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後李蓮英還活了3年,沒有主子在,他過得怎麼樣?

2023-12-30     郭哥文化

原標題:慈禧死後李蓮英還活了3年,沒有主子在,他過得怎麼樣?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慈禧死後,李蓮英權勢不再,失去了在人前風光的資本。李蓮英雖然不缺錢財,但得罪了不少人,靠山一倒,難免會被他人反撲,尤其是新任的太監總管小德張,一直試圖置李蓮英於死地。好在李蓮英給自己留後手,又受寵於隆裕太后,才能順利離開紫禁城。

沒有主子的他,躲在棉花胡同獨活了3年,就悄然離世了。據說死後,身首異處,除了一顆頭顱和大量陪葬珍寶外,其餘屍骸一無所存。雖然李蓮英之死是一個謎,但失去了靠山的李蓮英,死的時候,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幫襯。可見,李蓮英在為人處世方面,還是有一定獨到之處的。

李蓮英在深宮中能過得如魚得水,也並非輕而易舉。九歲時在同鄉太監沈蘭玉的介紹下,再由鄭親王端華送進皇宮裡的。1864年之前,他先後在奏事處和景仁宮當差。

那時的李蓮英,在清宮太監中還算是小字輩,排不上號。而當時權勢最盛的太監,是總管太監安德海。

咸豐皇帝還活著的時候,安德海就深受咸豐信任。咸豐死後,安德海參與了慈禧與八位輔政大臣的較量,立了大功,從此之後,備受慈禧信任。

但安德海為人太過飛揚跋扈,借著同治皇帝大婚的由頭,要去江南採辦,路過山東時,被山東巡撫丁寶楨抓起來給砍了頭。這件事對李蓮英影響很大。

安德海被砍頭後,皇宮中再沒有一個宮人能讓慈禧使喚順心了,這就成了李蓮英的機會。但是從什麼地方入手引起慈禧的注意呢?

據說,李蓮英為了磨鍊自己梳頭的技藝,還特意請假去了八大胡同的花街柳巷,跟那裡的姑娘們學梳頭。總之,李蓮英苦練梳頭的本領,技藝越來越純熟,也漸漸在宮中有了名氣,得到了「篦小李」的綽號。

李蓮英感覺時機成熟,便找到給慈禧梳頭的小太監和同鄉沈蘭玉,懇求他們幫忙向慈禧推薦他。所以才有機會出現在慈禧的面前。

第一次為慈禧梳頭,李蓮英便破釜沉舟,把在青樓里學到的髮型梳在了慈禧的頭上。

慈禧看著李蓮英梳的髮型很新穎,鳳顏大悅,臉上有了笑模樣,李蓮英成功引起慈禧的關注。

當然,李蓮英能得到慈禧的信任,並不僅僅是因為梳頭。李蓮英最厲害的是,揣摩透了慈禧的脾氣和愛好,千方百計地討慈禧歡喜。

慈禧雖說權傾天下,但內心難免有著不少孤獨寂寞。因此,在李蓮英的曲意奉承下,慈禧漸漸離不開李蓮英了。

而兩人的關係,按理來說,是「主僕」「君臣」,但實際上漸漸有了點朋友的味道。

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有記載:「每天三頓飯,早晚起居,二人都派人當面問候,慈禧時常召李蓮英到她的寢宮中,談些長生之術,兩人一談,常常談到深夜。」

而李蓮英對慈禧可謂是忠心耿耿,感恩戴德。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倉皇西逃,車疾路滑,遭遇車禍,李蓮英用身體捨命為慈禧抵擋住將要駛進溝中的馬車。

即便得到慈禧如此信任,李蓮英依舊小心謹慎,唯恐得罪人太多。他這是吸取了當年安德海的教訓,知道要低調做人,與人為善。

那時,李蓮英就已經在給自己留後路,在西逃路上,光緒凍得瑟瑟發抖的時候,是李蓮英給他披的大衣,光緒對李蓮英評價很高,可惜李蓮英卻沒料到光緒會先走慈禧一步。

其實,當返京後,李蓮英曾多次奏請慈禧,希望出宮頤養天年,但屢次被慈禧駁回。

當時,在慈禧的積威之下,皇宮內外,無論是文武大臣,還是宮女太監,人人都過得膽戰心驚。

即便是慈禧的親侄女、光緒的皇后隆裕,也是每天提心弔膽的,生怕什麼時候就觸犯了慈禧的禁忌,吃不了兜著走。而李蓮英不僅對朝中的大臣客客氣氣,以奴才自居,對待惹了慈禧的宮女嬪妃們,也是曲意維護。

