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來說,2020年必將終生難忘。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和第二醫院一批又一批醫護人員馳援一線,一張張請戰書是醫者無悔的誓言。本期推送,讓我們一同回顧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屬於山東大學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那些感人至深的鏡頭!
鏡頭一: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3月21日,山東大學支援湖北黃岡的14名醫療隊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凱旋歸來。在醫療隊離開當天,黃岡市民夾道相送,道別聲、歡呼聲、鑼鼓聲此起彼伏,鞠躬、擁抱,揮手、淚目,醫療隊員們含著淚水與大家依依惜別。朝著車隊遠去的方向,有一位黃岡阿姨一直站在路旁不停地鞠躬說道:"謝謝!謝謝……你們救過我的命!"。一聲聲"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喊出了湖北人民的感謝;一句句"感謝山東,黃岡加油",也喊出了山東醫療隊員的不舍。
出征時,他們宣誓"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如今,他們不負誓言,凱旋歸來。
幸得有你,山河無恙。向逆行的勇士致敬,歡迎回家!
鏡頭二:老驥重伏櫪,請戰赴征程
時間回到2月9日,那是春節結束的第二天,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醫護人員的請戰書如雪片般堆滿了醫院領導和機關案頭。在上千份的請戰書中,有一位"老將"尤其引人注目,他就是山大二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馬承恩教授。馬承恩是山大二院重症醫學專業的創始人和學科帶頭人,從事臨床工作30餘年,擔任科主任17年,醫術高超、經驗豐富。他曾擔任中國援助非洲醫療隊隊長,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重傷員的救治工作,創造了"零死亡、零截肢、零感染、零併發症"的紀錄,是最理想的隊長人選。然而,58歲的馬承恩教授身體並不好,這讓醫院領導有些擔心,但馬主任態度非常堅決,並且在請戰書中寫到:"我是一名黨員,又是一名老醫務工作者,武漢人民需要我們,黨員就應該堅定果敢的站出來,幫助他們。"隨後,他在行李箱中帶足了降壓、降糖、冠心病等藥物,毅然率隊出發!2020年2月9日中午,醫療隊集結完畢,馬承恩作為隊長帶領大家集體宣誓:"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山大二院,不辱使命!"隨後全隊踏上抗疫征程。
3月22日,央視新聞聯播《一線抗疫群英譜》欄目講述了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援助湖北國家醫療隊隊長馬承恩的抗疫故事,在採訪馬承恩教授時他說:"我們要堅守到最後一位患者出院。"
鏡頭三:"東齊魯、西華西",山川重逢,馳援武漢
2020年元宵節的前一天,湖北武漢天河機場上演了"山川重逢"的感人一幕:特殊時期,略顯空蕩的機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和四川華西醫院醫療隊在此相聚,互喊加油。次日,"山川重逢"的故事登上央視《主播說聯播》節目,一夜間"東齊魯、西華西"機場相遇的故事火遍祖國大江南北,感動了全國人民,令人敬佩。這次在武漢機場的會師並不是歷史上兩家醫院的第一次跨越距離的合作,關於他們的故事,可以追溯到83年前……
"東齊魯、西華西"的故事始於1937年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8年抗戰,蜀外烽火不息,川內救國不歇。齊魯與華西攜手同行,校長和教師同室辦公,學生們同室上課,共享師資與課程,合用實驗室與設備。在那段互相扶持和幫助的歲月里,兩校師生共同救治民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鼓舞軍民士氣,也在聯合期間增設了諸多學科,培養了無數優秀人才以濟後世,令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不退反進,為中國醫學發展播下了繼往開來、生生不息的火種。
鏡頭四:帶有"濟南味兒"的武漢話
還記得醫療隊員剛到湖北時的樣子嗎?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醫療隊到達湖北後,因方言不通導致醫患溝通不暢的問題逐漸凸顯。在進駐武漢48小時內,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療隊組織編寫了通俗易懂的《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實用手冊》和《國家援鄂醫療隊武漢方言音頻材料》。
"滋一哈"意思是擦試一下,"蠻紮實"意思是厲害,"掘一針"意思是打一針,"握心"意思是噁心……"自從學會了方言手冊,每次上班都會時不時冒出來一兩句'濟南味兒'的武漢話,讓患者也倍感親切。"醫療隊隊員高帥說,臨時學的武漢方言拉了他們和患者的距離,也讓部分因患病而心情鬱結的患者打開心扉,更好的配合治療。
鏡頭五:"我要在有限的情況下,發揮創造性把問題解決。"
鏡頭拉回距今一月前,2月20日央視"戰疫情"特別節目和2月21日央視新聞聯播,再次播出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在武漢工作的專題報道。
從2月9日開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接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兩個重症病區,共80張床位。這裡的患者六成都是老年人,除了對症治療,護理工作更加重要。而守護他們的,正是一批80、90後的年輕人。支援湖北醫療隊的護士們人人精神狀態飽滿,為患者帶來正能量的東西。因為患者的氧氣管不夠長,感到不舒服,齊魯醫療隊的護士宋飛決定改造一下氧氣管。他說:"我要在有限的情況下,發揮創造性把問題解決。"照顧高齡危重患者,護士們格外小心,每隔20分鐘就要挨個查看一次,及時了解老人們的情況和需求。雖然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但大家並沒有被陰霾所籠罩,醫院裡也總是充滿歡聲笑語。
鏡頭六:抗疫武器,我們來研發
一線的戰火熊熊燃燒,後方最強大的支援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3月9日,淅淅瀝瀝的小雨灑落泉城,學生還沒開學,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空曠而安靜。而電氣工程學院教學5號樓3樓實驗室里的燈還亮著,山東省磁懸浮軸承(示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淑琴教授和她的同事正在實驗室里忙碌著。擺在她們面前的是一台機械設備,這台設備是由擁有電氣工程、控制工程、機械工程、流體工程、急診醫學、心外科、重症醫學等專業背景組成的16人團隊,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自主研發出來的ECMO樣機成果。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ECMO這個詞就高頻率出現。劉淑琴教授表示,ECMO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本次疫情重症患者唯一有效的醫療設備。劉淑琴教授團隊研發的ECMO樣機,已經申請發明專利3項,授權2項,實質審查中1項。各項性能均到達國際先進水平,且泵頭可與進口設備兼容,從性能上完全可以替代進口設備,成本和耗材將會更低。劉淑琴教授說:"如果我們ECMO設備能夠自主生產,我國將實現從進口到自主生產的跨越發現,為世界各地急需的人群提供我們中國人自己的ECMO,能夠更好的展現強國的風采與擔當!"
