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討厭他就推薦他看《上海堡壘》吧」

2019-08-13     天一電文

被寄予厚望的《上海堡壘》豆瓣跌至3.3,到前天,上映3天才勉強破億。



據悉,它的投資高達3.6億元,票房收入至少得10億元,製作方才能回本。《上海堡壘》原本被視作繼《流浪地球》之後的又一部國產科幻力作,但如今失望的網友表示,「國產科幻電影或始於《流浪地球》,止於《上海堡壘》」。

01

網絡友:科幻感極弱、劇情邏輯問題多

來自網友觀眾的群嘲主要集中在這幾個方面:

電影設定為外星人來搶超級能源「仙藤」,但仙藤本來就是外太空的,網友質疑那為啥還來地球搶,「那麼厲害的外星人會在乎這5%的充電寶」。

電影中紐約、東京、新德里等城市紛紛陷落,上海成為最後的堡壘,但電影呈現的科幻感極弱,場景就跟當下現實無異。

就算該片明確表示是一部科幻戰爭片,但卻對外星捕食者及母艦這樣的反派幾乎沒有刻畫,只是作為電影標配陳列在那。

有網友總結說,「這樣的設定是科幻片里常見的外星怪物+末日戰場,跟好萊塢1996年上映的《獨立日》很相近,人家20年前就玩過了,關鍵是,《上海堡壘》的設定還不能自圓其說。」



有網友表示,整個故事複述下來就是,外星母艦派來的捕食者們被打敗了,母艦撤了,然後母艦又來了,然後它的兵又被打敗了,母艦又撤了……而上海堡壘的戰士和指揮官所做的就是:母艦來了,突突突突,修復泡防禦,來點感情戲,母艦又來了,突突突突,再修泡防禦……全片就這樣無聊重複著。

02

導演差評:我也不想關閉科幻電影之門

面對負面評論多,口碑分低的現狀,11日上午,電影《上海堡壘》導演滕華濤在微博上髮長文做出回應。



滕華濤在回應中表示,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回報,但他不會因為這一次沒有回報,就不再努力。他還表示,希望還有以後,也希望中國科幻電影可以越來越好。

03

影評:對國產科幻片的發展有警醒作用

「國產科幻電影關門論」的說法被無數網友引用和調侃,對《上海堡壘》討伐的聲音不絕於耳。

不過記者也看到,也有不少聲音指出,「關門」的說法有些誇張,國產科幻片不會因為一部《上海堡壘》而停止進步,但《上海堡壘》確實會對今後國產科幻片的發展起到一定警醒作用,畢竟已有多部國產科幻片在籌備或開拍了。



喧囂之餘,已有不少業內人士開始冷靜把脈指出不足,當下要做的是通過一部部科幻片的製作過程,摸索出一條可行的道路,總結出一種本土類型的群體經驗和正確的發展方向。

不得不說,科幻片這個類型能歷久彌新的秘密在於想像力。對科技的想像,對他者的想像,對人類文明的反思,是一種科技與人文激盪的情緒出口。

今年春節的《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給國產科幻提供了「硬拍」和「軟拍」的兩種路線。



《流浪地球》的科幻感更突出,有對未來的幻想: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等;有符合一定科學依據的解決辦法,讓地球流浪,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也有占據主體篇幅的、精彩絕倫的科幻視覺效果……雖然跟好萊塢的經典科幻片仍有距離,但路徑和方向是對的。



同時,「軟拍」的《瘋狂的外星人》走的是一種低成本喜劇路線,用科幻設定融合本土文化性的東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F3ZjmwBvvf6VcSZF2H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