有一年過年吃餃子,隆裕就出了岔子。

滿族的祖上有規矩,大年初二接財神,接財神的這一天得吃餃子。宮裡餃子的吃法與別處不同,在做餃子的時候,有四個餃子裡包了黃豆粒那麼大的小金錁子。在包餃子的時候,李蓮英就吩咐把這四個餃子都做了記號,要留給慈禧吃,為的便是哄慈禧高興。

誰知這一次,四個包了金錁子的餃子,一個被隆裕給吃了,只剩下三個,隆裕吃了餃子也不敢出聲,偷偷把金錁子攥在手心裡。

李蓮英趕緊繞到隆裕皇后的身後,用胳膊碰了她一下,隆裕立刻明白了李蓮英的意思,連忙將金錁子偷偷從背後放到李蓮英的手裡。

李蓮英帶著金錁子回到御膳房讓御廚又包了一盤,端到慈禧的面前,勸她吃點熱乎的。

如此,四個金錁子慈禧都如數吃出來了,慈禧大為歡心。而隆裕自然也對李蓮英感恩戴德。

1908年慈禧去世,這時的李蓮英也年事已高,他為慈禧守孝百日後,被特赦出宮養老。李蓮英這次能出宮,多虧了隆裕太后。

隆裕也是個苦命人,她被慈禧指派給光緒為皇后,卻不得光緒歡心,守了二十年活寡。這二十年中,她謹小慎微,生怕一不小心得罪慈禧,難以在皇宮中立足。

但時間長了,總有考慮不到的時候,也多虧了李蓮英從中緩頰,才把這二十年熬過去。

慈禧去世之後,隆裕總算是從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成了皇太后,也能做宮裡的主了。

李蓮英雖然在皇宮裡是一個伺候人的角色,但早已積攢下豐厚的家產,他的房產,從內城到外城有許多處。據說他還在皇宮裡存了三百萬兩白銀。

此時李蓮英除了守靈外,便是考慮下步安排,在為慈禧守孝百天回來後,便將他以往慈禧賞識的珍寶,全部上交給了隆裕皇后。

隆裕皇后想到這些年李蓮英幫了她不少忙,又上交這麼多珍寶,就大發慈悲恩准他出宮。

不過,由於這小德張為人陰險狠辣,當了總管太監之後,見人人依舊都說老總管李蓮英的好,自然是氣憤不過,就想弄死李蓮英。

幸好隆裕太后沒忘李蓮英對自己的恩情,便讓李蓮英出宮了。後來,又是隆裕發話,讓小德張收斂,才讓李蓮英能得以善終。

至於他在宮內藏了300萬兩白銀,由於數額太過龐大,拉走太顯眼,他索性就留在了宮中。

後來,這些白銀被幾個貪財的太監發現,偷偷瓜分了,不過被隆裕太后知道了,便將這幾個太監偷偷處死,這些白銀到最後還是落在隆裕手裡。

李蓮英出宮後,隱居在棉花胡同83號,從不出門,不與朝臣們見面,甚至往日的屬下和徒弟,也再沒見過他的面。

棉花胡同位於西城區東北部,護國寺邊上。這條胡同也是一條老胡同,相傳明朝巾幗英雄秦良玉北上勤王,就駐紮在這裡。由於國庫空虛,秦良玉自籌軍餉,組織士兵們紡織棉布,這胡同因此而得名。

李蓮英的諸多房產里,大多是慈禧賞賜的,唯有這一處是自己置辦的。

此外,據《老太監回憶錄》里說,李蓮英把他收藏在宮裡的80萬金條,按親疏關係分給了他的親信和親屬們。他的這此舉就是「舍財保命」,告訴所有人:自己錢財都送出去了。

李蓮英出宮後,自然不用像其他太監那樣憂心養老的事情,一來自己身家巨富,二來幾個嗣子和侄兒看起來倒也還孝順。

此外,除了他的四個嗣子以及幾個親厚的侄兒外,什麼亂七八糟的各方親戚,整天吵鬧,也想從他這裡分一杯羹。

為此,他還搬了一次家,最初住在西苑門外北夾道,後來又搬到棉花胡同,深居簡出。

就這樣在各種窺探的目光中度過三年時間後,李蓮英的生命走到了盡頭。臨死之前,他交代後輩:

