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創的結緣證。
尋常的春日,成都三環外的一所房屋中,是一派安靜祥和的景象:有著鴛鴦眼的雪白色貓咪在椅子上伸著懶腰,圓圓的臉上儘是沒睡醒的神色;橘黃色的加菲貓一邊喵喵叫著,一邊用尾巴輕輕掃過你的腳邊;長毛的布偶貓溫順地躺在人的臂彎中,不時地打出噴嚏……看到這樣的畫面,無論怎樣的壞心情,都會變得像貓咪的毛髮一般柔軟而溫和。
這裡是「和貓住」的基地,在不外出救助貓咪的日子裡,許哲和夥伴們就在這裡照料救助的貓咪。屋子裡,靠牆擺放的籠子中住著許多母貓和剛出生的小貓。過不了多久,它們會找到新的主人,擁有自己的名字和家。
作為一家流浪貓領養救助平台,「和貓住」目前已有上百萬粉絲。2019年4月開始,許哲把自己救助流浪貓的過程拍下,剪輯成視頻陸續上傳到嗶哩嗶哩和抖音,獲得了很多網友關注。
流浪貓領養者與貓咪拍下「證件照」。
壹 救助流浪貓三年
「大家好,我是宇文化緣。我現在來到了成都婦幼保健院,我們接到線索說這裡有隻流浪母貓剛剛生了一窩小貓,過來打算把它們都帶走。」視頻中,戴著圓框眼鏡的許哲,操著一口「椒鹽普通話」。相比於本名,網友們更熟悉的是許哲的網名——宇文化緣。
接到線索,外出救助,將救助成功的貓咪帶回基地,給它們喂食鏟屎,許哲每天的生活看似重複而循環。不同的是,貓咪救助的地點可能在棚屋的屋頂、高層樓房的外牆、電梯的深井、或者河流旁的下水道里。救助的貓咪有的是剛出生的小貓,也有奄奄一息的成年貓。特別到了冬天,救助的線索輪番「轟炸」著平台的公共帳號和許哲的私人帳號。「如果是小貓,在戶外它們很大幾率撐不過這個冬天,有時一天要跑好幾個點。」
許哲的救助之旅始於2016年,前後經歷不少曲折,迫於經濟壓力,他也曾暫停過流浪貓救助。從2019年4月開始,許哲開始將救助的過程拍成視頻上傳到網絡中。此時他又一次離開了工作一年的公司,全職加入到貓咪救助中。
誰能想到,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收穫了上百萬的粉絲。因「和貓住」不接受捐款,於是粉絲從全國各地寄來了貓糧、貓砂、罐頭等物資,堆滿了基地的櫥櫃。靠著視頻網站和平台的打賞補貼,「和貓住」每個月會領到一筆費用。雖是杯水車薪,也算能支撐基本的運轉,但許哲和夥伴們付出的時間和工作成本,很多時候難以兌換成銀行帳戶里的一串數字。救助的生命,往往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2019年大概救助了300多隻貓咪,有200多人成功領養了貓咪。」
貳 負傷的「貓咪消防員」
在剛過去的冬天,許哲和小夥伴們度過了一段忙碌的日子。特別是有了百萬粉絲後,他們受到前所未有的矚目,接到的求助線索也愈發繁雜。
在平台收到的求助線索中,有不少危急的情況。譬如困於電梯10米高深井中已經奄奄一息的貓咪;待在河流下水道里快一周都未進食的狸花貓;懸掛在20米高的樹上的流浪貓。每到這種時候,許哲的救助成為了這些貓咪唯一生存的希望。「現在很多粉絲稱我們是『貓咪消防員』,不知不覺我們也接受了這種設定。」
下水道狸花貓救助。
小黑救助。
被救助後的流浪貓船長。
在一期播放量近百萬的視頻中,許哲和志願者們從下水道中救出一隻被困將近7天的狸花貓。因為下水道口位於河流岸的一側,所以許哲在救助時必須越過湍急的河流。不幸的是,救助過程中,他被河底尖銳的器物扎破了腳。
救助過程中受傷是常事,比如被貓抓傷、咬傷的情況屢見不鮮。未被鏡頭展示到的是,許哲和幾位小夥伴手上經常布滿累累抓痕,因為被貓頻繁抓咬,許哲還曾患上貓抓病,導致他的頭頸部、腋窩的淋巴結呈現腫大。
