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教育)2019年安慶潛山事業單位筆試—經濟知識考點:貨幣

2019-08-14     安徽國培

1.貨幣的起源

商品的價值表現是從簡單價值形式開始,經過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逐漸發展成貨幣形式的。

(1)簡單價值形式:原始物物交換是商品交換的最簡單的形式。原始公社成員之間最初的交換往往帶有偶然性,因而這種價值形式又被成為偶然的價值形式。

(2)擴大的價值形式: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之後,產品交換變得越來越頻繁,一種商品不再是偶然和另一種商品交換,而是經常同其他許多商品交換,簡單價值形式就發展為擴大的價值形式。

(3)一般價值形式:在一般價值形式中,各種商品的價值統一地表現在唯一的商品上,這個商品成為一切商品價值的一般等價物。生產者只要把自己的產品換成這個一般等價物,就可以用它與自己所需要的任何商品交換。

(4)貨幣形式:金、銀、銅、鐵等金屬能夠滿足價值高、易於分割、不易磨損、便於保存和攜帶的特點,所以它們逐漸取代其他商品而成為普遍採用的等價物,即一般等價物。於是一般價值形式就過渡到貨幣形式。

2.貨幣的含義

貨幣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3.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職能是由貨幣的本質決定的,又是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貨幣具有五大職能:

(1)價值尺度:是指以自身價值作為尺度來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2)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充當流通手段,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但不一定要足值貨幣。

(3)支付手段:是指在發生賒購賒銷的情況下,貨幣用於清償債務所執行的職能。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已被廣泛運用於繳納租金、稅金和發放工資等方面。

(4)貯藏手段:是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被人們當作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加以貯藏。貨幣作為貯藏手段,必須是足值的金屬貨幣或金屬條塊。

(5)世界貨幣:是指貨幣在世界市場上作為一種購買手段、支付手段和社會財富的代表所發揮的作用。貨幣執行世界貨幣的職能是隨著國與國之間的商品交換以及其他貿易活動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實際上是貨幣職能越出國界而在世界範圍的延伸和應用。

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個最基本職能,其他三種職能是在這兩種基本職能的基礎上派生和發展出來的。

題目練習:(多選)小明領到4500元工資後,去商場買了一件標價為800元的連衣裙,然後補交了1000元房租。在小趙的活動中得到體現的貨幣職能是( )。

A.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貯藏手段

D.支付手段

【答案】ABD。解析:標價800元的連衣裙體現價值尺度功能。買連衣裙體現了貨幣的流通職能。補交1000元房租是貨幣的支付功能的體現。故本題答案選AB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qunLW0BJleJMoPMA6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