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作為家的第一張臉它得美,作為一個進出門的地方它得能收納。住友@益sir艾折騰家雖然有玄關櫃,但是天生帶拐角。為了充分利用這個空間,他發揮聰明才智diy了一番。
好好住app用戶@益sir艾折騰
01
改造前的玄關櫃
我家玄關櫃的問題是各種夠不著,而且帶拐角。一直是裝修中的難點,定製廠家也沒好辦法,為了趕工期就簡單做了布局,難點無私的留給了自己希望本篇DIY方案能給有類似情形的住友們參考。
從上圖掛黑板那面牆可以直觀感受到柜子有多深取物多不便!
02
改造全過程
上櫃內部:
2米2以上的A區,怎樣都得踩梯子,索性就存放不常用物品。錢要花在刀刃上,集中財力體力改造B區,這也是最有望變成「黃金高度」的高度
#1.針對性設計改造方案
先別盲目改造,先看看你家玄關櫃最常放什麼,都多大、多長?針對性的設計收納方式。
(驚呆什麼形狀都有!可想而知曾經的B區有多!雜!亂!)
#2.具體操作過程
1) 將衣櫃分為三個區域
櫃體四周是個全封閉空間,只有單向的一個出口,如何將死角利用,而且不被阻擋的挪出來,同時不影響其他區域儲物?這點讓我想到了小時候老爸教我玩的華容道,才有了今天的方案。
(沒想到還真找到了我小時候玩的華容道圖片!omg!好多回憶啊……)
2) B1區收納小件雜物:最好是置物架(後面再解釋)網上找了很久買不到合適尺寸,就自己做。工具:手鋸,方法看圖吧,一看就會,不贅述。
花費:0元。全是裝修剩下的材料。
劃重點:一定要裝三角鐵,最大限度防止日後木架變形;架子高度要比櫃頂下落10cm(後面再解釋)
3) 裝底軌:劃重點:這部分每個字都是重點!
這個步驟難度超級高,安裝時是100%「盲裝」。所以不能有絲毫偏差,否則軌道裝不上。先固定與箱體連接的軌道內芯部分:
試裝一下外軌道,這一步目的是測量真實間距,測完再取下外軌道:
在玄關櫃地板處畫好軌道和螺絲固定的位置:
固定外軌道:
安裝(軌道一旦入槽就無法拆卸!所以如果不順滑,說明距離肯定不合適,別硬推,先拿下來重新調整),半小時後安裝完成!
花費:軌道一對60
4) B2、B3區掛進出門外套:安裝掛衣杆,這兩個區域必須可移動,向外拉,否則B1出不來。上天入地終於找到了縱向掛杆,感謝萬能的某寶助我實現我的方案
花費:衣架50cm,2個,65.9塊
這張圖拍到了2.2米以上的部分「A區」,是定製櫥櫃時只做了擱板的簡單分區,沒有改造的意義,目前專門放不用的雜物,還未整理。現在看圖能明白為什麼置物架要比頂板低10cm了吧,不會被掛杆卡住啊。DIY就是這樣,提前要把所有細節想到。
5) 置物架DIY洞洞板
劃重點:
花費:火柴棍1元/根,共14元
6) 右側櫃板洞洞板:這一面也設計了洞洞板,但是櫃體背面有電線線路,不能打孔,於是選擇購買金屬洞洞板,擰兩顆木螺絲在櫃板上懸掛即可。
花費:75元
7) 組裝伸縮擱板:置物架還沒有擱板,木工板余料不夠了,否則這部分費用可以省下來。
花費:36cm寬,2塊 48元
8) 收納:所有東西都做好了,最後一步就是收納,這一步就像耕耘了一年終於可以享受豐收的果實一樣,倍兒激動but……
找適合自己家尺寸的籃筐也是上天入地,追求完美的活兒還是交給媳婦。別人是根據籃筐裝東西,她是根據東西找籃筐,看她畫的草圖真是逼死強迫症體育器材居多,長短胖瘦不一,不太好收納……
這才有了最終的嚴絲合縫而且分類清晰
最終成果來一波GIF:
總花費:278塊,我很節省了
現在解釋下前面的問題,為什麼只能做置物架:看圖可以直觀感受到,置物架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正面取物,且拉出後,人到置物架的直線距離縮短到一臂範圍內。置物架+籃筐的搭配,最高層也能「觸手可及」,省去了踩凳子
03
拐角空間利用好物
這次改造玄關櫃,對拐角想了很多方案,總結了一下寫一寫。(只是針對拐角而言,合適或是不合適。缺點在這裡並不是說就一無是處。任何物件,用不對地兒,再多優點就是垃圾。但只要用對地兒、用得巧,再多缺點也是寶貝。)
#1.懸掛橫向掛衣杆
這條只針對衣櫃。或者像我家戶型這種玄關櫃。最常見的方法,定製衣櫃的免費配件。
優點:終生包換
缺點:不便找衣服!且不說高一點的,就算是與人同高的拐角,取衣服也不方便。
#2.加伸縮擱板/抽屜櫃/抽屜拉籃
優點:分層收納,空間利用率大大提高。
缺點:取物朝向。用在拐角處,不能面向自己,不舒服。另外,稍微高一點,夠著就費勁,抽屜尤其是。
#3. 拐角拉籃
優點:分層收納,空間利用率大大提高,且一目了然。
缺點:1.上圖可見半徑範圍內不能有遮擋物。利用上的空間越多,浪費掉的空間也就越多;2.重點是造價高;3.帶滑輪儲物架。
以上全部PASS後,我家玄關櫃才有了今天的樣子。日後隨著使用,沒準還需要繼續完善。入住後發現,很多細節都邊用邊調整,細碎繁瑣卻很值得。
版權聲明
好好住編輯部出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覺得有用
就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