除了生理上的傷痕,許哲和小夥伴也面對心理上的多維打擊。「和貓住」在誕生之初,就一直面對質疑。就像有人天生不喜歡小動物一樣,寵物救助的行為也不被很多人理解。採訪中,許哲數次談到討厭被冠上「愛貓人士」等稱謂,因為這個詞在網絡中已經變味。
質疑救助過程是「擺拍作秀」,責備寵物救助是愛心泛濫,甚至還有層出不窮的「道德綁架」……許哲心裡也明白,流浪貓是救助不完的,每天都會有寵物被棄養,「和貓住」能做的只有杯水車薪。但面對爭議,許哲還是想說幾句:「借用網上的一句流行詞:『可以不愛,請別傷害』。」
叄 國內首創「結緣證」
「請不要衝動養貓,請用領養代替購買。」上網偶爾刷刷萌寵視頻,能夠看到不少萌寵博主在視頻開頭用顯眼的字幕打出以上文字。當下,養寵風氣的興起,甚至帶動了寵物行業的空前繁榮,據某購物平台雙11寵物消費數據顯示:寵物智能用品同比增長超過230%。神奇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寵,大街上流浪的貓狗卻只增不減。
「衝動養貓、養狗,這才是讓這些寵物流浪的原因。」公益救助流浪貓三年後,許哲也摸清了其中的緣由。而在「用領養代替購買」這看似簡單的口號背後,怎樣領養、怎樣核驗領養條件、誰去組織領養,都需要有人去付出實踐。於是,許哲就獨創了一套極具「儀式感」的領養流程。
在「和貓住」的工作基地,入門最顯眼的就是那面掛著大紅色幕布的牆。每位來這裡領養貓咪的年輕人,都會經過一系列滿滿「儀式感」的環節:登記信息、宣讀結緣誓詞、拍攝合照、頒髮結緣證件。從此與流浪貓「握爪蓋章」,承諾相伴一生。
紅紅的「結緣證」上,不僅有貓咪和人的照片和信息,還有一枚鋼印,以及「登記人員」許哲的簽名。許哲說,他還執筆了宣誓詞,對領養者提出了「按時疫苗、適齡絕育、有病治病、科學喂養」的誓言要求。
這套流程放在國內的流浪貓領養組織中,都是獨一無二的。許哲談到,最開始設計這些環節的時候,就是考慮到了年輕人的喜好,具有儀式感的領養能夠加強領養者與貓咪之間的情感連結。
肆 餘生請多指教
一直以來,寵物領養都飽受爭議。因為某些領養組織在考核領養者條件時,除了要求「有房」,甚至有些還要求「三居室」「上百坪」、要接受不定期的回訪等。雖然大多是「無償領養」,但條件都非常苛刻。相反,許哲做的是「有償領養」,領養者首先接收審核,了解流程,需要支付少量定額的費用,才能將相中的貓咪帶回家。
許哲說,這筆費用中不僅包含了三針寵物疫苗,還有免費洗護、免費體檢及絕育等項目,在一些寵物醫院和寵物店出示「結緣證」時,還能獲得折扣優惠。「這些物品的價值是遠超過領養費用的,我們最初是想用這筆錢篩選一些對貓咪不負責的人,想『空手套白狼』的人」。
「握爪蓋章,餘生請多指教。」這是「和貓住」的標語。看似簡單,其實背後蘊含著漫長而艱苦的道路。許哲明白,流浪貓是救助不完的,救助的速度遠遠小於被拋棄以及流浪貓繁殖的速度;面對的質疑和刁難也會越來越多,讓他不知是否能堅持下去。
「我們做的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救助更多的貓,傳遞正確的養貓觀念。『和貓住』的目標是在全國各大城市都建立小型站點,宣傳救助和領養代替購買,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緩解流浪貓問題。」
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