第一是勤儉持家,防止坐吃山空;二是他死後一定要奏明朝廷,請隆裕太后恩準定奪;最後把他手中的銀兩都分給幾個嗣子和侄兒。

此外,李蓮英在宮中還存有三百多萬兩白銀和兩箱珠寶,但他告訴後人,不要再惦記這件事了。

李蓮英去世後,雖說此時的清朝已經殘燈末廟,但隆裕皇太后,依舊賞銀給這位昔日的總管太監千兩白銀的喪葬費。而且墓地石牌坊橫額:「欽賜大總管事公之墓」。

李蓮英雖然是死於衰老之年,看似得到了善終,但後來發現李蓮英的墓中,只有頭顱是完好無損,其餘的軀幹骨骸「消失無蹤」。

這樣一來,人們自然關注死李蓮英的死因來。由於沒有詳細記載,這位在大清朝末期呼風喚雨的昔日太監總管的死因是一個謎。

對於李蓮英的死因,眾說紛紜。傳說李蓮英被人暗殺於「河北、山東交界之處」,還有說「李蓮英是因為討債被人暗殺」等等傳說。

當然,這些傳說不能作為判定李蓮英死因的憑據,但是也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些線索。

據李蓮英的繼子孫講,李蓮英生前哀嘆「財大禍也大」,這表明生前他已經有了不祥的預兆,認為這巨額財產會給自己帶來禍患。

說明這些人曾因圖謀李蓮英的財產而發生過爭鬥。

李蓮英雖為人處事低調謹慎,但特別愛財,生前斂財無度,積累了億萬家財,但這些錢財都來路不正,再加上他逢迎慈禧太后,乾了不少壞事,結下了太多的仇家。

慈禧一死,頓失靠山,雖說在隆裕太后的幫助下離開了紫禁城,但圖謀他錢財的那些人自然不會就止罷休。尤其是小德張,他面奏太后下手諭,命清宮內務府查辦李蓮英。

李蓮英聽到消息後惶恐不安,趕緊派人秘密去江朝宗府上求救。江朝宗是清末第一號實權派人物袁世凱的親信,慈禧在時,李蓮英和江朝宗「交情不淺」,互相利用。

果然錢能通神,在此情況下,李蓮英把家裡的財寶源源不斷送到江府,江朝宗向隆裕太后暗示,對李蓮英手下留情,迫於袁世凱的勢力,隆裕太后只好放鬆對李蓮英的追查。

也有學者指出,李蓮英確實是死於疾病。之所以在其棺槨中只見到其頭顱,是因為他始終以自己是「半殘之身」為恥,認為死後無面目見九泉之下祖宗,於是臨死前吩咐兒孫們死後只留頭顱,至於軀幹則索性捨棄。

要不,他的家人對外一致宣稱是病死的,「病因是痢疾不治。」

這一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縱觀李蓮英的一生,也只有可能因為無顏見列祖列宗而將自己的軀幹捨棄,但是由於缺乏更有力的記載,這一說法還只能停留在推測的基礎上。

但不管他的死因到底如何,現在人們已經知道了李蓮英死無全屍,不是善終,身首異處的結局也許是對他為虎作倀的最好報應。

總之,慈禧去世,李蓮英的靠山頓失,轉而投靠隆裕太后,這這才避免了王公大臣們的捕殺。李蓮英離開皇宮後一直生活得很隱秘,雖不缺錢財,但他的仇家可是個個想要他的命,他深知樹大招風的道理,所以,好幾處住宅都分散給了親戚們住。

他大部分時間都躲在這棉花胡同83號,從不敢貿然外出。在沒有主子的庇護下,一人獨活三年,就悄然離世了。死後,隆裕皇太后依舊賞賜給他千兩白銀的喪葬費。相對於安德海,李蓮英的晚年算是不錯的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d5694eba0f9a3356e38d3f6cf5bf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