除劉淑琴教授的ECMO設備外,山東大學還有多項科研成果助力抗"疫":山東大學王傳新教授助推新冠病毒快速高效檢測手段研發,最快3分鐘出結果;藥學院劉新泳教授團隊在抗新冠肺炎藥物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完成硝唑尼特的原料和製劑工藝研究、完成法匹拉韋的產業化研究、建立基於靶標的虛擬篩選平台、開展體外抗病毒藥物的高通量篩選與評價;山大團隊發現冠狀病毒感染誘導其受體ACE2上調,該研究首次提出2019-nCoV可能通過誘導其受體ACE2的表達來增強其感染和傳播能力,這對了解2019-nCoV成功感染宿主細胞的機制具有啟發意義,為防治2019-nCoV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學依據;山大團隊研發"虛擬現實放鬆減壓訓練系統"助力疫情防控……
鏡頭七:"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在一線與患者朝夕相處多日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的很多隊員越來越理解"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句話的含義了。為解決病人營養均衡問題,侯新國教授除了精心治療外,還特地把醫療隊的食品料理機拿到了病房,一日三次為病人製作營養餐;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有一位37歲懷孕患者,入院前後的情況非常糟糕,這讓她的主治醫師許霞非常揪心。在精心治療的同時,許霞把自己的"暖寶寶"給她取暖,把自己省下的水果、營養品拿來給她補充營養……經過14天的治療,患者在2月22日痊癒出院;"每每回憶那些感人的瞬間,總會記得患者出院時燦爛的笑容,記得靦腆的大男孩搓著衣角說'凌晨4點看到你們還在忙碌,你們太辛苦了',記得退伍軍人出院時標準的軍禮,記得80後美女出院時'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山東的幫助'的感人話語……這一幕幕難忘的畫面,也帶給了我們更多的信心!"齊魯醫院醫療隊隊員張靜靜說。
3月12日,《中國教育報》頭版頭條刊發《白衣執甲戰瘟神——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湖北一線抗疫記》,點贊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衝鋒在前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護人員。
如今方艙醫院關閉,湖北多地新增確診病例清零,山東大學派出的齊魯醫院和第二醫院光榮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一批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也已相繼凱旋。從"你好,加油"到"感謝,再見",這之中蘊藏著無數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有一些被大眾所熟知,還有一些,或許只有蒼穹見證了它的動人。
百年山大,在疫情中傾情貢獻齊魯智慧和力量,生動詮釋著自身的使命和擔當,同時也展現出了山東大學深厚的醫學積澱。作為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水平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山東大學醫學學科源遠流長。醫學的歷史源頭最早可追溯到創辦於1864年的登州文會館,隨後經歷了共合醫道學堂、齊魯大學醫學院、山東醫學院、山東醫科大學的變遷,最後成為如今的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包括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口腔醫學院、公共衛生醫學、藥學院、護理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等7個學院,另有齊魯醫院、第二醫院等4所直屬附屬醫院和19所非隸屬附屬醫院及教學醫院。
山東大學是中國近代西醫教育的源頭之一,百餘年來,"齊魯醫學"的精神根植於齊魯大地這片文化沃土,積澱形成了"博施濟眾,廣智求真"的人文氣質和精神品格,這裡曾經匯聚過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著名專家學者,如周廷沖院士、黃翠芬院士、江清教授、侯寶璋教授等;也先後走出一大批傑出學子,如馮蘭洲學部委員(院士)、洪濤院士、張運院士等。一代代齊魯人在廣袤的山東大地上凝聚智慧,"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校訓在這裡薪火相傳。
三月,春天如約而至,萬物復甦,百草回芽,中華大地否極泰來,除了春日慣有的盈盈花香和唧唧鳥語外,白色,成為這個勝利之春特有的最美顏色。
歡迎關注「山東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第一時間獲取關於山大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山東大學官微、山東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官微、山東大學官網、山東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