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降低入戶門檻,形同不限購!樓市怎麼了?

2019-07-22   小劉買房奇遇記

1.無底線搶人的先剛剛升級調控 武漢竟玩起「不限購」

上月西安剛剛收緊限購,要求落戶滿一年之後才能購房。

而前幾天,武漢突然放了個大招,再次放鬆調控,降低落戶條件,形同「不限購」。

在樓市要「穩」的背景下,武漢只是悄悄進村,沒有大聲宣揚,所以想必很多人還不知道,但這幾天的武漢,服務大廳早已排起長隊,當天申請當天落戶,大有去年西安搶人的勢頭。

武漢落戶政策調整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學生落戶條件放寬

1.統招大專以上學歷申請大學生落戶年齡從40周歲放寬至45周歲;

2.學歷限制從統招大專以上放寬至大專,也就是非全日制大專學歷也能申請大學生落戶啦。

二、技能人才、專技人才等符合一定條件可以申請落戶;

三、子女隨遷落戶、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政策皆有放鬆。

這樣的落戶條件,對於擁有百萬大學生的武漢,形同於沒有條件了。可以非常直白地說,這樣的落戶條件,約等於「不限購」。

武漢此舉,為何?武漢樓市能瘋得起來嗎?


02 韭菜割完了 需要培育新韭菜來托底房價

在我們6月去武漢考察中,武漢18000元/平以上的項目已經明顯遇冷,不需要搖號就可以直接買到,而18000元/平以下的項目還需要搖號搶。

要知道2018年,武漢不少地方都是一房難求。很明顯,現在的武漢就是遇到購買力不足的情況。

在民富程度高的蘇州,即使升級限售,就算不能維持長期火熱搶房,至少也能撐住一個橫盤行情。

現在的武漢樓市,不如民富程度高的杭州蘇州南京火熱,但至少比已經平靜許久的鄭州西安成都重慶還是要更強一點。

尷尬的是,武漢就夾在中間,不上不下。

雖然我們一直將武漢和鄭州西安成都重慶這些二線城市做對比,但明顯武漢的野心是至少要和杭州蘇州南京這些經濟實力較強的二線城市對標。

所以只能使盡各種方法托底樓市、托底預期,保持武漢18000元/平的基本面。

所以武漢樓市,不能涼,千萬不能涼。


03 一邊調控,一邊放水 武漢刻意在維持房地產市場的平衡

現在的武漢,既在保護剛需,又在誤傷剛需。

現在對武漢樓市影響最大的政策就是「144平以下的,剛需優先選房」的政策——後湖、四新、光谷東、白沙洲、東西湖常青、蔡甸區等,剛需房源比例提高至100%,其他區域提高至80%。剛需只能拿著資料全城登記搖號,這樣的讓這些剛需片區維持著局部火熱。在武漢樓市躁動下,政府、開發商、購房者三方,充滿了複雜而微妙的利益博弈、平衡、妥協。要說全國運作土地財政最成功的城市,當屬廈門和南京。但論對開發商和購房者的調控,這兩個城市,差了武漢不止一大截。武漢能讓開發商吃了「高地價低備案價」啞巴虧還繼續積極拿地,讓剛需明知買到「驚裝修」房還積極全城搖號。

為什麼?

全靠武漢超強的看漲預期。

而在這樣房地產亂象橫生的市場,開發商和購房者,全靠超強的看漲預期撐著。

所以武漢市場不能涼,必須使盡一切辦法撐住看漲預期。

現在的武漢一二手房倒掛越來越不明顯,限價房差不多已被市場消化得乾淨,靠什麼撐住房價預期呢?

既然自身購買力不足,只能是降低入戶門檻,增加房票,泥沙俱下,總會有人衝著「大武漢」的未來買單的。

所以武漢樓市,不能涼,千萬不能涼。


04武漢需要人口提高城市首位度,布局長遠

前兩年,搶人上半場,武漢偏好的是武漢在讀大學生和北上廣深外流人才。兩年過去,全國二線城市把人搶了一遍,該落戶買房的,基本都已經完成了。

而此次武漢將標準降低到「非全日制大專」也可落戶,明顯打的是湖北省內人的主意:與其讓湖北人外流,不如就留在省會城市吧。

雖然武漢目前人口已達1100多萬,但2018年,鄭州人口破千萬,長沙合肥雙雙破八百萬,人口都保持著較高水平的增長。

武漢的人口優勢其實是不突出的。


所以這次武漢把入戶門檻降到如此之低,勢必會吸引不少湖北地市的人到武漢買房,未來勢必會加劇地市的人口外流,房價趨弱。

雖然現在的基調是要房價穩,但並沒有要求一定要嚴格限購,一城一策之下,武漢還是很好地控制了漲勢,所以即使降低入戶門檻並不會讓現在的武漢房價漲起來。

所以武漢樓市,不能涼,千萬不能涼。

05結語

兩年多來,維持二線城市行情的限價房,基本已經被市場上消化乾淨,而市場還需要新的刺激來保持熱度。武漢此舉,不過是試探一下市場情緒,所以也是悄悄降低入戶門檻。武漢之後,想必下半年會有更多二線城市會跟進。現在的房價已經壓住了,一城一策之下,只要還保持「穩」的行情,省會城市著眼長遠搶人落戶,形同「不限購」,放開來買,會越來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