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大軍如紙糊,闖王李自成是如何被清軍打出「恐清症」的?

2020-06-18   史海觀復

原標題:百萬大軍如紙糊,闖王李自成是如何被清軍打出「恐清症」的?

熟讀歷史,研究百態,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歷史那些事吧,在明朝末年,衰敗不堪的明朝除了後金這一個大患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首領闖王李自成的軍隊,李自成率領大軍對抗大明軍隊,可以說是連戰連捷,實力非常的雄厚,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與大明分庭抗禮,之後李自成就攻占北京城,逼的崇禎帝煤山自縊,可以說當時的李自成的權力和軍事實力達到了巔峰,可以實力如此雄厚的李自成在之後,為什麼會被後金的軍隊打得如此狼狽不堪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經濟衰落,可以說是內憂外患,當時就導致了各地的農民起義,當時比較出名的就是第一代闖王高迎祥率領的農民起義軍,而李自成就是高迎祥手下的部將,李自成不但作戰勇猛,而且還很有策略和見識,深受高迎祥的器重,所以在高迎祥死後,李自成就成為了這隻起義軍的首領,繼承了高迎祥的位置,成為了第二代闖王,之後李自成帶領這大軍與明軍作戰,還消滅了明朝名將孫傳庭的部隊,就這樣李自成的部隊越來越壯大,後期人數達到了百萬之眾。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不久後就攻占了北京城,可以說明朝徹底滅亡在他的手裡,之後他率領的大順軍進入了北京城,進入北京城後,李自成想招降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但是被吳三桂拒絕,李自成出兵討伐,吳三桂卻投降了清軍,後來吳三桂和清軍合併一處,大敗李自成,使得李自成部隊傷亡慘重,李自成立馬就做出了退出京城,拒守西安厲兵秣馬的計劃。

雖然山海關一戰,李自成被吳三桂和清軍打敗,但是號稱「百萬軍隊」的大順軍,山海關一戰中只損失了一萬多,可以說連傷筋動骨都談不上,李自成撤出北京後,準備去西北整備軍隊,然後在好好找清軍算帳,可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當時清軍的多爾袞知道李自成要跑,立馬派率兵追擊,李自成邊跑變大,兩支軍隊在北直隸慶都又打了一仗,結果還是李自成被打敗,而且連身邊大將都戰死了,之後清軍又在真定追上李自成,又把李自成打敗了,也是損失不少。

可以說李自成還沒有到西安就被清軍連揍了好幾次,心裡也是非常的恐懼,一心只想跑回西安,甚至到山西的時候,一點布置防務都沒有做,導致山西瞬間落入清軍的手中,直到李自成跑到西安,清軍撤退他才放下心來,之後在半年時間裡,李自成厲兵秣馬想著要找清軍報仇,不久他的機會來了,在懷遠一戰中,清軍總兵金玉和被打的全軍覆沒,李自成總算出了一口小氣,可是這次勝利,等來他的就是清軍三路大軍的合圍,在潼關這場生死之戰中,李自成徹底被打敗了,從此開始了流竄作戰。

在流竄作戰中,李自成的部隊只要一碰到清軍就肯定會被打敗,從此李自成感覺患了「恐清症」,當時在抵達老根據地襄陽時,襄陽有守軍十萬,自己手上還有十萬守軍,加起來也得有二十萬大軍,但襄陽連守都沒守李自成就跑了,之後只要到了一個地方只要有清軍基本上就是開溜,生怕被清軍追上,之後在清軍的圍剿和追擊中,李自成的部隊越來越少,身邊的大將也相繼被俘。

而闖王李自成的最終下場也是有很多爭議的,有人說自殺說的,也有說的,當時大部分認為卻是誤殺說,1645年5月,李自成到達湖北通山縣九宮山,帶領少數隨從下馬察看地形時,卻被當地村民以為是強盜被誤殺,但是不管李自成結局到底是什麼,但是不可否認的事當年推翻王朝,不可一世的闖王李自成最終還是擺在了清軍的鐵騎下,結局也是非常慘的。今天的話就聊到這裡了,你有什麼想要的話歡迎在下方評論哦,喜歡小編的文章歡迎點擊關注,多多點贊,多多分享,小編在這裡拜謝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