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將狄青立下汗馬功勞,為啥死得比岳飛還冤?

2020-01-09     黃猛銅仁報道

南宋時期,在那座寒風呼嘯的風波亭上,心懷叵測的皇帝和姦臣們共同構陷的「莫須有」罪名,一個駭人聽聞的天大陰謀就此產生,一代保家衛國的抗金名將岳飛被殺害,成為歷史上的千古奇冤。然而宋史上,卻還有一個人,也是一代名將,其赫赫戰功不在岳飛之下,同樣也是死於「莫須有」罪名之下,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比岳飛死得更冤更悲慘,這個人就是北宋名將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他出身貧寒,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為延州指揮使,勇而善謀。16歲的時候他替自己的兄長受過治罪。「逮罪入京,竄名赤籍」,面頰刺字,發配軍中,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在宋夏戰爭中,他每戰披頭散髮,戴銅面具,衝鋒陷陣,立下了卓越的戰功。北宋第一名將狄青,赫赫戰功不在岳飛之下,為何死得比岳飛還冤?

宋朝重文輕武,武官在朝廷裡面一直是處於弱勢地位。雖然狄青受到范仲淹賞識,讀了一些書。但是出身行伍的身份,與狄青一直是平步青雲的上升速度相悖,受到了朝廷裡面文官的嫉妒。甚至是連自己的上司韓琦都很嫉妒,狄青也就成了眾武官的替罪羊。

宋朝狄青任樞密使四年,每當他出現時,士卒總會指著他互相誇獎。諫官因狄青家的狗生角,並且多次發光,便請求將他調出京師以便保全他的聲譽,但宋仁宗沒有答覆。嘉祐元年(1056年),京師發大水,狄青避水將家搬到相國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對此頗有疑惑議論,朝廷便降狄青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離京出任陳州知州。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因嘴上生毒瘡,抑鬱而終。皇帝為他哀悼,追贈他為中書令,賜諡為「武襄」。



熙寧元年(1068年),宋神宗給近世將帥排名次,認為狄青從行伍出身而名震中外,為人深沉而有謀略,又能謹小慎微,保全名聲,有始有終,對狄青頗為感慨和思念,下令取來狄青的畫像放進宮中,並親為他御製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用中牢的禮節來祭祀。一代名將無奈謝幕,北宋的士大夫們難辭其咎。這也成為他們的政治「污點」。因為忠奸自有公論!( 歷史趣味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oJwiW8BMH2_cNUgmqMz.html













朱 熹 教 子

2020-04-19






唐朝十大名相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