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碧綠,鬱鬱蔥蔥,長滿了小路。暖風中花瓣亂舞,飛絮蒙蒙,也仿佛理解人的心情。詩詞中的芳草,隨著詩人心情,滿懷愁苦,倦怠慵容,十首芳草詩詞,是惆悵,還是歡喜?
《江南春》
【宋】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苹滿汀洲人未歸。
煙波渺渺,垂柳依依,芳草萋萋蔓延至天際,遠處斜橫著幾間茅屋,在夕陽餘輝的映照中又飛舞著片片杏花。江南的春天已經過去,離人愁思縈繞;汀州長滿了蘋花,心上人還未回還。
《蘇幕遮·懷舊》
【宋】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是一首描寫羈旅鄉愁的詞。詞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絢麗多彩的筆墨描繪了碧雲、黃葉、寒波、翠煙、芳草、斜陽、水天相接的江野遼闊蒼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曠遼遠的秋景圖,抒寫了夜不能寐、高樓獨倚、借酒澆愁、懷念家園的深情。
《眼兒媚》
【宋】洪咨夔
平沙芳草渡頭村。 綠遍去年痕。
遊絲下上,流鶯來往, 無限銷魂。
綺窗深靜人歸晚, 金鴨水沈溫。
海棠影下,子規聲里, 立盡黃昏。
這首詞構思了一位黃昏日暮佇立芳草渡津蹺首企盼意中人歸來的閨中痴情少婦形象。從早至晚,直至黃昏逝去,夜幕降臨。可見思婦期盼歸人心情之切。
《謁金門·春半》
【宋】朱淑真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
十二闌干閒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
滿院落花簾不捲,斷腸芳草遠。
這是一首寫春愁閨怨的詞。在這首詞中作者抒發日日思念意中人卻無法相見的痛苦之情。通過女主人公的視覺和對暮春景象的感受,道出了她的無限傷感之情。
《玉樓春》
宋·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變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
昔時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城上春光明媚鶯啼燕囀,城下碧波蕩漾拍打堤岸。綠楊芳草幾時才會衰敗?我淚眼迷濛愁腸寸斷。
人到晚年漸覺美好情懷在衰消,面對鸞鏡驚看紅顏已暗換。想當年曾因多病害怕舉杯,而如今卻唯恐酒杯不滿。
《生查子》
五代·牛希濟
春山煙欲收,天澹星稀小。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這首詞用清峻委婉的語言, 生動形象而又細緻入微地刻畫了一對情人分別時難捨難分的場面,描摹出一種深沉悱惻的情緒。
春山上的煙霧即將散去,淡色的天空上,星星稀疏且小。將落的月兒照在我們臉上,流著離別的淚水,天已經接近黎明。
話已經說了很多,情意卻沒有盡頭。回過頭來仍說道:記得綠羅裙,無論走到何處都要憐惜芳草。
《蝶戀花·春景》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上片描寫了一組暮春景色,但由於缺少了花草,而感到蕭索。下片寫人,描述了牆外行人對牆內佳人的眷顧及佳人的淡漠,讓行人更加惆悵。
《長安清明》
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鞦韆。
遊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韋莊是唐末五代詩人。此詩通過刻畫唐末時期長安城清明時分熱鬧如昔、遊人如織的歡快場面,表現了亂世初定後人們沉溺於短暫安樂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盛世的懷念與對現實的失望之情。全詩暗用前人詩句,運用反襯手法,語言清新,抒情委婉。
《畫堂春·春情》
【宋】秦觀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紅妝。
寶篆煙銷龍鳳,畫屏雲鎖瀟湘。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這首詞先渲染春睡氣氛,寫東風吹拂柳條,春日漸長,斜陽映照芳草。接著寫杏花零落入泥,燕子銜沾花泥土築巢。由景而人,美人面對花落春去之景,自然無心紅妝,不得不陷於春困。
《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這首詞是王安石著名的懷古詞,此詞通過對金陵(今江蘇南京)景物的讚美和歷史興亡的感喟,寄託了作者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心。
遙想當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嘆在朱雀門外結綺閣樓,六朝君主一個個地相繼敗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懷古,無不對歷代榮辱喟嘆感傷。六朝舊事已隨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煙慘澹、綠草衰黃。時至今日,商女們時時地還把《後庭花》遺曲吟唱。
圖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