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楷寫小,就是小楷了嗎?

2021-03-15   瀚墨雲橋

原標題:把大楷寫小,就是小楷了嗎?

善書者以真楷為難,而真楷又以小字為難。

古人把小楷作為考量書家的一個重要標準,認為善書者必善小楷。

今人學書法,也多選擇從楷書入手,學楷書又通常從唐楷入手,學歐體,學顏體,以為寫熟了換成小筆寫小字,就是小楷了。

但,大楷和小楷是兩個概念。

小楷的小,只是就它的表面形態而言,並不等於大楷的縮小化,小楷有自己獨立的技法原則與藝術表現,用小楷筆把顏體和歐體寫小,並不是小楷。

下面,請先來欣賞幾篇歷史上著名的小楷。

王羲之《樂毅論》

王獻之《玉版十三行》

鍾繇《宣示表》

鍾繇《賀捷表》

(傳)鍾紹京《靈飛經》

王寵《游包山集》

趙孟頫《道德經》

黃道周《孝經》

小楷的名碑(帖)很多,如王羲之的《樂毅論》,王獻之的《玉版十三行》,鍾繇的《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傳)鍾紹京的《靈飛經》,王寵的《游包山集》,趙孟頫的《道德經》等都是學習小楷的經典範本。

學習小楷往往會遇到幾個問題,學什麼?從哪學?怎樣臨?如何選帖?臨到什麼程度再拓展?

找到路徑,事半功倍。

北大書法博士,藝術學院教授傅汝明以多年的小楷學習和創作經驗告訴你,學小楷,從《靈飛經》入手。

傅汝明精大楷而工小楷,小楷書風雋逸舒展、平和簡勁,上追魏晉,下探元明,筆法精到,結體靈動,融百家之長而又自出樞機,落拓高邁,別具一家形貌。

他的小楷,正是從《靈飛經》入手。

《靈飛經》用筆靈動、輕盈但又不失厚重,結構側美多姿,又不失端莊,既有寫經書法常見的精熟純練,又處處展現出二王的書風,但一般人學小楷不願從《靈飛經》入手,因為它技術性太高,寫起來非常難,而這,也正是選擇它的理由。

《靈飛經》法度嚴謹,字跡規範,整篇下來幾乎沒有太跳躍的東西,學小楷,就是要選擇一個技術性強、有規律可循的範本,先掌握它的用筆結字技巧,先把門入了,之後再追求古雅、空靈,最終形成獨特的韻味和格調。

在學習小楷的時候,思路要正確,比如怎麼臨?實臨還是意臨?

傅汝明老師敲黑板——要實臨,不要意臨!

一定要學到小楷的真正筆法,給什麼就臨什麼,臨什麼就像什麼。

紮實地掌握了小楷的各種技巧後,再過渡到意臨。

先得其形,再得其神。

在意臨的過程中,可取法魏碑墓誌,或加入行書的偏旁部首,讓你的小楷更靈動,結字變化更豐富。

《靈飛經》的結體非常規範,但又不乏飄逸。對於寫書法的人來說,這點很難把握。小字就怕把小楷寫得太拘謹,所以蘇東坡說,寫大字容易太散太空,寫小字容易太緊太密。《靈飛經》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就是能把字形打開,整個寫得比較飄逸,所以結體上,我們要會讀臨小楷,重點練筆法,筆法不解決,越寫到最後,問題會越多。

學習《靈飛經》的路徑,就是與古為徒,取法乎上,一定要與古人為友,取法古代經典法帖。在有了技術之後,再追魏晉,因為書不入晉,徒成下品。

在傳世的經典書跡中,《靈飛經》對中國書法產生了很大影響,它的書法水平,基本代表了唐代小楷的最高成就,所以我們取法乎上的重點放在了《靈飛經》上。

學《靈飛經》的難處,就是因為太標準?!

《靈飛經》的露鋒比較多,可謂力發筆尖,無一弱滯,氣韻充沛。又由於《靈飛經》的結體極為嚴謹,所謂增一分太長,減一分太短,就是這個極為苛刻的標準,給學《靈飛經》帶來很多難處。

有人說,《靈飛經》是楷書中的蘭亭序。筆法之純,已得蘭亭精髓。八種基本筆畫在靈飛經里有很多的變種,氣息和章法也對得起「靈飛」二字,天下第一小楷,絕非浪得虛名!

如果想學書法,建議從小楷入手。

如果想學小楷,可取法《靈飛經》。

如果選擇學《靈飛經》,強力推薦傅汝明《靈飛經》筆畫精講課,通過局部通臨展現單獨字體書寫技巧和注意要領,細緻講解《靈飛經》的筆畫特徵,深度錘鍊書法基礎,多機位拍攝錄製,學書更專業。

課程目錄:

《靈飛經》小楷筆畫精講課程

第一講 點畫的寫法

第二講 橫畫的寫法

第三講 豎畫的寫法

第四講 撇畫的寫法

第五講 捺的寫法

第六講 挑(提)畫的寫法

第七講 折畫的寫法

第八講 鉤畫的寫法

通過臨習《靈飛經》,可以提高觀察能力和自我欣賞能力。

練習細節把握能力、掌握小楷基礎知識,為後期練習行書打下堅實基礎。

傅汝明

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書法博士

西安工業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瀚墨雲橋特聘講師

傅汝明作品欣賞

小楷《心經》

楷書 文天祥《正氣歌》

行楷 李白《春夜艷桃李園序》

行書 宋詞三首

行書 蘇軾《念奴嬌·中秋》

草書 孫過庭《書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