大事記
1、1月1日——天安門城樓正式對中外遊客開放。
2、1月14日——中共中央電唁蔣經國逝世,重申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不變。
3、3月18日——國務院決定將140個市、縣新劃入沿海開放區,包括杭州、南京、瀋陽3個省會城市。
4、4月2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掛牌。
5、5月30日——中共中央理論刊物《紅旗》停刊,由中共中央黨校7月1日創刊的《求是》作為全黨的理論刊物。
6、9月5日——鄧小平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時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7、9月7日——我國首次成功發射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
8、10月16日——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
9、12月19日至23日——印度總理拉•甘地對中國進行友好訪問,這是時隔34年後印度總理首次訪華。
END
1949-201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y9ylm0BMH2_cNUgZxp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