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貝勒爺:最後骨氣的大清王爺,寧擺地攤拒當漢奸

2020-01-10     漁樵耕史


要說這晚清的愛新覺羅·載濤,正宗的天潢貴胄,老爸是晚清縱橫政壇的鐵帽子王奕譞,光緒皇帝的同父異母兄弟,宣統皇帝的叔叔,作為出生在如此顯赫的家庭,最不缺少的就是高官厚爵,因此,他三歲便被封為二等鎮國將軍,很快便晉升為輔國公,然後承襲貝勒,又加郡王銜,成為名符其實的王爺。




有人說這王爺只是個銜,其實不然,後來,他的侄子溥儀登基後。當時,載灃擔任攝政王,大權在握,他把載濤任命為軍咨府大臣,替他統攬軍權。何為軍咨府大臣?大約相當於現在的總參謀長——稱得上位高權重。


次年,載濤赴日、美、英、法、德、意、奧、俄八國考察陸軍,派任赴英國專使大臣。回國後任軍咨大臣並掌管禁衛軍,後任蒙古鑲黃旗都統。辛亥革命爆發後,1912年1月,與載洵等組織宗社黨,宗社黨解散。


1917年7月,張勳復辟,任為禁衛軍總司令。如此一系列顯赫的職位,然而就猶如過眼雲煙,沒有幾年功夫便煙消雲散,清朝滅亡了。



特別是1924年清室優待條件被廢除,這位只會當王爺,醉心於各種娛樂,而不事生存之道的載濤,一時間生活陷入困境,全家三十幾口人,經濟來源陡然斷止,又沒有謀生技能,只能變賣家產。

但兵荒馬亂的年代,那些文物古董、名人字畫之類,也不值幾個錢,日子過得非常拮据,萬般無奈之下,載濤把自己的王府賣給當時的輔仁大學,成了個沒有府邸的「王爺」。

載濤雖然窮困潦倒,日軍占領華北之後,不少漢奸頭子找到皇叔,勸他出山,誘之以高官厚祿,都被他斷然謝絕。溥儀企圖建立偽滿洲國,日本的特務機關找到載濤,要任命他為北平市市長。



儘管槍口威脅,曾經膽小怕事的載濤拍著胸口,義正言辭地說道:「來吧,我還是騎著我自己的自行車比較舒坦!」硬生生地氣走了日本的遊說者。載濤家產賣光之後,已步入晚年的載濤只能擺攤當小販,每天凌晨天不亮,就要到北城德勝門外擺攤,或者撿破爛賣破爛,全家人勉強餬口。


解放以後,人民政府領導知道他這一情況,得知載濤正在大街小巷子裡擺攤餬口,就提出要發揮他的特長,因為載濤從小就與馬結下了不解之緣。不過,他感興趣的不是騎術,而是相馬、養馬的門道。



當時在老北京的眼中,載濤簡直就是伯樂轉世。任何一匹馬從他面前經過,他都能說出這匹馬有幾歲,是歐洲馬還是亞洲馬。更神的是,他單憑直觀就能斷定馬的用途。正是由於對馬的這種特殊興趣,載濤平日裡的一大嗜好便是四處尋覓良駒。




1950年8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簽發委任狀: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任令:茲委任載濤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任命他為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的軍官職務後,載濤並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自接見。


他真沒有想到的是,新中國成立後能真的給他帶來新生,後來面對採訪人員,這位昔日叱吒風雲的王爺,竟然激動得掉下了眼淚哭著說:「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報答新中國的知遇之恩!」


後來,載濤歷任總後勤部民政局顧問、國家民委委員、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員。是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1970年9月2日,載濤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這位傳奇的末代皇叔善終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其實,溥儀跑去當滿洲國皇帝後,親爹愛新覺羅載灃都不待見他了……把幾個幼子全都留在身邊不許過關去滿洲。


咱們最後,啥也不說了,我就只剩一句。當窮的只剩下國家,沒捨得賣,那就是民族英雄!哪怕就是當了乞丐,也值得尊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CdNt28B8wMrh2LiAPPv.html